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与尊师相关资料.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9455300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敬老与尊师相关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敬老与尊师相关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敬老与尊师相关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敬老与尊师相关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敬老与尊师相关资料.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键入文字敬老与尊师相关资料顾希佳敬老与尊师,是中华民族值得引以为自豪的传统美德。尤其是有关敬老爱老的传统,更是由来已久。(一)敬老在我国的传统社会里,敬老是和“孝”的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们敬老,首先就是敬重自己的祖先、自己的父母,也就是对祖先亡灵的祭祀和对活着的父母以及祖辈的赡养和尊敬。在此基础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再扩大到所有的老人,要求人们像尊敬自己家庭里的老人那样去尊敬社会上所有的老人。关于老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敬老的礼仪,礼记曲礼上有过明确的论述,文云:“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

2、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这是说,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成熟起来的。儒家认为,五十岁较为成熟,可以主政;六十岁可以指导别人;百岁以后则应该受到后辈的供养。这里尤其要提到的是乡饮酒礼。这种礼仪在周礼地官乡大夫仪礼乡饮酒礼礼记乡饮酒义中早有详细记载,可见周代已形成礼制。此后,历代沿袭,有所衍变,直至明清而不废,可见其生命力之强盛。乡饮酒礼的内容及其仪节,历代有所不同,总的说来是为了在乡里社会中提倡一种敬老尊长的风气,倡导礼教,联络感情,减少磨擦,以求社会秩序的和谐发展。这种乡饮酒礼一般由地方官员主持,一年举行一次或二次。有时候还结合着选拔人才或是欢送乡里的人

3、才赴京考试、上任等内容。被邀请赴宴的都是当地有声望的名流,尤以老人为多,因为事实上在传统社会里往往也只有老人才可能获得很高的声望。当年的乡饮酒礼,六十岁以上的人才有资格坐着,年轻人只能站在边上侍候。为了表示尊老,老人面前的菜肴也不同,年纪越大,面前的菜肴盘数越多。凡此种种,无疑是对民众的一种示范,说明连地方官员都如此尊老,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就更应该尊老了。(二)尊师尊师和敬老,在精神实质上是相通的。形成尊师敬老的风尚无疑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说明人类开始重视知识经验,从而也必然进一步重视起知识经验的传授者,从心底里感激他们,敬仰他们,尊重他们,并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系列与此相关的行为规范

4、。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已经认识到了尊师的重要性。尚书泰誓云:“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把君与师相提并论。荀子则进一步把“天地君亲师”相提并论,他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他还进一步指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这里的“快”是指放肆的意思。总之,荀子把尊师提到了国家兴亡的高度上去认识,不能不说是很有战略眼光的。后代儒生大都遵循荀子的教诲,在家中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

5、,一刻也不敢忘怀。这种风气还蔓延到了社会各阶层,直至近现代,即使在穷乡僻壤的百姓家中,也常会看到“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可见这种观念确实已经浸润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之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俗语同样深入人心。民间称老师,如果是旁人口中说出,称“师傅”;如果是学生口中说出,则称“师父”。他们还把老师的妻子称为“师娘”。这都说明在传统社会里人们确实是把自己的老师当成“父亲”一样来尊敬的。人们普遍认识到:父母只是养育了子女的身体;而使孩子们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道德修养,真正学会“做人”,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那是全靠了老师的栽培和教诲。正因为如此,乡里社会同样有着尊师重教的好风气。在传统社会里,关于老

6、师的概念其实要比今天的理解宽泛得多。古代的读书人一向把向自己传授知识的人称为老师,在这一点上,和今天的理解基本上倒是一致的。但是除此之外,古代还有两类人也被称为老师,一是为帝王出谋划策的军师、高参,比如伊尹、姜太公、周公旦、管仲、范蠡这样一些著名人物,都被当时的帝王尊称为老师;二是在手工业、商业、医药业、戏曲杂艺业、武术界、宗教界,也都一概把向自己传授技艺的人尊称为老师。由于这样一种宽泛的概念,所以在传统社会里师生(师徒)关系也就成了一种十分普遍而又十分重要的人际关系。一个人在社会上做出了一些成就,有了一定的名气,别人提到他时总会连带着提到他的老师。而他自己在讲起自己的成功之路时也决不会忘记了

