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9509567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蓦然(m) 剽窃(pio) 哺育(b) 莘莘学子(shn)B狡黠(xi) 倒坍(t) 拂晓(f) 汗流浃背(ji)C闷热(mn) 氛围(fn) 戏谑(xu) 叱咤风云(zh)D拮据(j) 悖论(bi) 缄默(jin) 茅塞顿开(si)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亵渎 云宵 原驰蜡象 根深地固B繁琐 修葺 无精打彩 左右逢源C怂恿 聒噪 矫揉造作 姗姗来迟D踌躇 缥渺 轻歌慢舞 走投无路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2、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真是汗牛充栋。B这次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学校很多同学和老师都认真聆听了我的发言。C领导们应该事先未雨绸缪,正确防范问题的出现,而不是出现问题以后亡羊补牢。D交通网络飞速发展,铁路桥梁鳞次栉比,人们出行方便快捷。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B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C“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了巨大反映。D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5、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回望兰亭,难忘

3、残园雨锁,难忘清波泛舟,难忘竹林漫步B这条百年老街在初夏的阳光中,愈发显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C林子里很多地方还积着厚厚的雪,高山杜鹃花却等不及,径自开了起来。D每到冬季,流动的飞瀑凝固成一根根冰柱,仿佛一把巨大的竖琴,奏出美妙的乐章。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关爱他人,也是在关爱自己。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苦难,有太多可怜无助的人,按圣经上说,他们都是你的兄弟姊妹,需要你的关爱和帮助。这样,当你也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来帮助你。多一点慈善之心。当你有能力去帮助他们的时候,就应该力所能及,给他们一点温暖与爱心。A BC D7、古诗文默写绿树村边合,_。(孟浩然过故人庄)相见时难别亦难,_

4、。(李商隐无题)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学而不思则罔,_。(论语)钱塘湖春行中直抒胸臆,表达对西湖美景喜爱之情的诗句是:_,_。 我们应有一种因理想而坚定的情怀,坦然面对人生逆境,摒弃“_,_”的怀才不遇之感。(请从韩愈的马说中选择合适句子作答)二、文言文阅读。(15分)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5、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

6、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秦王怫然怒_(2)天下缟素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3唐雎的使命是什么?他能够出色完成使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有人说:“根据史实,秦王能够统一六国,成就大业,应该是个英雄。”你是怎样看待秦王这个人的?结合文章内容,发表你的看法。三、现代文阅读。(3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买了半山百合在市场里,有个宜兰人,每隔几天来卖菜。他的菜篮里每次总会有几把野花。他告诉我,他在家附近采到什么花,就卖什么花。他卖菜与一般菜贩无异,但卖花却有个性,不论大

7、把小把,总是卖五十元,所以买的人有时觉得很便宜,有时觉得很贵。他不在乎,也不减价,理由是:“卖菜是主业,要照一般的行情;卖花是副业。我想怎么卖就那样卖呀!爽就好!”他卖花爱卖不卖的,加上采来的花比不上花店的花好看,有的极瘦小,有的被虫吃过,所以生意不佳,可怪的是,他宁可不卖,也不折价。有时候他的花好,我就全买了(不过才三四把),所以他常对我说:“老板,你这个人阿莎力(闽南语,指干脆爽快),我真甲意(闽南语,指喜欢)。” 有时候花真的不好,我不买,他会兜起一把花追上来:“嘿!送你啦!我这个人也阿莎力。”久了以后,相熟了,我就叫他“阿莎力”,他颇乐,远远看到我就笑嘻嘻的。今天路过阿莎力的摊子,看到

8、有几束百合,比从前卖的百合瘦小,株条也不挺直,我说:“阿莎力,你今天的百合怎么只有这些?”“全卖给你好了,这是今年最后的野百合了,我把半座山的百合全摘来了。”“半座山的百合?”“是呀!百合的季节已经过了,我走了半个山只摘到这些,以后没有百合卖了。”“半座山的百合,那剩下的半座山呢?”“剩下的半座山是悬崖呀,老板!”阿莎力苦笑着说。想到这是今年最后的百合,我就把他所有的百合全买下来,总共才花了三百元。回家的路上,我想,三百元就买下半座山的百合,十分不可思议。我把百合插在花瓶里,晚上的时候,一个人静静地看那纯白的盛放的花朵。百合的喇叭形状仿佛在吹奏音乐一样,野百合的芳香最盛,特别是夜里心情沉静的时

9、候。香气随着音乐在屋里流淌。在山里的花,我最喜欢的就是百合了。从前家住山上,有四种花是遍地蔓生的,除了百合,还有野姜花、月桃花、牵牛花。野姜花的香气太艳,月桃花没有香气,牵牛花则朝开暮谢,过于软弱,只有百合是色香俱足,而且在大风的野地里也不会被摧折,花期又长。从前的乡下人不时兴插花。因为光是吃饱都艰难,谁会想到插一瓶花呢?但不插花不表示不爱花,每当野花盛开的时节,我们时常跑到山坡上去寻找野花的踪迹。有些山坡开满了百合花,我们就会躺在百合花的白与白之间。山风使整个田园都有着清凉的香气。感觉我们的心也像百合一般白了,并用白喇叭吹奏着高扬的音乐。然后想到“山上的百合也不纺纱,也不织布,但所罗门王皇冠

