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家环境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9457173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五国家环境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十五国家环境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十五国家环境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十五国家环境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十五国家环境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五国家环境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国家环境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五”国家环境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年1月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时期。环保部门要抓住机遇,加快信 息化建设步伐。为指导全国信息化建设,根据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化2001-2005年 开展规划纲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制定本意见。一、“十五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开展原那么(-)指导方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应用主导、面向市场、网络共建、资源 共享、技术创新、竞争开放”的国家信息化建设指导方针,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信息 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信息应用技术为保障,努力提高环境信息为环境管理提供服 务和决策支持的能力。(二)开展原那么1 .统筹规划、

2、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环境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有序开展的原那么,统一标准与规范。2 .联合共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发挥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的“四级三 层”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分步、分层实施环境信息资源网络平台、环境管理业务 应用平台、环境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环境信息资源服务平台的建设,实现网络互联、 资源共享的目标。3 .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应用促开展环境信息化建设要以环境管理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环境管理与决策为宗旨。集中力 量完善网络系统建设,以电子政务应用平台建设为核心,开发覆盖面大、经济和社 会效益明显,利用率高的环境管理应用系统和环境

3、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以应用促 开展,整体提高环境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4 .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发挥政府统筹规划、宏观调控、组织推进、统一标准、政策导向等作用,积极 稳妥地推进以社会化和市场化为取向的机制创新,吸引资金,加快环境信息化建设 步伐,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 .技术创新、跨越开展环境信息化建设必须紧紧跟上信息化开展的主流,与国家信息化进程保持同步, 学习借鉴国内外和其他行业的先进经验,推进技术创新,防止走弯路。二、“十五”环境信息化建设目标和工作任务(一)总体目标建立适合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的环境信息管理机制,实现环境信息的统一管理、 统一发布和信息共享;争取实施“金环工

4、程”,基本建成全国性的环境信息资源网络 平台、环境管理业务应用平台、环境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环境信息资源服务平台; 保持与国家信息化建设进程同步的开展水平,初步实现环境政务八IL务信息化、环境 管理信息资源化、环境管理决策科学化和环境信息服务规范化,向“数字环保”的战 略目标迈进。(二)具体目标1 .健全国家环境信息网络体系,基本满足全国环境信息系统的各项应用需求: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省级环境保护局、80%的市级环境保护局和有条件的县级环境 保护局建成和完善内部局域网并接入全国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实现网络互联互通和 信息交流。2 .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创新环境管理政务和业务,基本建立环境管理业务应用平

5、 台,实现环境政务Ak务管理信息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省级环境保护局、60%的 市级环境保护局和有条件的县级环境保护局实现办公自动化,通过计算机网络开展 环境管理工作,以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管理为重点,逐步开展服务于环境管理与 决策的环境电子政务/业务应用。3 .初步完成全国环境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为管理决策提供丰富的信 息 资源:国家环境保护总局80%以上的行政事务和业务工作可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实现 信息共享;省级环境保护局70%、市级环境保护局50%以上的环境信息可通过资源 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统一管理和共享:有条件的县级环境保护局也应开展环境信息资 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工作。4 .规范环境信息

6、资源服务工作:以环境管理应用服务与决策支持为核心,建立 环境信息资源内部门户,提高环境信息资源的服务和支持水平;以因特网为主要载 体,建设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府网站,开通省级环境保护局和70%以上的市级环境 保护局环境信息网站,为社会公众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的环境信息服务。5 .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环境信息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体系,健全和加强环境信息 平安管理体系,为平安运行提供保障:初步完善环境信息化标准体系,制定并执行 基础标准、数据库标准和系统建设技术规范,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信息平安管 理技术规范和措施。6 .完成省级环境保护局、90%以上的市级环境保护局和有条件的县级环境保护 局的环境信息中

7、心机构建立和队伍建设,形成稳定可靠的环境信息管理体系;加快 应用计算机进行环境管理工作的步伐:50%以上的各级环境保护局领导能够比拟熟 练地运用计算机辅助办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80%省级环境保护局和60%市级环 境保护局以上的环境管理工作人员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政务/业务管理,县级环境保 护局环境管理工作人员也要积极开展计算机的技能培训和业务应用。(三)工作任务和重点建设工程“十五”期间,环境信息化建设要完成三大类重点工程,包括3个网络工程、4 项平台建设和14个应用系统(软件)开发。1、环境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十五”期间,要集中力量建成三个基础网络系统,即“环保内网“、“环保外网” 和“互联网

8、“,建成“三网并用”的环境信息网络平台。其中“环保内网“与“环保外网”及 “互联网”实行物理隔离,“环保外网“与“互联网”实行逻辑隔离。要进一步加大投入, 继续完成市级环境信息网络系统的基础能力建设任务。(1) ”环保内网”建设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卫星通信专用网络系统和各级环保部门 机关计算机局域网为基础的“环保内网”工程建设。结合现有的网络资源和业务应用, 以总局卫星通信专用网络系统为基础,在国家与省之间建立电子公文传输保密网络 系统,在国家与重点城市和大气/水自动监测点之间建立环境监测数据专用传输网络 系统,确保涉密信息和实时监测数据的平安、通畅传输。“环保内网”建设以国家投

