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史(隋唐)试卷.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9455121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古史(隋唐)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古史(隋唐)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古史(隋唐)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古史(隋唐)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古史(隋唐)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古史(隋唐)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古史(隋唐)试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古史(隋唐)试卷中古史(隋唐)试卷一.选择题:.关于隋朝的历史回答:1. 关于隋朝统一的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加强 .南方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为隋朝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 .隋文帝加强军队建设,作好渡江作战准备 .北周统治腐败A. B. C. D.2. 关于隋炀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建立隋朝 .营建大兴城和洛阳 .开通大运河.发动五次对高丽的战争 .被农民起义军杀死A. B. C. D.3. 隋朝成为短命王朝的原因不包括: ( )A.对高丽的战争加剧人民痛苦 B.营建东都洛阳加重人民负担C.三省六部制的实行导致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能低下D.受到农民起义和统治

2、阶级内部的双重打击4. 秦始皇和隋炀帝相同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很残暴 B.开创过统一局面C.都穷兵黩武 D.促进了多民族国家发展.均田制是北魏开始实行的一种土地制度,隋唐继续沿用。回答:5. 下列关于均田制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B均田制是府兵制和募兵制实行的经济基础C均田制就是国家强行把地主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D均田制下根本的受益者是农民6. 北魏和唐朝实行均田制的首要条件是: ( ) A.租庸调制的实行 B.土地兼并中止 C.政府财政收入增多 D.政府掌握一定土地7. 隋唐时期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下农民的身份是: ( )A.农奴 B.自耕农 C.地

3、主的佃农 D.国家的佃农8. 唐朝中期以后,均田制不再实行,赋税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表明: ( )A.封建制度开始进入衰落时期 B.土地和人口的矛盾不断加深C.社会生产力发展处于停滞状态D.土地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9. 我国古代均田制遭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经济的发展 B.大官僚兼并土地C.安史之乱的结果 D.藩镇割据形成10. 西周实行井田制与北魏、隋唐推行的均田制相同之处是:( )A.国家控制大量土地 B.农民在土地上集体耕种C.农民都要向国家缴纳一定的租税 D.本质上是土地公有制.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据此回答:11. 关于隋唐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4、( )A.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B.唐太宗任用高官主考,以后成为定制 C.贞观年间,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D.武则天时首创了武举和殿试12. “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管兵,内外族婚刑家之子、工商殊类。”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唐朝科举制: ( ).有资格限制 .以门第出身为标准 .反映了重农抑商的观念 .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A. B. C. D.13. 科举制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 B.统治者注重选拔人才C.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D.选拔人才标准日趋完善14. 隋朝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在于: (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对皇帝的权力

5、有一定抑制作用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15. 隋唐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沿袭科举制,根本原因在于:( )A.它便于选拔人才 B.它巩固了专制统治C.它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 D.它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依据隋唐时期制度的革新回答:16. 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开始于隋朝 .它是两汉以来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产物.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 .对隋唐以后各朝影响深远A. B. C. D.17. 以下哪些属于隋朝开始实行的: ( ).三省六部制 .租庸调制 .科举制 .府兵制.募兵制 .均田制 .废除九品中正制A. B. C. D.18. 唐朝武则天时府兵制崩

6、溃的根本原因是: ( )A.均田制的破坏 B.由于兵役繁重,兵士逃亡C.府兵的社会地位下降 D.募兵制更具优越性19. 唐朝实行募兵制和租庸调制的共同作用是: ( )A.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B.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C.政府的赋税收入得到保证 D.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20. 下列关于两税法的表述,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主要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收税 B.一年分为夏秋两次收税C.废除了战国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D.反映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有所松弛21. 两税法体现了杨炎怎样的理财思想: ( )A.轻徭薄赋 B.平均负担 C.简化手续 D.开源节流22. 唐朝两税法得以实施的主要原因是: (

7、 )A.它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B.它减轻了领导人民的赋税负担C.它适应了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D.限制土地兼并,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唐朝是我国封建经济的繁荣时期。据此回答:23. 对隋唐时期经济的表述正确的是: ( ).“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加快.唐朝初期开始征收茶税 .开元通宝是唐玄宗时期的铸币.隋唐时期的柜坊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A. B. C. D.24. 关中地区是秦汉和隋唐王朝政治重心所在地,扼守关中地区东面门户的关隘是: ( )A.玉门关 B.嘉峪关 C.函谷关 D.大散关25. 技艺水平高,但没有融入外来风格的手工业是: ( )A.冶铸业 B.造纸业 C.丝织业 D.

8、造船业26. 下列对长安城商业活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从长远角度看,“坊”和“市”的划分限制了商业活动的发展B.“市”中的商业活动是长安城商业繁荣的标志C.频繁的对外商业活动提高了长安城的国际地位D.长安的商业代表了古代历史上城市商业的最高水平.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回答:27. 关于突厥的表述正确的是: ( )A.6世纪中期建立突厥汗国,后统一我国东北地区B.突厥的冶铸技术较高,能制精美的金银制品C.隋唐之际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 D.唐太宗在位时先后打败东西突厥,设立都督府和安西、北庭都护府28. 少数民族统一按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突厥汗国统一西北地区

9、 .南诏统一六诏.吐蕃统一青藏高原A. B. C. D.29. 与唐和东南亚、西亚、欧非的交流相比,唐和日本、朝鲜交流内容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A.政治制度 B.生产技术 C.宗教 D.建筑30. 唐朝时,边疆少数民族首领与中央王朝政治上关系的共同趋向是: ( )A.统一本民族各部落 B.建立本民族政权C.接受唐朝的领导 D.与唐朝皇室通婚31. 受唐朝行政管辖的边疆地区有: ( ).突厥地区 .回纥地区 .黑水 .南诏A. B. C. D.唐朝疆域空前广大,各民族关系密切。回答:32. 唐玄宗为密切与各少数民族的关系而采取的措施有: ( ).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10、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与尺带珠丹和亲A. B. C. D.33. 控制过蒙古高原大部分地区的少数民族有: ( ).匈奴 .鲜卑 突厥 .回纥A. B. C. D.34. 唐政府在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完整的行政机构进行管理: ( )A.黑水靺鞨 B.南诏 C.回纥 D.吐蕃35. 隋唐时期先后崛起并称雄北方草原的民族有: ( )A.突厥和回纥 B.回纥和吐蕃 C.突厥和靺鞨 D.突厥和吐蕃.隋唐时期文化发展。回答:36. 隋唐时期我国科技文化空前发达的原因在于: ( ).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发展 .政府推行开明政策、兼容的文化政策 .继承并发扬了历代传统的文化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A.

11、B. C. D.37. 与唐朝的诗歌繁荣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唐朝国力强盛 B.造纸术的发明C.社会政治安定 D.科举制的实行38. 以下关于隋唐文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火药的配方在唐朝中期就有,唐末开始用于军事B.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C.唐高宗时编订的四部药典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D.隋唐书法汇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了自己的风格39.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吐蕃名医元丹贡布著有四部医典B.唐高宗编订了唐本草C.白居易的新乐府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D.霓裳羽衣舞是唐玄宗创作的40. 下列古代科技成就中,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起了重

12、大的推动作用的是: ( )A.造纸术的发明 B.活字印刷术的发展C.僧一行测量子午线 D.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古史(隋唐)试卷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二.材料分析题:4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河) 材料二:“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李敬方汴河直进船) 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请回答:.隋朝的大运河开通于何时?其中心和起讫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