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与电气授课计划.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9545435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机与电气授课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机与电气授课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机与电气授课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电机与电气授课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电机与电气授课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机与电气授课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机与电气授课计划.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 职 业 技 术 学 院授 课 计 划(2013 2014学年度第 1学期)教 学 单 位: xxx xxxxx 专 业 团 队: 机电一体化 专 业、班 级: 机电201207-08班 课 程: 电机及电气控制技术 主 讲 教 师: xxxxx 辅 导 教 师: 专业负责人审核: 教学单位审批: 二一三年 八 月 二十八 日授 课 计 划 一、课程标准及选用教材描述电机及电气控制技术是高职机电、自动化、电气等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专业课程。本课程是根据现代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管理、检测、维修等工作岗位能力要求所开设的专业技术性课程。其综合了电机及拖动基础和工厂电气控制设备以及课程

2、的相关内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选用的教材为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王烈准主编的电机及电气控制。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熟悉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电路,具有电气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能力;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编程方法,具备一定的PLC程序设计和PLC应用能力。本课程的突出特征是理论教学与实际训练并重,要求理论必须与操作密切结合,强调技术应用。内容大致分为电气控制部分、PLC部分和综合训练部分。学生随着课程的进展分别在电气控制实训分室、PLC实训分室等实训场地做与理论教学同步展开的实训项目。二、课程项目设计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本课程组先到机床生产企业现场进行实

3、际生产过程的调研,对其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了能力、素质、知识分析,再根据学生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把工作任务转化成相应学习项目,所以我们本课程的内容我们进行了重构,以“强化能力、重在应用”为主线,以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为出发点,以满足岗位职业技能需求为目标,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以必需够用为度来设计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教学与相应的职业技能要求相融通,增加实践性和创新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据此课程内容整体设计为9大工作任务,内容具体设计如表所示。共分为一下九个项目,具体项目如下表。课程任务课时电机及电气控制技术项目任务一、电机的认识、检测、拆装(视频)4任务二、三相异步电动机同名端

4、的判定4任务三、低压电器的认识与检测4任务四、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制作4任务五、三相异步电动机长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制作(一)4任务六、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制作(一)4任务七、PLC的认知4任务八、电机控制4任务九、交通灯控制4三、课程考核设计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全程化、过程性考核方式,考核在评价标准和方式上,不再以期末笔试形式为主,而是增加技能考核力度,重视学生技能素质的培养,实行“素质、技能、知识”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评价。结合本课程教学目标,更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核。在考核内容上,我们不再进行期末理论考试,而是将平时教学项目中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课程考核评价的重要组成

5、部分(具体设置见下表电机与电气控制线路的制作与调试成绩汇总卡)。在考核形式上,注重过程的考核评价,不是一味的结果评价。对于本课程,在能力考核中,是否完成工作任务并不是考核的唯一依据。更重要的是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是否有合理的分析方法、实施步骤和工具仪表使用能力。总之,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和探索创新精神、数控机床电气装调维修方法的养成、工作任务完成过程、学习进步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课程考核评价,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学生学习的效果。四、第一堂课设计课程教育 一)课程性质电机及电气控制技术是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专业课程。本课程是根据现代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管理、检测、维修等工

6、作岗位能力要求所开设的专业技术性课程。其综合了电机及拖动基础和工厂电气控制设备以及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的相关内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设置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适应现代企业当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需要,通过对电机的应用和电气控制线路的学习和训练,强化学生的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和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能完成以下工作任务:了解电机及其控制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认识到它与其他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对电机控制系统有完整框架概念;熟悉直流电机、变压器和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熟悉交、直流电机的起动、调速、制动的方法及应用;掌握常用的电器元件及电气控制的典型环节,会

7、分析、设计、维护电器控制电路;掌握PLC的基本硬件结构和操作指令,能根据要求编制和调试程序;会典型电气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维护;具有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初步设计和系统调试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及专业软件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开发。二)课程设计理念1.校企合作,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对职业行动领域工作过程的调研,吸收行业专家建议,基于工作过程重新整合、序化教学能容。既着眼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的工作实际需求,同时关注行业发展需要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合理安排必备基础知识和专业综合知识。2.基于行动导向组织课程教学,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通过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体现教师主导、强调学生为主体,

8、教、学、做有机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3.多元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在评价体系中,突出过程评价,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效果进行及时评价,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在评价方式上,强调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和行业专家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协作沟通、严谨规范的职业操守。三)课程设计思路该课程是在学习电工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电机和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生产、管理、检测、维护的能力,达到企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通过对生产企业专家的调查发现,机电一体化专业人员必须要具有机电生产设备的检测、维护、安装、调试;生产过程管理;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工艺分析和生产工艺编

