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工作实施方案和计划.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9347093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足口病工作实施方案和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手足口病工作实施方案和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手足口病工作实施方案和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手足口病工作实施方案和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手足口病工作实施方案和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足口病工作实施方案和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足口病工作实施方案和计划.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足口病工作实施方案和计划一、背景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16,肠道病毒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膜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导致死亡的原因主要为重症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近几年来,手足口病疫情在全国局部地区较为严重,我区的疫情防控形势亦十分严峻。认真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降低手足口病流行强度,避免发生死亡病例,成为关

2、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同时,做好手足口病防控也是第十一届全运会医疗卫生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进一步做好今年的防控工作,在吸取往年防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方案。二、工作目标通过全面落实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发生和蔓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加强手足口病病人的临床救治工作,提高危重病例的临床治愈率,避免发生死亡病例;全面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降低手足口病流行强度,防止出现暴发疫情;规范病例报告与流行病学调查及数据库录入;加强手足口病病例样本采集工作,提高检出率。三、主要措施临床救治 各医疗机构要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42号)的规定

3、要求,严格诊断标准,注意鉴别诊断,努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认真落实转诊制度、病例筛选制度和分类救治制度,及早发现和及时救治危重病例,防止发生死亡病例。对住院的手足口病患者,要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首诊医生负责制,不断提高诊治水平,提高临床治愈率。加强疫情管理,严格疫情报告1.常规疫情报告。各医疗机构要成立院内手足口病诊断专家组,对初诊的手足口病进行专家会诊。上报疫情时,至少应有3名以上专家在传染病报告卡上签字。区卫生局将按照枣庄市卫生局关于实行手足口病病例当日确诊制度的通知(枣卫字200951号)的有关规定,将医疗机构诊断的手足口病病例在区人民医院进行专家组会诊,确诊后由医疗机构进行

4、网络直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误报、漏报、迟报疫情。疾控中心要加强对疫情报告的监督检查,确保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疾控中心疫情管理人员,要保证每日疫情浏览审核次数,及时对报告的病例进行审核、查重等订正工作,以保证网络直报数据质量。2.实行疫情日报告制度。根据疫情情况确定实行疫情日报告,疫情日报告的启动和终止时间县卫生局确定。接诊医院除对手足口病例进行网络直报外,应于每日3;30前,县疾控中心报告前一日内的发病情况、重症病例的病情转归等(手足口病疫情日报表见附件1中表3.如疫情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要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

5、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及时进行报告,同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上级疾控机构进行书面报告,以确保及时进行疫情调查处理,控制疫情蔓延。做好流行病学调查,规范标本采集工作1、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流行特点和规律。疾控中心接到疫情报告或者通过网络搜索到病例报告后,要立即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住院病例个案调查率应为100%,聚集性病例个案调查率应达80%以上,就诊较集中的医疗机构的个案调查率应达到50%以上。对采样的每个病例,要同时附纸质个案调查表和采样登记表。在个案调查时,要详细了解病例的一般情况、流行病学史、发病及就诊过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危险因素等,逐一进行问卷调查,表格填写字迹要工整、仔细

6、,不得有缺项、漏项。所有个案调查表要有专人负责录入Epidata数据库,对录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流行病学调查人员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每月10日前,以区为单位将上月所有个案调查表的电子版数据库报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统计汇总。2、规范标本采集工作,开展病原学检测。各级医疗单位要明确职责,切实做好手足口病样本采集工作,区疾控中心负责指导开展样品采集工作和辖区内手足口病样本收集工作,核对采样表格后,按照保藏运输要求及时将合格标本在一周内送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并将相关送样资料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例标本的采集种类及要求:对新发典型病例必须同时采集双份大便、咽拭子、急性期和恢复期

7、双份血清;对手足口病并发脑炎、心肌炎等症状的所有病例须同时采集脑脊液标本。对每个病例的标本要详细填写采送样登记表、个案调查表。采样登记表的编号要与个案调查表的编号一致。疾控机构要将病例标本采样登记表及个案调查表信息,连同标本一并进行上报。具体要求参照省卫生厅关于加强手足口病样本采集、运输和检测工作的紧急通知(鲁卫发电200811号)。做好暴发疫情的调查和处理,及时控制疫情发现托幼机构、小学或自然村手足口病报告例数明显增多、病例呈聚集性分布时,疾控中心要及时按照暴发调查的方法和要求开展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个案调查率要达80%以上,逐一填写个案调查表并录入Epidata数据库,采集典型病例的样本送

