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消费.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9527703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的消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学生的消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学生的消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学生的消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学生的消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的消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的消费.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中学生的消费仪陇复兴中学吴九洲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着较大的变化。尤其是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值得我去关注和探讨我们学生们可以参与的社会活动的范围正日益扩大,学生消费自然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层出不穷的各种品牌,千变万化的市场信息,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一个通过消费活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过程(一)中学生消费的特点中学生的消费具有冲动型、攀比性与盲目性。冲动消费是与理性消费相对。当看到一件产品,摸索一下,发觉不错,便买下来,这属于冲动性消费;而看见一件许久想得而未得的产品时才买,这属于理性型消费。大多数中学生的消费活动都属于

2、冲动型的。攀比性是指青少年出于虚荣心理而购买。这种消费通常都是不当的或无用的,而且因此而产生的对某种产品的需求也是缺乏弹性的。盲目性是指青少年购物一易受表相迷惑而盲目行动,这种迷惑包括华丽的包装、精致的外表、世俗的流行以及名牌效应。高价者质量就好,低价者质量就差,这是盲目消费的群体所共有的心理。这些完全不考虑或部份忽略性价比的消费模式是青少年的消费量充满了水,实际需求远远大于了真实需求。学校因此也成为了一个学习用品、礼品、食品等小宗商品的市场。(二)家庭教育对消费习惯的影响政治开放的大好形势给每一个家庭带来了经济收入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要富先富孩子”。是不少家长的共

3、同心愿。家长对孩子的收入和关注往往是超过对自身的关爱,使他们在孩子身上大把花钱也在所不惜。在这样的优越条件下长大的孩,吃要好,穿要名牌,用要新奇,享受高档消费,成为理所当然的要求。 于是,在不知不觉中,校园里刮起了超前消费之风,而同学间的互相攀比更主张了“风”势。可是,同在一间教室里上课的同学,各有个家的不同的经济状况,面对收入微薄的父母,面对下岗的父母,面对经济负担沉重的父母,“穷孩子”怎能伸出手要钱?于是“寒酸”“不潇洒”,使这类孩子觉得“脸上无光”,心理不平衡。有条件高消费的同学,物质上的优越对他们未必是一件好事。俗话说:“玩物丧志”。物质欲望的满足往往抵消了精神上的追求,害怕吃苦,贪图

4、享乐,不思进取使青少年意志消沉,害怕困难。他们很难接受挫折和失败的考验。 中学生应有怎样的消费观念呢? 首先,应树立适应的消费观,适度就是适应家庭经济条件之度,适应中学生正常需求量花钱要考虑到家庭的承受能力,不顾家庭生活条件而追求超前消费是不应该的,父母辛苦工作抚育孩子本已不易,怎么能以自己可花可不花的消费要求加重他们的负担呢?适合学生的消费需求之度,这就是说,提倡学生在为了自己成长方面,该花的钱还是要花,但在享乐方面不过份追求。比如身体发育需要的营养饮食,培养智力需要的有益书刊,符合中学生身份的衣物,该买的就买,而时髦地去吃,去穿,去玩互相攀比看花父母辛苦赚来的钱,是很不合情理的。 其次,中

5、学生还要防止盲目消费。盲目消费表现在不管有无好处,有无必要,是否适合自己,而一味地追“时髦”赶“潮流”,只要人家说声:“现在就兴着个。”“流行”,就非要人有我有不可。中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审美观,接受科学的消费咨询,多听家长、老师的意见,多思考,消费的目的和效果,防止盲目消费(三)中学生对零钱的使用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在问及“父母平时在什么情况下给零用钱时”,有55.2%的被调查者表示,“要在问明情况后才给零用钱”;36.7% 的被调查者表示“每月固定时间会拿到固定数额的零用钱”;29.4% 的人表示父母平时给零用钱是“随要随给”;22.3%的人表示“取得好成绩或受到学校奖励时给”时家长会给零用钱;

6、14.1%的人是家长 “想到时给”;7.7%的则是“做家务后就给”。 可见,了解零用钱去向后才给孩子零用钱的父母比例仅刚过一半,部分家长把零用钱作为对孩子的一种奖励和激励,甚至有近三成的父母会“随要随给”,近一成半的家长“想到时给”。这不禁使我们担心,处在高速成长期的中学生们能否使用好父母给的零用钱,孩子们零用钱的使用应该由谁来指导。 (四)隐性需求大由于(一)青少年的需求是巨大的,由于(二)在校青少年表现出来的需求是有限的。这中间产生了一个缺口,这是一个没有表现出来的需求,我们称此为隐性需求。关于隐藏需求,我们可以这样描述:在学校的学生由于需求没有满足,当周日来临,学校开放时,学生总会出校进