7、自己的老师;说自己是某某人的学生,师承何人,这就跟说自己祖籍何地,是某某人的后代一样地成了习惯。历来的尊师礼俗,大致上又可以分成拜师、敬师、报师、祭师这样几个方面。古代学生入学,要行拜师礼。值得一提的是束脩礼和释菜礼。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古人相见,必执贽以为礼。束脩是贽礼中非常薄的一种。脩,就是干肉,一条干肉为一脡,十脡为一束,束脩,也就是十条干肉。学生带了十条干肉去送给孔子,孔子就收下这个学生,并且认真地去教诲他了。束脩礼一直沿袭至明清,虽然后世送的礼物已不尽相同,人们却始终把送给老师的酬劳称为束脩,又作束修。比如,通典载唐代的学生入州、县学校,就要缴纳帛一匹、酒一壶、干

8、肉五条,作为给老师的见面礼,并有一定的仪节。释菜礼,有两种说法。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命乐正习舞释菜”。周礼春官大胥:“春,入学,舍采合舞。”舍采,即释菜,似可理解为古代读书人入学时以苹、蘩这一类的菜来祭祀先圣先师的典礼。又见明会要先师孔子:“古者,士见师,以菜为贽。”则说明学生入学时是拿着菜作为进见礼的。敬师,则主要是指学生对老师的敬重。首先表现在称呼上,称师父,称恩师,称“再生父母”,都表达出学生的敬意。在行为规范上,也是如此,遇见老师,必得作揖行礼;老师提问,必得起立回答;向老师提问,要举手;老师坐着时,学生应该侍立一旁;老师站着,学生就不可以坐;路上相遇,要趋行敬礼,要等老师走过之后再走

9、;老师在场,学生不可高谈阔论,等等。当然,上述行为规范要做到也并不难,关键还在于学生发自内心地敬师。历史上,常有老师获罪蒙难,学生冒死营救的动人事迹被记载下来。东汉时,欧阳歙被判罪,弟子千余人伏阙哀求;明代李时勉被诬陷,枷号于国子监前,学生石大用上疏,要求代枷。这样的师生情谊实在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报师,是指学生离开老师之后,如果取得了什么成就,或是遇到老师生日,或是逢年过节,仍要向老师汇报,送礼,表示不敢忘记老师的栽培之恩。祭师,是指对老师亡灵的祭祀。这首先表现为对祖师的祭祀上,读书人祭祀先圣先师,各行各业也分别祭祀各自的祖师爷。许多地方,还家家户户设立“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增

10、强了人们的尊师意识。此外,凡是老师去世,他的学生都得参加为老师举行的一系列丧葬礼仪。也就是说,学生确实是像对待自己的父母那样去对待老师的,老师活着的时候要恭敬地侍奉他;老师死了,则要像祭祀父母一样地去祭祀他。岳飞拜周同为师,周同死后,岳飞“朔望设祭于其冢”。历史上有许多人都为老师守过孝。按照礼制要求,师生关系不是亲属关系,守孝不必穿丧服,而只是在心中哀悼,故称为“心丧”。当年孔子逝世,他的弟子心丧三年,才各自离去。尊师重教,无疑是传统礼仪中闪烁着璀璨光芒的部分。不过我们也必须指出,旧时强调师道尊严,也在一些方面走向极端,成为一种沉重的包袱。古人强调继承师法,不许学生标新立异。如果学生在学问的探索上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见解,甚至另立门户,则被认为“大逆不道”。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创新精神,终于成为时代进步的阻碍。“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为真理而奋斗”的口号,正是对这一弊端的有力批判。(选自顾希佳著礼仪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有删节。)键入文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