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数与形.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9438893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数与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六年级上数与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六年级上数与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六年级上数与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六年级上数与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数与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数与形.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足数学本质 落实核心素养 -数与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第8单元107-10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依据教材编写意图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设计以下目标:1、 自主构建数与形之间的关系,运用类比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理解数与形的规律。2、 利用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经历数与形知识的探究过程,积累活动经验,提升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等数学素养。3、 养成勇于质疑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在数与形之间建立联系,发现规律,正确地运用规律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经历探究规律及验证规律的过程。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内容。教材侧重突

2、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有了数与形的知识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数与形的知识之间存在联系,本节课立足“转化”这一教学思想,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教材在小学五年级的教学中已经逐渐借助推理和知识迁移来完成,并结合教材挖掘、创造条件开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学生进入六年级,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总是更多的带有形象思维成分,为了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知识,同时又满足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上体现了先“数”后“

3、形”的编排顺序,把形象真正放在“支撑”地位,从而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服务。课型:新授教学时间分配: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具,学具教学方法:依据教材编排意图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新课标对数学提出的“使人人在数学上受到良好的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我采用:情境创设法、尝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 师:孩子们,手机电池显示的电量图形看过吗?你一看就知道,只有百分之五十了。这就是我们数学上通过形,能看出数,这种思想在数学上很重要,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数与形(板书课题)2、 师:在你的周围哪有数与形的知识?预设:数学

4、上画线段图表示数,用圆片摆数,画方格表示平均分等。【设计意图: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提高学习兴趣,引发思考,我后面的探究学习做好铺垫。】二、 自主探究,沟通联系(一)、探究活动1、 出示: 2、 师:每幅图是由几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想象一下,下一幅图会是什么样子呢?需要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呢?3、 明确活动要求:(1) 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下一幅图,把你是怎样想到的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2) 仔细观察这组图,你还有什么发现呢?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4、 暴露资源,组织研讨:学情预设一: 学情预设二:学情预设三: 学情预设四:不知道怎么摆师:第一个和第二个同学都用小

5、正方形摆出了下一幅图,你同意吗?你认为谁的图更好一些?说说理由。预设:第一个更好一些,因为能很清楚的看到每次添上的小正方形的个数。第二幅图只显示了最终一共用了16个小正方形,但是不能显示拼摆的过程。师:他的意见你同意吗?请你再说一说。师:第三个是用小圆片摆的,你觉得可以吗?说说你的意见。提问:大家都认为第四幅图会用到16个小正方形,你是怎样想到的呢?预设1:因为我发现,第一幅图是1个小正方形,第二幅图是2个小正方形,第三幅图是3个小正方形,第四幅图就是4个小正方形了。预设2:我发现第二幅图是(1+3)个小正方形,第三幅图是(1+3+5)个小正方形,第四幅图是(1+3+5+7)个小正方形,所以是

6、16个小正方形。师:他们的意见你们同意吗?你们能把他两发现的规律放在一起用算式进行表达吗?预设:1=1 1+3=21+3+5=31+3+5+7=4提问:根据这个规律,想一想第5幅图是怎样的?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形?第9幅图呢?第100幅图呢?第n幅图呢?5、 总结提升:仔细观察等式,左边的式子有什么特征?右边的呢?左右联系起来看你又有什么发现?预设:从1起连续奇数的和等于奇数个数的平方。师:要求连续奇数的和,只要知道什么?下面式子你会求吗?(1)1+3+5+7+9+11(2)1+3+5+7+9+11+13+15+17(3)1+3+5+7+9+11+13+15+17+19总结:刚才我们对于同一组图

7、,从不同角度观察,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规律。同学们真了不起,再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借助什么找到的? 预设:借助小正方形的个数找到的。教师小结:数形结合是一种特别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接下来我们利用这种方法再来解决一个问题吧!(二)、探究活动21、提出问题:12+116+的和等于多少呢?2、明确要求:请你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画一画,找一找。12+116+=?3、 暴露资,源组织研讨。学情预设1:学情预设2:用圆分的18学情预设3:用线段分的0 1/2 1/4 1/8 1/16 1/32师:根据你画的图给大家讲讲你的想法?预设:和为1减去最后一个加数,随着加数越来越多,和也越来越接近于1.【设计意图:本

8、环节我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决定权交给学生,我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把学生推向前台,学生在体验中探究,在思考中质疑,在追问中明理,在交流中提升。】三、 学以致用,拓展延伸1、 书108页做一做12、 书108页做一做23、 师:数与形知识学习了,有什么用?预设:感受到用形来解决数的有关问题的直观性和简捷性。4、书111页第7题【设计意图:数学学习不仅要在数学活动中掌握知识,更要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本环节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思考性、趣味性,不仅内化学生的认知,还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四、 总结体验,感悟文化1、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怎么收获到这些知识的?预设1:我发现

9、,有时图形的问题中隐藏着许多数的规律预设2:我发现:在解决很多计算问题时,画个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思考。预设3:总结学习方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猜想规律、验证规律、得出结论。2、 师:孩子们太棒了,不仅总结了学到的知识,还总结了学习知识的方法,我们的数学家祖冲之送给大家一句话“迟序之数,非出神怪;有形可检,有数可推。-祖冲之”告诉大家世界的万物,并没有那么奇怪,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一定能发现其中的规律。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回顾和整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同时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文化,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板书设计: 数与形 数 形1=1 略 1+3=21+3+5=31+3+5+7=4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