7、行一次大型的购物活动(而我所见也正是如此,每周都有同学出校后带着一大包东西回来)。(四)学生的周期性消费的产生原因及影响显性需求隐性需求实际需求周一至周五周六、周日需求量时间上面介绍了隐性需求(B),下面介绍隐性需求所造成的结果:消费随周期变化。这种周期很容易理解:从周一至周五学生的需求受到抑制,周六或周日学生的需求被释放出来,这种需求量的变化便是以周为周期的变化。首先,从周一开始,抑制作用开始出现,人们的需求会降低到最低点,随后随着时间的退后,抑制作用开始慢慢降低,此时显性需求慢慢爬升。接着,到了快要周末的时候,人们更能忍得了一是的需求,抑制作用开始增强,显性需求下降。到了周末,抑制作用消失

8、,显性需求达到实际需求的水平,甚至超过实际需求。可以算一算一周的总需求,总需求就是曲线与时间轴的面积,显性需求(取为A)一般低于实际需求,所以抑制作用的最终作用点就是:降低了一周的总需求Z。特殊情况是:周末的显性需求超过了实际需求,那是因为很多学生都打算在周末买进一周内所要消耗的商品:零食、笔芯、本子。虽然显性需求超过实际需求的值(C)有一种要填补住隐行需求的趋势,但这种趋势会被抑制。这是一种公共规律:每个人购物可能会购买足够价钱的商品,但在商品的数量上有一种界限,人们难以一次性购买超过这个界限的商品。产生这种规律的原因包括:一次的难以带走太多东西、人们心中的节约意识、以为自己已经买够了的错觉

9、等。所以显性需求超过实际需求的那个值也很难填补上隐行需求。用数字表达为: Z=A+B实际表现出来的总需求为: Z=A+C周末显性需求实际需求小于隐藏需求:CB可以推出: ZZ实际表现出来的总需求小于原来的总需求,换句话说就是总需求被抑制了。(五) “喜欢就买”成为最多中学生的倾向性消费观念 在对中学生消费观念的倾向性调查中,有38.2%的被调查表示自己倾向于“喜欢就买”,占被调查人数比例最多;有32.3%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更倾向于“要买就要买当前流行的”;而表示自己倾向于“生活、学习需要才买”的被调查者仅占27.2%;“只要别人有的,我也要买”的占2.3%。 可见,“喜欢就买”和“要买就买当前

10、流行的”成为现在中学生的主流消费观念,加强培养我市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不可待。 (一)消费常识掌握一般 购买食品时,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作为一个消费常识应为每个消费者所熟知,而调查显示,有78.1%的小学生表示购买吃的东西时“会”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有18.6%的小学生表示自己“偶尔”会看;2%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会”看;1.3%的被调查者表示“不知道”。相比小学生,中学生在这方面更为薄弱,只有64%的中学生表示会看生产日期;有28.1%表示偶尔看;3.4%表示“不会”看;4.5%表示“不知道”。 (二)维权意识较为可喜 调查显示,在“买到质量不好的东西或是被卖东西的人骗了”时,有33.5%

11、的小学生最先选择“跟父母说”;有23.3%的小学生最先选择“向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投诉”;有19.7%的小学生选择“找卖东西的人理论”;有3.8%的小学生选择“跟老师说”;有19.7%的小学生选择“不了了之,自认倒霉”。 而“当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有54.1%的中学生最先选择“到购买处调换”;有18%的的中学生最先选择“跟父母说”;有14.8%的人选择“向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投诉”;有0.7%的人选择“跟老师说”;有12.4%的人古人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中学生是消费者,财富来源于家长,那么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念呢? 首先应树立适度消费观。适度,就是适家庭经济条件之度,适中学生正常需求

12、之度。花钱要考虑到家庭的承受能力,不顾家庭生活条件而追求超前消费是不应该的。其次,中学生要防止盲目消费。盲目消费表现在不管有无好处,有无必要,是否适合自己,而一味地追时髦,赶潮流。只要人家说声:“现在就兴这个”或“这东西国际正流行”,就非要人有我有不可,中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接受科学的消费咨询,多听家长、老师的意见,多思考消费的目的和效果,防止盲目消费。第三,中学生要抵制不利于健康的消费内容。有个城市对中学生作了一项调查,吸烟的占35%,饮酒的占38%,会打麻将的占70%。此外,还有同学进营业性歌舞厅、玩游戏机赌博,这都是不良的消费行为。抵制不良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学生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审美标准与良好的生活方式。中学生应在修身、砺志、促学、健体上下功夫,这样才是一个正派而有风采的青少年。同学们,有错可以改正,我们应该珍惜父母辛苦赚来的每一分钱,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