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的临时身份.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9380094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词的临时身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名词的临时身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名词的临时身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名词的临时身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名词的临时身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词的临时身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词的临时身份.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的临时身份 浅谈古代汉语中名词的词类活用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而分出来的类别。划分词类是为了讲语言的组织规则,也就是为了讲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讲语言的句法结构。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进行加工的文言文的词类划分基本上是与现代汉语一致的。先秦口语的词类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十类。词类活用主要是有关名词、动词、形容词的问题。名词、动词、形容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有一定的分工,也就是说,三类词的基本功能是比较固定的。但是,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又可以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充当别的词类,这叫词类活用。这里简单谈一下古代汉

2、语中名词的词类活用。名词是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名称的词,经常用作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在古代汉语中,名词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的为动用法。一、名词作状语状语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起修饰限制作用的。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作状语,而是常用副词充当。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作状语,起副词作用。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和事件名次都能作状语。(一)普通名词作状语1、表示比喻。以普通名词所表示的人或者事物的行为特征,来描绘动词所表示的行动的方式或状态。译成现代汉语可为“像.一样”或“像.似的”。例如:嫂蛇行匍伏。 (战国策-秦策)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的2、

3、表示对人的态度。把动词的宾语所代表的人当成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者事物来对待,译为“把.当作”,“像对待.一样”。例如: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 (三国志-诸葛亮集)父:名词作状语,把(丞相)当做父亲(侍奉)3、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依据。译成现代汉语时可在用作状语的名词前加介词“用”或“拿”。例如: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列子-汤问)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运)4、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译成现代汉语时可在用作状语的名词前加介词“在”“到”“由”或“从”。例如: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鸿门宴)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走(二)时间名词作状语主要是“日”“月”“年”三个事件名词。1

4、、“日”“月”“年”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表示“日日”(每日)、“月月”(每月)、“年年”(每年)。例如:在州不知政事,日出田猎。 (南史-陈宗室诸王列传)日:名词作状语,每天例如:良疱岁更刀,割也;族疱月更刀,折也。 (庄子-养生主)岁、月:名词作状语,每年,每月2、“日”字放在形容词或表示性质变化的动词前,表情况逐渐发展。译为“一天天地”。例如: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三国志-诸葛亮传)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亲密)3、“日”用在句首主语前,用来追溯过去。译为“往日”、“从前”。例如:日宋之盟,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武。 (左传-昭公二十年)日:名词作状语,从前宋之盟:宋国(

5、和诸侯)订立盟约4、用在动词前,表示方式。例如: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 (庄子-庚桑楚)日、岁:名词作状语。按日,按年二、名词作动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它在句中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它前面可附加数量词、指示代词和形容词,但它不能带宾语、补语,不受能愿动词或副词修饰。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大部分能带宾语,经常受能愿动词或副词修饰。如果一个句子的名词并不具备以上所说的名词的语法特点,反而具备动词的语法特点,那么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如动词,应包括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这里只指名词用如一般动词。1、副词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晋灵公不君。 (左传-晋灵公不君)

6、君:名词作动词,行君道2、“之”“我”等代词前的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孟尝君客我。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客:名词作动词,把.当作客人对待3、介宾词组前面的名词作动词。例如:归还,馆于虞。 (宫之齐谏假道)馆:名词作动词,住旅馆4、能愿动词后名词作动词。例如:左右欲刃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刃:名词作动词,杀5、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关系、偏正关系、同位关系或判断句中的主谓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名词作动词。例如: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烛之武退秦师)军:名词作动词,驻扎6、名词重叠,如果前一个名词作前面动词的宾语,那么后一个名词作动词。(这种句子不是兼语式就是连动式)例如:命一上将将荆州之

7、军以向宛、洛。 (三国志-隆中对)将:名词作动词,统帅,统领,率领7、名词前用“而”字连接时,名词作动词。例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子路从而后)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8、特殊指示代词“所”字后的名词作动词。例如: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罾:名词作动词,用网捞9、特殊指示代词“者”前的名词作动词。例如: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触龙说赵太后)侯:名词作动词,当侯10、叙述句末尾“矣”字、“焉”字前面的名词作动词。例如:余病矣。 (左传-鞌之战)病:名词作动词,受重伤三、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用作使动是比较少的。名词用作使动,是后面带上宾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者事物成为宾语前面的这

8、个用作谓语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致使”义,译为“使.”,“让.”。例如:尔欲吴王我乎? (左传-定公十年)吴王:名词用作使动,使(我)为吴王例如: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病梅馆记)夭、病:名词用作使动,使.早死,使.病残方位名词也可用作使动,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向某一方面行动。例如: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而不信苏子矣。 (战国策-燕一)东:方位名词使动,使.往东假如一个句子的谓语不用动词而用名词,这个名词后还跟有别的名词或代词,这中间既不能解释为并列关系,又不能理解为一般的动宾关系,这时就要考虑这个名词作动词,并且可能是使动用法。四、名词的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

9、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做什么”的意思。它同使动用法虽然同属词类活用,但是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而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师: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做老师例如: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做朋友五、名词的为动用法这种用法很少见。可译为“为.”例如:父曰:“履我!” (史记-留侯世家)履:名词的意动用法,为.穿鞋例如: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项羽本纪)刑:对(人)用刑要鉴别一个词是否或用成另一类词,可以看它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也就是看它的句法功能,还可以看它与哪些词类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哪些语法特点。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重要的内容,一定要认真对待。当你真正融入其中时,你就会发现里面有你想不到的乐趣存在。以上就是我对古代汉语中的名词的词类活用的简单认识与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