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说课稿7.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9074036 上传时间:2024-03-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愁》说课稿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乡愁》说课稿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乡愁》说课稿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愁》说课稿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愁》说课稿7.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愁说课稿乌鲁木齐市第三十四中学田敏娟一、 说教材乡愁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诗歌。本单元所选的几首诗都是诗歌中的名家名篇,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 余光中的乡愁选择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四个意象,表达了千万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他们期望民族分裂局面早日结束,祖国统一大业尽快实现的心情。 学情分析: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同学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初三同学由于自身的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乡愁的理解、对体会诗歌的意境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的教学制定是把本课教学分为四大模块,即“诵读品读美

2、读解读。通过听说读品等一系列以同学为主体的活动,在互动中使理解加深,对乡愁这一中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有一定的熟悉。 学习这首诗,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诵。 能力目标:培养同学体会与欣赏诗歌中美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 本诗的教学重点为学习现代诗歌的基本朗诵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的朗诵;通过朗诵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让同学体会美。而教学难点则是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培养同学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教材自身特点和同学实

3、际状况,我决定花一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二、说教法 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也可以说是一篇带有淡淡哀伤情思的美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准备采纳诵读法、探究欣赏法。诵读法: 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诵读可让同学体会情感美,节奏美。通过欣赏配乐诗乡愁,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多次感受配乐诗探究欣赏法:引导同学发现、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例如由家愁到国愁的升华。 让同学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三、说学法 本诗可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美。我将结合教学中的四大模块,诵读品读美读解读,指导同学“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赏、“美美地析。在读中品味诗意,在品味中享受美。朗诵

4、贯穿全文的始末,力争能通过这四个环节使同学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 同学的诗歌鉴赏能力。教具准备: 多媒体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 1、我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于是我就采纳在课前3分钟开始播放安东阳的静夜思乡曲,活跃课堂,营造氛围。激发同学对学过的有关乡愁的诗句的回忆,很好的导入余光中的乡愁。 2、了解作者有助于理解诗的主题,所以我将在教学本课前向同学介绍作者的经历及其作品。总结主题:乡愁。 二 诵读第一个环节:美美地听引人入胜 听诗是一种高雅的活动,听美好的诗能让我们陶醉。播放配乐诗朗诵乡愁,让同学仔细地倾听。这时我将带领同学进入诗中美妙的境界。 第一遍听,要求同学感受诗中的

5、真情,边听边想象诗句浮现的画面;第二遍听,要求同学注意听朗诵的技巧。让同学谈谈自己初步的感受。 第二个环节:美美地读 读诗更是很高雅的事,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也能激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火花。在美美地读这一环节中我首先配乐范读一遍给同学听,讲解其中的韵味。再请一同学朗诵,最后齐读。齐读诗歌,教师适当点评,由此导入诗歌借助意象表达感情的手法讨论。三品读1、“乡愁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诗人是如何将这种抽象的情感表现出来的?意象,借物抒情,板书四种意象 2、这四种意象,诗人又是如何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这四个时间词可看作诗人人生的四个阶段,不同的人生阶段,诗人又有怎样的愁呢?既有思乡之情,

6、又有思国之情,作者的情感逐层深入,浓浓的深情体现在字里行间。3、随着时间的变化,空间的转移,诗人将乡愁诠释为亲情、爱情、思乡之情,大家喜爱这首诗吗?制定意图:对诗歌意象的理解有利于同学更好的把握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真挚情感。感受本诗的深入主题。四美读1、请部分同学饱含感情的背诵这首诗,其他同学听读。并用你细心的慧眼去发现本诗的美所在,你觉得本诗美在何处?请用“乡愁美在,例如的句式表达出来。四人小组讨论解决,看看哪一组的同学最具慧眼。同学分组讨论方式,平等自主合作的探讨它们的意象创设情境。教师小结鉴赏诗歌的方法:可以从诗歌的意象、构思、意境、语言等方面来鉴赏。制定意图:培养同学的合作、自主、探究的

7、学习能力。五解读诗歌是跳动音符,欣赏诗歌就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本诗的意境很美,每一节诗歌都是一幅凄美的画面,那么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发挥你的想象力,选择你最喜爱的一节诗,走进诗人的内心,用生动形象的文字将它描述出来。制定理念:锻炼同学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六情感体验品味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我就带领同学进入美美地说这一环节,让同学尝试着仿句学习,以“乡愁是的句式说一两句或一段有诗意的话。 例如:乡愁是一台 机;乡愁是一座桥梁;乡愁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本;乡愁是一只洁白的信鸽;乡愁是一轮圆月。乡愁是 天边那轮圆圆的月亮,我走到哪,它便伴随我到哪制定理念:能力训练。教学如何将抽象的意象物化成形象的东西,掌握比喻的修辞手法。 最后再以朗诵结束课堂。七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乡愁四韵。2、比较阅读本诗和席慕容的乡愁。 制定意图:锻炼同学鉴赏诗歌的能力,运用本节课学习的鉴赏诗歌的方法鉴赏同类的诗歌。比较阅读可以让同学更加深入的理解不同的意象在诗中表现的不同情感。五、说板书制定 好的板书能帮助同学更好的理解文章,掌握课文,并给同学以优美的享受。本课板书制定的指导思想是内容和形式统一。 板书制定:小时候母子别愁乡愁长大后夫妻离愁家愁余光中后来丧母哀愁现在思归浓愁国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