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得价值观与人格教育培养.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945943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育心得价值观与人格教育培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儿教育心得价值观与人格教育培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幼儿教育心得价值观与人格教育培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幼儿教育心得价值观与人格教育培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心得价值观与人格教育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育心得价值观与人格教育培养.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幼儿教育心得:价值观与人格教育培养卡尔-罗杰斯的人格理论核心,是要做真实的自我,我认为这就是儒家的诚,儒家的诚,不是坚决不移的和善,不是效劳的热忱和意愿,而是与才智一体的,这种才智,能够回到生命体验的实质,能够呈现中庸之道之后的事实。这种忠于内心情感原则,就是诚。儒家讲“诚则明也,明则诚也”,诚就是事实,明就是才智,既然是事实,就不会有哄骗,既然是才智,就不会受人愚弄。但是,要做真实的自己,要表达自己的真性情,不是那么简单的,做真实的自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终极的目标。 做真实的自己,就不会有委曲求全的感觉,自然是可以长期的。做真实的自己,对生命的态度是开放的,这种开放态度得到的体验,使

2、个人感觉对生活的胜任感和力气感,甚至是美感。 假如教师回到真实的自己,学生自然回到真实的自己。一个人,回到真实的自己,四周的人也会回到真实的自己,“同气相求”,相互吸引的法则如此。 回到真实的自己,其中一个的问题,是要搞清晰自己的价值观。说到价值观,我就想到人生的信条,但是卡尔罗杰斯关于价值观的理论,大大丰富了价值观的内容,就人格训练来说,这是重大的突破。 今日我们面临的价值观危机不是源于我们丢失了价值观,而是我们的价值观与人生阅历的冲突和分别,事实就是事实,没有对错,我们的价值观与事实不符,不符合社会现实,不符合自己的阅历,肯定是我们的价值观错了,我们的价值观错了,社会的价值观就错了,我们是

3、社会最直接的组成局部,是对社会直接产生影响的局部。价值观错了,人格消失分裂,苦痛和埋怨就产生了。 关于价值观 生物体通过行为表现出对某个客体或者目标的偏好性,这种偏好性称为操作性价值观,他不需要任何认知和概念性思维的参加,仅仅是有机体通过选择某客体、拒绝某客体的价值选择。似乎把蚯蚓放在Y型迷宫里时,蚯蚓就会选择往光滑的一边爬,而不会选择铺有砂纸的一边,这就是操作性价值。 比方,我的孩子生下来就喜爱吃脆性的凉菜,喜爱吃酸的东西,有的孩子抓岁,屡次抓一样的东西。 操作性价值观也可以处理简单的事情。曾经有人做过试验,把20多种食物放在婴儿面前,孩子自己会取符合自己身体安康的食物。 其次种价值叫设想价

4、值,也就是机体对文字符号(佛法称为名相)客体的偏好。比方“真诚至上”的信念,就是一个设想价值。 通常我们的道德信条都是设想性价值观,可能不是自己真正喜爱和承受的,是虚假的,是“高要求”的,但是我们跟着它走了,久之我们自己也分不清晰,什么是真实的自我,什么是虚假的自我。 案例:一个大孩子去抢小孩子的东西,小孩子不同意,结果大孩子咬了小孩子一口,小孩子的东西被抢走,大哭。这时候,小孩子的妈妈非但不爱护自己的孩子,反而对自己的孩子说:“孩子不哭,你要学习孔融让梨,把你的东西让给哥哥玩。”小孩子由于没有得到劝慰,始终哭个不停,妈妈对孩子孩子说了六次要学“孔融让梨”。小让大,是妈妈的价值观,但是在小孩子

5、的眼里看来,自己的东西被抢了人被咬了还要忍让,天理何在! 设想价值观越接近操作价值观,合理性越好。比方,根据蒙台梭利的训练理念,应当是物权仆人优先原则,别人要用自己的东西,是要经过自己同意的。这种价值观是否会让孩子长大后变得自私呢?答复是否认的。一个物权得到敬重的人,他因而更有安全感,更情愿把自己的东西和别人共享;一个从小物质不匮乏的人,他成人后,精神层面的匮乏感就弱,大方的可能性就很大;小孩子的自私得到满意,物权主体资格得到敬重,他就会渐渐变得大方。所以,儒家提倡先满意肯定程度的自私,来塑造一个人为公的精神。真正的贪欲,来自于精神层面的贫乏,这是一种负面的力气。假如一个人从小受到“要大方”的训练,有可能从今就走上虚假的自我,这种人是“优秀”的,但是也是紧急的,这种紧急,感召来的人和事,终究会让自己陷入逆境,人生的际遇大多不够抱负。有天,我对我对一位常做善事且对孩子严格的朋友说:“以你的为人来说,积了德给子孙后代,你的孩子会很有作为,但是他的人生多半是不幸福的。” 关于设想价值观,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与人。”那么“己所欲”呢?要慎施于人。 最终一种叫客体价值,就是从客体可取性方面考虑,而不管是否为他人所承受。比方:失去自我的父母,一心扑在孩子身上,以为给孩子的关注越多越好,结果成了关爱强迫症,让孩子苦痛不看,但是却总对孩子说“我是为了你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