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教案.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9559853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页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个方法进行相关计算;使学生能分辨清楚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回顾、整理、练习、订正。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教学难点:灵活选择最优计算方法。 教具运用:课件 教学过程 一、汇报本单元内容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这一单元的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让学生说一说这个单元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小组内说一说

2、,适当的时机师生进行点评) 2、学生在小组内汇报自己整理的资料,并通过与他人交流不断补充,形成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图。展示自己整理好的分数乘法的知识。 3、小组合作,优化整理。(课件演示) 分数乘整数 求几个相同分数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1)分数乘整数:把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把整数与分子相乘,分母不变。 (2)分数乘分数:同样把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一个数乘分数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加、乘减及乘法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 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

3、分配律(a+b).c=a.c+ b.c;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a.c+b.c=(a+b).c 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是多少。(2)、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关系式:单位“”的量(一个数)问题所对应的几分之几所求问题 三、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一、想一想,填一填。 1、38 38 38 38=( )( )=( ) 2、12个 56 是( );24的 23 是( )。 3、1013 的3倍是( ); 4、12 ( )= 35 ( )=0.5( ) 二、计算题要仔细。 1、直接写得数。 13 0= 14 25 = 56 1.2= 712 314= 4.5 35= 9718

4、 = 23 910 = 425 100= 0. 18 16= 411 114 = 知识总结:计算时先约分往往比较简便。笔算时通常不在原式上约分。 2、算一算,比一比,在里填上或=,(每题1分,共9分)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 35 8935 1411 211411 351 35 58 5658 89 141189 1212 11212 910 35 910 310 103 310 75175 三、拓展提升:(每题3分,共9分) 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 )这个数。 2、一个数(0除外)乘真分数,积( )这个数。 3、一个数 乘1,积( )这个数。 想一想:第1、2点为什么要0除外,

5、第3点为什么不要0除外?(共2分) 小贴士: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四、火眼金睛辨对错。(每题2分,共8分) 1、一个数乘真分数,积小于这个数。 ( ) 2、1吨的 45 和4吨的 15 一样重。 ( ) 3、一根电线长3米,用去 25 米后,还剩下 35 米。 ( ) 4、60的25 相当于80的 310。 ( ) 五、能简算的要简算。 72512 34 58 32 59 34 17 916 54 18 16 58 29 310 4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

6、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 )15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

7、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独立完成,再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并说说能简算的分别是运用的什么运算定律。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