10、上的宝石也比不上它”的句子,我们就不禁有陶醉之感了。近年来,野百合好像也很少了,可能是山坡地被开发的缘故。只有几次到东部去,我在东澳、南澳、兰屿见到野百合遍地开的情景。自从流行插花。百合花就可以卖钱,野生的百合在未开之前便被齐根剪断,带到市场来卖。瓶插在屋里的野百合花,虽然也像在坡地一样美、一样香,感受却大有不同了。屋里的百合再怎么美,也没有野地风中那样的昂扬,失去了那种生机盎然的姿势,好像好像开得没有那么“阿莎力”了。进口种植的百合花有各种颜色,黄的、红的、橙的,香气甚至比野生的更胜,但可能是童年印象的缘故,我总觉得百合花都应该是白色的,花形则最好是瘦瘦的、长长的。可是那土生土长的、有灵醒之

11、白的百合,恐怕得要到另外半山的悬崖峭壁去看了。此时的野百合花期已过,剩下的都是温室种植的百合了,这样一想,眼前这一盆百合使我生起一种深切的感怀。它是在预告一个春天的结束,用它的白来告白,用它的香来宣示,用它的形状来吹奏,我们在山坡地那无忧的生活也随百合的记忆流得远了。夜里,坐在百合花前。香气弥漫,在屋里随风流转。想到半山的百合花都在我的屋子里,虽然开心,内心里还是有一种幽微的疼惜。呀,不管怎么样,野百合还是开在山里好,野百合,还是开在山里的,好呀!(选自林清玄散文精选,有删改)1阅读文章,说说山里的花,作者为什么最喜欢百合?2结合语境,说说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百合的喇叭形状仿佛在吹奏音乐一

12、样,野百合的芳香最盛,特别是夜里心情沉静的时候,香气随着音乐在屋里流淌。3文章主要写野百合,但作者开头却花了很多笔墨写卖花的人,说说作者这样安排详略的用意是什么。4文章末尾说:“呀!不管怎么样,野百合还是开在山里好,野百合,还是开在山里的,好呀!”联系全文,说说这段文字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享福与吃苦在我国人的大毛病,是只图享福,不愿吃苦。有许多青年人看见人家享福,羡慕得很;勉强他们暂吃辛苦,而他们的欲望,他们的希冀,总是对准享福的方面去进行。只望“做得人上人”,不愿“吃得苦中苦”。这种观念,虽不敢说普遍存在于一般青年的脑海当中,但至少有一部分,甚至有一大部分,

13、我们不得不注意,不得不觉悟。我们不必希望做“人上人”。我既是人中一人,就当尽人的一份责任。没有农夫,哪里有饭吃?没有瓦匠、木匠,哪里有房子住?没有工、商,哪里有物品?没有效命沙场的战士,哪里可以克服敌人,保护我们的安全?没有呕心绞脑的学人,哪里会有发明、发现和著述,安慰我们的精神?我们一时一刻的需要,都有无数的劳动者-无论是劳心或劳力-辛辛苦苦地来供给,而我们坐享其福;我们若不是也吃一点苦,也尽一点责,我们非但对不起他们,也何以对得起自己呢?我们须知最可敬爱的,是世上最大多数的平民,他们尽管做一天人,干一天事,他们的生命,总是完全靠吃苦来支持的。吃苦的人多,社会国家自然富强;吃苦的人少,社会国

14、家自然衰弱。若是都要享福,不愿吃苦,国家未有不亡,享福也就等于泡影,终致吃苦而已!我们翻开历史来看,古今中外,几多圣贤豪杰,哪一个不是从吃苦磨炼出来的?孔子一车两马,周游天下,宁受天下人揶揄,而救世之心,终不稍减;奔波之苦,迄未挂怀。这种吃苦的精神,尤其是我们应该崇尚的。再看看晋朝名臣陶侃,他怕生活过于松散,每天要搬砖头;英国名相格兰斯顿,每日午饭后要劈一个钟头的柴。难道他们一个要做瓦匠,一个要做伙夫吗?笑话,笑话,他们决不是的。他们不过借此锻炼吃苦的精神,恐怕身体安逸了,将来不能做事,他们的用心,是很深的。论语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大学又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王阳明解说道:“闲居时有何不善可为,只有一种懒散精神,漫无着落,便是万恶渊薮,便是小人无忌惮处。”清朝末年,京城里旗人个个总靠一份口粮,舒舒服服过日子,个个都是整日地拿着一个雀笼,口里哼着几句京腔,这种暮气的现象,哪里还能够支持得住国家!我们不怕享不到福,只怕吃不到苦。享福、吃苦,都是有代价的。以吃苦始者,多以享福终。吃一己之苦者,享一己之福;吃众人之苦者,享众人之福。真正会享福的,先要备尝艰苦,而后苦尽甜来,始有滋味。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