9、制;机电一体化生产设备营销与服务等方向的知识技能。而目前学校的课程设置比较注重培养学生对电机及电气控制系统的应用能力,而对于检测、维护、安装、调试、工艺分析和编制、营销与服务方面的知识技能开设较少,导致学生只停留在知道某个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用途,而不只如何去维护、检测、调试、设计,得不到具体的体验,从而导致与市场脱节现象的产生。因此,我们要将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各个部分有机的组合起来,通过有效地调整相关课程资源,强化学生动手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很好地解决学校教学和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在高职教育中有必要开设电机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该门课程目

10、标定位和内容选择,要求:1.突出对电机性能掌握及应用能力和电气控制系统分析编制设计能力。2.课程内容结合企业实际任务要求,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采用模块项目教学法,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学习。3.深入学习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通过基本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和工艺分析,掌握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方法和要点,掌握一般的机电一体化的维护、安装、调试方法,从而达到应用完成生产任务的目的。该门课程采取项目课程教学形式。首先组织企业工程师和专家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所面向的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系统分析。该门课程定位在机电生产设备的应用、检测、维护、安装、调试;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等工作任务上,围绕这些工作任务,以理论

11、联系实际的综合实例为教学项目模块,组织课程内容。本课程建议采用以下模块:电机模块、电气控制模块、常用机床模块、PLC模块。四)课程目标根据职业岗位需求,通过培养达到以下目标:1.能力目标:能检测、判断电动机的好坏;掌握电动机基本技术数据的测量方法;能正确选用机床中常用的低压电器;能安装、调试机床中常用的基本电气控制线路;能调试、维护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能设计简单的 PLC 应用控制系统;能对企业技术标准、国家技术标准的的查阅;能熟练使用常用的各类工具。2.知识目标:熟悉电机学的基本知识;熟练阅读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和接线图;掌握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会正确选用PLC型号、

12、分配PLC控制系统I/O设备、编制并调试PLC程序;熟练掌握PLC控制技术及其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3.素质目标: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遵守工作时间,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企业的6S制度(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能根据工作任务进行合理的分工,互相帮助、协作完成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填写、整理、积累技术资料的能力:在完成电路装接、故障排除、程序调试等工作任务之后能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存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能正确描述工作任务、工作要求,任务完成之后能进行工作总结并进行总结发言。五)教学内容选取依据课程内容选取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基于典型工作过程,根据电气设备

13、电气安装工、维修电工的任职要求,根据“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强化技能训练”的高职教育理念,内容选择上突出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分析、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机床电气系统的维护等与岗位技能紧密相关的内容。 2.教学大纲:经过学院审核的教学大纲,对授课内容、学时分配、各知识模块的比例等给予详细的阐述,是最具有说服力的教学文件。 3.规划教材:结合学院现有的设备及其系统配置,精选内容编写的校本教材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总体规划。 4.内容模块的组合及安排顺序,按便于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如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单元中学生已学会机床电气原理图读图与绘制,并完成作业图纸,在机床电气控制专用周中之初的实训内容就是完善作业

14、图纸,并对照作业图纸进行拆卸、安装、调试的实训过程。 5.企业调研: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定期到企业走访调研,掌握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要求的第一手资料,及时调整、修订教学内容,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为毕业生“零距离”上岗做好充分的准备。 6.学生反馈:学生走出校门进行毕业实习的所见、所闻以及对生产一线工作岗位的切身感受,通过毕业实习报告和毕业答辩的渠道反馈回学校和老师,他们的信息来源不失为广泛的社会调查,也为我们调整课程内容提供了依据。 7.兄弟院校经验和网上信息搜集 职业教育毕竟是一新生事物,社会上相关部门都在积极探索,借鉴兄弟院校的宝贵经

15、验,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搜集,使课程内容的选取视野开阔,更加科学合理。六)教学模式1强调校企结合本课程的综合实训均采用企业生产中实际课题,重视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完成教学与实践环节。为进一步提高学生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要求,学院与马勒三环气门有限公司、湖北彤鑫发动机有限公司、深圳博宝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校外实训基地3个,主要完成综合实训、毕业实训、顶岗实习等项目,形成教学与实习一体化。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为学生了解企业生产实际、体验企业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保障。2开放的实验环境学校实验室、实训室全天向学生开放,并安排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不仅增加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同时也为培养学生较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全面实行教考分离电机及电气控制线路的制作和调试课程所有考试均实行教考分离,这不仅促进了任课教师对教学的精益求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