长恨歌优质课比赛教案.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9610639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恨歌优质课比赛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长恨歌优质课比赛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长恨歌优质课比赛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恨歌优质课比赛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恨歌优质课比赛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恨歌教案第二课时 讲课序号 29教学目标:1、了解长恨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风格2、品味作者的语言,掌握诗歌抒情所用的表达技巧教学重点:品味作者的语言,掌握诗歌抒情所用的表达技巧一、 导入 常言道几曾见帝王天子有真情,至高无上的权利与纯真无暇的爱情往往不能两全,可又谁知真有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奇迹呢?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可以说是爱情经典长廊里的一个奇迹。上一节课主要从整体赏析了长恨歌的思想内容,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长恨歌,感受这篇千古绝唱的艺术魅力。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怎样表现长恨的主题?(1)请阅读诗歌第二部分,找出表现唐玄宗之长恨的句子,并细细品味。(2)分析这些句

2、子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运用什么表达技巧来表现杨贵妃死后,唐玄宗的长恨。2、学生展示,教师补充点拨:唐玄宗之长恨:(1)赐死贵妃时欲救不得,眼流泪心流血,矛盾痛苦(2)入蜀道上的思念:奔蜀途中秋景凄凉,以凄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在蜀地、面对青山绿水,朝夕不能忘情,表现了玄宗内心的痛苦乐景写哀情在行宫,以富有特征的事物月色和铃声把人带进伤心断肠的境界借景抒情(3)还京路上的思念:旧地重经, 玉颜不见 ,又勾起了伤心的回忆.叙事见情(4)回京后的思念之苦:玄宗返回长安后, 景物依旧,人却不在 ,睹物思人,触景生情。黄昏黎明,春风秋雨,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苦苦的思恋,表现了玄宗的冷落孤寂、彻夜相思

3、。及至看到当年的“梨园弟子”、“阿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勾引起对往日欢娱的思念,自是黯然神伤。一景一物皆能勾起往日的回忆点点滴滴,丝丝缕缕,都是丽人的影子。桃花依旧笑春风,人面不知何处去。触景生情总结: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归来,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景生情,时时睹物思人,诗歌从各个角度反复渲染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就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三、自主学习: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写道士帮助玄宗寻找杨妃,两人在仙界重逢,诗歌是

4、怎样表现杨贵妃的长恨的?学生展示:教师总结补充:杨贵妃之长恨:“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以“揽衣推枕起徘徊”三个连贯而为的动作,描摹她得悉李隆基派来使者后的震惊、激动和惶惑。以行写情,叙事见情“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显示出她的焦急与迫切以行写情,叙事见情“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传导出她内心的悲哀、凄伤、酸楚、痛苦、委屈、感激等等的百般感触。 比较比喻的运用,充分描写杨的外在形态,借以展现其内心情感。以形写情,描写见情“含情凝睇谢君王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玉

5、环送钗,天人永隔。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玄宗的思念,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点明题旨。四、艺术技巧总结教师在学生分析基础上总结:在木兰诗、孔雀东南飞之后,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叙事诗,长恨歌艺术成就很高,达到了八面玲珑的地步,古往今来的人都肯定其特殊的艺术魅力。它以什么感染和诱惑着读者呢?除了精巧的构思,曲折动人的情节,缠绵悱恻的感情,恐怕还有高超的艺术技巧。本文最突出的艺术特色:1、叙事、写景、抒情结合。全诗始终贯穿着叙事、抒情、写景熔于一炉的特色,又富有变化,时而叙事、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时而三者相互结合、变换灵活自由,转接自然和谐。充分发挥叙事、抒情、写

6、景三者的长处,共同为表现主旨、刻画人物而服务。(注: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景情关系是高考古诗鉴赏的高频考点)2、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富于浪漫气息和传奇色彩也是它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的原因。写道士招魂、死而成仙的奇迹,提出天上人间会相见的爱情预约,带有戏剧和神话色彩,对明清传奇影响很大。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风格, 给我们一点点慰藉,让我们在为他们的爱情扼腕叹息的同时,也相信爱情的珍贵和美丽。五、拓展延伸高考链接宋朝诗人贺铸的鹧鸪天是历代悼亡诗之最,它和苏轼的江城子并称为“悼亡词双壁”。请分析贺铸的鹧鸪天是如何表达情感的?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

7、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的鹧鸪天词内隐、惜墨如金、潜沉曲致。贺词于平静的笔端之下饱含对妻子的深情。词作由物及人,缘物生情,由“阊门”之存想到爱妻之失,这个昔日夫妻恩爱生活的见证物,而今成了引发词人相思哀情的媒介。“同来何事不同归?”看似平静出之,实则是词人感情的强烈迸发,是血与泪的呐喊。读到它,我们仿佛看见词人撕心裂肺地向茫茫苍天呐喊“还我妻子”。这声音,喊出了失妻的万般凄楚。“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词人目睹梧桐,眼看鸳鸯,心中涌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思妻哀情。“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真切地刻划出词人翻江倒海

8、的内心:南窗雨让人饱尝淋雨之苦与孤寂凄凉,南窗雨让人怅然于挑灯补衣恩爱体贴之一去不返,极曲致地传达出对妻子的挚爱.六、课后作业总结归纳长恨歌在写人、抒情、表现主题时还用到了其它哪些表达技巧,并简单赏析。七、板书设计(一)教学目标(二)合作探究(三)学生展示1、唐玄宗之长恨 行程 情感 表达技巧(1)赐死贵妃时 欲救不得,矛盾痛苦 (动作)细节描写(2)入蜀道上的思念奔蜀途中 悲思 烘托在蜀地 朝夕不能忘情,痛苦 乐景写哀情在行宫 伤心 断肠 借景抒情(3)还京路上的思念 旧地重经, 玉颜不见,勾起伤心回忆. 叙事见情(4)回京后的思念之苦 物是人非 睹物思人 苦苦思恋 触景生情2、杨贵妃之长恨以行写情,叙事见情以形写情,描写见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