8、检。暴发疫情的判定标准:在流行期一个托幼机构、自然村或单位,一周内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0例或以上。 防治措施1、强化预检分诊,做好病人隔离救治。各医疗单位要认真落实预检分诊制度,设立发热与疱疹病例专门诊室,防止手足口病与其他常见病混合就诊,避免医源性感染。对危重病例要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8197号),组织专家会诊,全力救治,避免发生死亡病例。2、落实消毒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对于传染源要按照肠道传染病处理原则进行隔离,医院门诊和病房要保持清洁卫生,严格消毒制度,重点加强儿科和感染科等科室门诊和病房的消毒,对患者粪便排泄物及其污物等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天

9、要对门诊和病房进行检查,对住院治疗的患者,要限制其陪护及接触者人数,强化陪护和医护人员的洗手、消毒措施,防止医院内感染。对居家治疗的病人及其接触者,由所在镇街的防保人员具体指导落实隔离措施和疫点、疫区的消毒处理措施,以防止疫情扩散(具体消毒方法可参照附件3进行)。3、做好疫点、疫区处理,切断传播途径。疫区所在地要及时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垃圾、粪便、污水及时清运和消毒处理,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对于患者的用品、衣物、呕吐物、排泄物、盛排泄物的容器以及污染的场所等用含氯消毒剂、生石灰进行消毒;使用杀虫剂等方法进行杀灭蝇、蚊。严格保护生活饮用水,尤其对于农村地区集中供水的村庄,要整治水源地周围环境,

10、采取保护措施,严防水源污染。4.加强托幼机构和小学的控制措施落实,保护易感人群。在手足口病流行时,托幼机构要落实晨检制度,每日进行晨检,并对缺课情况进行记录,教室和校舍等场所要落实通风、消毒制度。对玩具、用具等物品每日进行清洗消毒。各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患有发热或疱疹的患儿,应立即通知家长对其进行家庭隔离治疗或带至医疗机构就诊,直至病愈方可返校。必要时可依法采取暂时停学、停课等措施,以保护易感儿童。5、完善诊疗记录。各医疗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要建立健全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必须详细、认真填写,必须要有详细的家庭住址、家长姓名,以及联系电话,以利于开展流调和传染源追踪。6、开展健康教

11、育,提高群众防病知识水平。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宣传单等各种宣传形式,开展肠道传染病防病知识的宣传,告诫家长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不要与患病儿童接触;纠正儿童不良习惯,餐前便后要经常洗手,对儿童的玩具、餐具、衣物、用品要经常消毒,家长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四、保障措施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单位要正确认识目前我区手足口病防治形势,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措施、明确责任、细化任务,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按照反应迅速、科学防治、规范流调、防止蔓延的原则, 积极主动地开展好各项工作,保障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健全组织,充实队伍。各单位要建立健全防治手足口病领导小组或综合协

12、调小组、手足口病诊断小组。领导小组或综合协调小组负责信息收集、综合协调等工作;,负责诊治工作以及病例的样本采集。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各单位要及时组织手足口病防治技术培训,各医疗单位要重点培训卫生部于2008年11月印发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使临床医生明确诊断标准和处理流程。疾控中心要重点培训省、市关于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及流行病学调查处理的相关文件和技术方案,掌握调查方案和采样方法,熟悉防控措施。培训要分门别类,确保培训效果,切实提高防治队伍的技术水平。加强督查,保证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区卫生局将对各单位进行督导考核。检查的内容要包括领导重视程度、组织健全情况、诊治和消毒隔离情况、疫情调查处理、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依法定期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指导和考核。卫生监督所要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将卫生执法的重点放在各类集中式供水、自备水源、二次供水和食品卫生的监督检查上,保证饮食卫生安全。阔洪齐乡卫生院2009年1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