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2.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9069985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2.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积累字词,掌握“炫耀、称职、滑稽、头衔、呈报、陛下、精致、勋章、赏赐、御聘爵士、骇人听闻、随声附和”等词语的读音及词义。2了解有关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内容。二、能力目标1作阅读提要,用连贯的语句复述故事情节,理解写作思路。2在分角色朗读中,揣摩人物心理,品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力。3理解童话中夸张和想象的作用,提高阅读浅析童话的能力。三、情感目标多元解读童话主题,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在感染和熏陶中培养健康人格。教学重点1从语言、心理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2增补课文情节,进行想象思维训练。教学难点对童话主旨和借助夸张、想象反映生活的写法的理解

2、。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1、 利用网络或图书查找有关爱徒生和童话的相关资料,了解爱徒生及童话的特点。2、熟读课文,掌握文中“碌、纹、呈、稽、聘、骇、衔、御”等字及弄懂文中不理解的词语。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爱徒生及童话的特点。2、熟悉全文,并概述故事情节。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用讲童话故事的方法导入同学们,诗意的童话故事装点着我们幸福的童年记忆,像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哪位同学能流畅生动地讲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童话给大家听呢?(待12名同学讲完后)优美的故事总是令人醉心的。2、今天我们将学习另一篇童话,先请同学们观看相关的画面(多媒体出示有关皇帝的新装的一幅漫画,并请学生给该

3、漫画取一题目,由此引出课题。)二、检查预习,请学生介绍相关背景材料:安徒生和童话投影:1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安徒生童话创造的艺术形象,如没有穿衣服的皇帝、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丑小鸭、红鞋等,已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他的童话脍炙人口,到

4、今天乃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2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教学设想:童话是青少年喜欢的文体之一。利用学生对童话的喜爱,让他们对童话及作者安徒生进行介绍,进而让他们在初步掌握文体特点的基础上展开本课的学习。三、听朗读录音要求:、明确课文中出场人物的名单、人数;分组指定注意几个主要角色的对话朗读的重间、声调、节奏。、教师注意在关键处停下来指导学生猜读:

5、例如,听到“为了要穿得漂亮”,想象一下,这个皇帝图漂亮可能会到什么地步?听、想、读结合,体会作者想象丰富的精妙之处。四、整体感知,理清情节脉络1请同学们默读猜想故事情节。这篇童话,充分体现了作者天才的想象能力,极尽夸张之能事。同学们边读边想,每到一个新情节的开头,自己停下来去设想故事的发展情形,然后把自己所想象的情节同课文作比较,体会安徒生丰富、精妙的想象力。例如:读到“为了穿得漂亮”,可以想象这个皇帝图漂亮到了什么程度。读到“来了两个骗子”,可以想象这两个骗子会怎样行骗。读到“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可以想象这个老大臣看到骗局会有怎样的表现。读到“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可

6、以想象这个皇帝看到骗局又会有什么表现。读到“第二天早上,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可以想象宫内宫外看着光身子的皇帝将会怎么样,结局会怎么样。2“皇帝的新装”在情节结构上起到了线索作用,而贯穿这个离奇而生动故事始终的主线则是“新装”的奇怪特性,作者展开情节、安排材料、刻画人物都是围绕主线进行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依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用简练语句勾勒故事发展的梗概。学生概括,教师归纳:皇帝对新装的痴迷(引子)骗子投饵诱皇帝上钩(开端)两大臣和皇帝去看新装(发展)皇帝穿新装参加游行大典(高潮)新衣真面目被揭穿,皇帝及其官员丑态毕露(结局)课文是按照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两大臣和皇帝看新装、

7、游行穿新装、揭穿伪新装的思路安排情节的。3有关童话故事的主要情节如果用一个字来勾连、概括的话,你会选用哪一个字呢?就学生丰富多彩的选字,小组合作探究,结合课文内容,运用检验法、比较法进行筛选。最后达成共识,选定“骗”字最为切合,那么情节围绕“骗”而展开,即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4请同学们就下面设定的情境,展开大胆想象,对故事情节进行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合理增补,体会童话想象丰富、情节生动的特色。(1)有一天,皇帝在更衣室里,有个大臣来报重要军情 (想象一下,皇帝的反应)(2)老大臣走后,两个骗子(想象一下骗子会说什么)(3)城里的人们都在怎样讨论这种神奇的布