9、 资建设为主,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的“政务内网”进行建设。(2) “环保外网”建设提出并实施面向全国环境系统的宽带虚拟专网的建设方案,在国家公用宽带 通信网络上,逐步建成以宽带虚拟专网(VPN)为基础的高速的“环保外网”系统, 满足语音、视频、大容量数据传输和其他环境管理应用系统运行需求,应用于环境 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和协同环境管理与决策,使分布在全国的各级环境信息网络系 统实现平安高效通信。“环保外网”建设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的“政务外网”进行建设, 采用国家与地方共同投资、分层建设的方针,国家至省级网络建设以国家投资为主。(3)市级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在尚未开展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市级环境保护局

10、,组织实施市级环境信 息网络系统建设工程,建成市级环境保护局环境信息计算机局域网,为市级环境保 护局实现环境管理工作信息化奠定基础。2、环境管理业务应用平台建设(1)应用集成和应用系统开发面向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开展环境电子政务应用建设工程,制定环 境电子政务系统应用与技术规范,包括统一应用系统界面、流程管理、用户权限管 理模式、统一数据共享技术规范等;开发系列化、网络化和组件化的环境管理应用 软件,基本建立环境电子政务应用平台(包括办公自动化和各项环境管理业务), 逐步实现环境管理政务/业务信息化。围绕实现环境行政管理和业务应用信息化的开展目标,通过办公自动化综合信 息平台和环境质量监

11、测管理信息系统、环境统计与排污申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 目管理信息系统、排污收费管理信息系统、环境空间信息系统等环境管理应用系统 的建立,在环境管理电子政务应用集成的基础上,逐步在国家级、省级、市级环境 保护部门形成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环境管理电子政务/业务应用平台。(2) ”办公自动化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实施总局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全面提升办公自动化应用水平,实现电子公文管 理,并广泛采用目录资源管理等形式,运用知识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对环境管理与 辅助决策所需的各类环境信息进行管理,开展环境信息个性化支持和服务,提高环 境管理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通过“环保外网”网络系统,建立协同办公环境和办公

12、应用系统,同时建立和完善环境信息平安管理制度与措施。”办公自动化综合信息平 台”开发、推广应用覆盖国家环境保 护总局、省级环境保护局和60%市级环境保护 局。(3) ”环境业务应用平台”建设采用网络服务(Web Service)形式规划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方式,建 设统 一集成的环境管理业务应用平台,为具体的环境管理业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环境 业务应用平台由环境管理业务应用系统和业务数据库等组成。”环境业务应用平台” 建设以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管理应用需求为核心,覆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省级 环境保护局和60%市级环境保护局的环境管理主体工作。从政府职能管理信息化-电子政务广义上讲,环境管理办公应

13、用系统和业务 应用系统统称为环境管理电子政务系统。因此,”办公自动化综合信息平台“和“环境 业务应用平台“合称为“环境管理业务应用平台二完善 以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管 理应用为核心的建设方案,2003年完成核心业务与办公自动化综合信息平台的集 成,初步建立环境电子政务应用平台架构体系,2004年推广应用到各省级环境保护 局,2005年推广应用到60%市级环境保护局。3、环境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整合、集成、加工各类环境信息资源,为全国环境管理工作和辅助决策 提供 所需的各类信息资源共享环境,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的手段, 建立可伸缩的知识分类引擎、实现智能的知识发现功能。环境信息资

14、源共享平台 建设以环境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建设和环境信息资源数据库开发为主体,以实现环 境信息资源共享为出发点,以提高环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为环境管理与决 策提供支持和服务为目标。“十五”期间要紧紧围 绕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管理应 用需求为核心的环境管理主体工作,开展”环境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覆盖国家 环境保护总局、省级环境保护局和50%市级环境保护局。(1)环境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建设根据我国环境信息资源的现状和共享中心的建设需求,利用元数据管 理、 XML数据交换、分布式数据存储、用户权限管理等技术,开发环境信息资源共享中 心,基本实现全国环境信息的统一管理和查询,为各级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环

15、境信息 共享支持和服务。环境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建设采用分步实施的方式。首先要建成国家级环境信 息资源共享中心,集中政务信息、业务数据(环境监测、环境统计、建设工程管理、 排污收费、排污申报、污染源监控等)、环境专题空间和遥感地理信息、环境科研、 环保产业以及相关基础资料数据等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借鉴国家级环境信息 资源共享中心的建设经验,通过示范推广,利用统一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开展 省级、市级环境信息资源共享中心的建设。(2)环境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建设规范环境信息资源化工作,特别是对已有的基础资料以及环境管理政务、环 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管理重点业务应用系统积累的数据进行整理,转化成可开发

16、利 用的环境信息资源;改造、整合和集成各种环境数据,初步建成集中-分布式国家环境 数据库体系,包括环境法规与标准信息数据库、环境政务信息数据库、环境统计信 息数据库、环境质量监测信息数据原、排污申报信息数据库、核环境管理信息数据 库、环境科技情报信息数据库、重点污染源数据库、生态环境数据库、自然保护和 生物多样性数据库、重大污染事故数据库、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数据库、环境地理信 息数据库、环境遥感数据库等。(3)外部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能够导入并整合外部信息资源(包括国民经济与社 会开展 基础信息、国家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国家其他部委发布的相关信息,以及与环境保 护工作相关的国内外其它基础信息等),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支持。4、环境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十五”期间,初步完成环境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框架建设,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内部信息资源门户建设为核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