8、料,说什么,想什么?(4)皇帝看到新装后,回到宫里(想象皇帝想什么,做什么)(5)游行大典后,皇帝回到宫中(想象他会怎么做)(6)假如孩子没有把真话说出来,事情会怎样发展?5按照情节发展的线索用连贯的语句复述课文,注意突出关键性的情节和细节。五、课堂小结皇帝的新装是一篇享誉世界的童话佳作。安徒生以他天才的想象,把皇帝、大臣本质的“丑”在并不存在的新装的“美”的比照中,展示得淋漓尽致。读过之后的笑声,恰是对以皇帝为首的一伙丑类的讽刺。六、课堂练习投影显示:完成下列题目:1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通过丰富的和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的作者是(国家)作家(姓名),他的

9、童话作品还有、等。七、布置作业作家对故事结局的描写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间。愚蠢的皇帝在游行大典完毕后回到宫里,他会怎么办呢?是处死那说真话的小孩,还是从此悔过自新,把精力放到料理朝政上去呢?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学习安徒生夸张讽刺的笔法,为童话故事写一个别致的续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分析人物形象及意义。、体会“诚实”在文中的含义。教学步骤一、分角色朗读1听朗读录音,揣摩人物心理,把握角色形象。角色形象及语气特征提示:(1)旁白:语气亲切、自然,语调平缓。(2)皇帝:语调傲慢、神情自负。(3)骗子:油腔滑调,阿谀奉承。(4)老大臣:老于世故

10、,语调迟缓,故作镇定。(5)诚实的官员:故作姿态,语调低沉。(6)骑士们:随声附和。(7)典礼官:讨好皇帝,语调温柔。(8)百姓们:不敢说真话,心里明白。(9)小孩子:天真单纯,高声叫了出来。(10)小孩的父亲:说话坦然,但声音较低。另:人物心理活动由角色朗读,声音可适当放低,似乎是自言自语。2选定、分配角色,进行朗读表演。学生简短评议。教学设想:分角色朗读:让不同角色粉墨登场,在学生们有声有色的角色朗读中,文中丑角们的嘴脸暴露无遗,孩子们的个性得以彰显。二、活动与探究多媒体出示思考题:、以“我从中,可以看出是一个的人”的句式对文中的人物加以点评。(依次是皇帝、大臣、百姓、骗子、小孩)学生分小

11、组讨论,明确后,教师加以适当的点评。、从皇帝、大臣、骗子的所作所为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小孩子为什么能一语道破真相?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讨论故事中“诚实”的含义。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注:()、鼓励学生谈出真实、有创新的想法。(5)对主题从社会学的角度作出的单一化阐释,传统归结为: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丑恶,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显然淡化了文章其他文化底蕴的开掘。“最奇异的童话都是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安徒生语)。皇帝的新装是对现实真相的无情解剖,揭露出社会的病态。但童话在浓墨重彩地嘲讽皇帝、大臣的极端虚伪之后,又描写了普通百姓,区别之处在于嘲讽程度的不

12、一样,对前者是尖刻的,对后者则是善意的,毕竟百姓在小孩道出真情后有个艰难的转变过程,而促成这个转变的又是作为与成人对立面的无知无畏的“小孩”,而这种鲜明艺术对比恰揭示了受社会浸染的成人们虚伪的性格弱点。所以,鼓励学生对童话主题作出多元解读,如对人性的弱点虚伪的批判。3讨论:听读之后,你受到什么启发和教育,有什么联想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结:(1)说假话的人大多有私心杂念。(2)昏庸无能的人常会任用阿谀奉迎、说假话的人。(3)骗子骗人总是投其所好,满足被骗人的私欲和虚荣心。四、课堂小结一篇皇帝的新装,一场欺骗的闹剧,在嘲讽、讥笑过后,总觉诙谐中寄寓着严肃的主题,催促我们去思考人性中那份脆弱的、易受社会浸染的纯美,如诚信、无私,该怎样去呵护、去坚持,让心灵家园永远烂漫、秀美。愿这不会只是善良的翘盼。板书设计皇帝的新装(丹麦)安徒生教学反思皇帝的新装写了一个皇帝赤身裸体参加游行大典的滑稽故事。对其主题的解读,历来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强调其政治批评性,认为其主题是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丑恶,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认为童话中安排一个敢讲真话的小孩子是为了说明一个人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