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体格检查学习 (2).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9043654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体格检查学习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儿科体格检查学习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儿科体格检查学习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儿科体格检查学习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儿科体格检查学习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体格检查学习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体格检查学习 (2).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科体格检查学习 体格检查是临床医生的诊断技术操作,大多数疾病通过翔实的病史和仔细的体格检查即可得出明确的诊断。儿童体格检查要注意其特殊性,要预先取得其信任和配合,否则常常难以进行。检查能否顺利进行也与家长的合作密切相关,所以体检时说服或请患儿父母协助。另外,检查前应与患儿适当的沟通,使其消除恐惧、戒备心理,从而反抗较少易于合作。 按检查的顺序儿童体检分为: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头颈部、胸腹部、背部检查。 一、 生命体征 1、体温:由于体温受运动、哭闹、进食、室温过高等的影响,所以测量体温应在小儿安静和进食后12小时进行。 2、脉搏:一般情况下,脉搏与心搏次数和心肌收缩力一致,故计数脉搏即代表心

2、率。检查或比较脉搏的强弱、快慢,最好趁病儿熟睡时,因醒后常较熟睡时每分钟快1040次。有时婴儿体弱,脉搏无法摸得,只可依靠听诊测出心率。 3、 呼吸:应记录患儿安静情况下每分钟呼吸次数。 4、血压:测量血压时,应根据年龄不同,选择合适的袖带,袖带宽度不宜超过上臂长的23或小于12。袖带过宽,结果会使所得血压低于应得的数字,太窄则结果偏高。儿童的正常收缩期血压(mmHg)一般=80十2年龄(岁数)。二、一般情况 观察病儿的精神状态(活泼、嗜睡或昏迷)、面色(红润、苍白或青紫)以及外表上所表现的症状。如病情的轻重、营养状态的优劣、直立或走路时的姿势、面部的表情等。婴儿的精神与面色对区别轻、重症极为

3、重要,如急重症感染时,常精神萎靡、唇色青灰、四肢发凉。三、头颈部 这几部分最容易刺激儿童,对于不能配合的儿童,可留至最后检查。 观察头颅形态及大小;颅骨有无缺损;前囟是否闭合;如尚未闭,记录其大小;有无特殊面容(21三体综合症时可有眼裂宽、耳位低等);颅骨有无软化(如婴儿已满3个月仍软化,表示有佝偻病);叩诊有无破罐音(表示颅内压力增高)。观察头发分布是否正常、颜色、光泽,有无头虱。对小于3岁:应量头围。 眼 1.眼睑是否无水肿,有无下垂。 眼球是否无突出,有无凹陷、斜视。眼球的运动是否正常。 结膜【翻眼皮】:有无苍白、充血、分泌物、疱疹、干燥斑。 巩膜:看有无黄染 角膜:是否透明,有无软化、

4、溃疡。 瞳孔:查看是否双侧等大等圆、直径、直接以及间接对光反射。耳 看外形是否正常,有无外耳道分泌物,提拉耳廓有无疼痛,有无耳垂下肿胀,有无乳突压痛。 鼻 有无鼻翼扇动(鼻翼扇动往往提示一些呼吸道感染疾病),有无鼻腔分泌物及鼻出血,副鼻窦(额窦、筛窦、上颌窦)有无压痛。 口 唇:是否红润,有无疱疹、皲裂、溃疡。 黏膜:查看色泽、有无溃疡、粘膜斑、鹅口疮、腮腺管开口处无充血、肿胀、分泌物等。 牙:牙列齐、有无缺齿、龋齿。 牙龈:有无出血、溃疡、肿胀、溢脓。 舌:大小、厚薄、舌苔(包括苔的颜色、厚薄、光腻及地图状舌苔)、舌刺、颤动,以及是否常伸出口外(见于先天愚型及呆小病等)。舌下系带是否过短、溃

5、疡(最普通见于百日咳)或囊肿。 腭:有无腭裂、溃疡。 咽:是否发红,有无渗出液、假膜或溃疡。 喉:有无声嘶及喉喘鸣。 扁桃体:有无肿大、充血、分泌物以及假膜。 颈部 双侧是否对称,有无畸形。 检查颈强直、后倒或者旋转。 气管是否居中。 甲状腺无肿大。 四、胸部 心肺与腹部都是重要部分,都需要病儿的合作,应该趁儿童未哭闹时检查。 1.胸廓: 两侧是否对称,无隆起或凹陷、畸形(鸡胸、漏斗胸)、静脉显露,有无皮疹、瘀点瘀斑、黄染、色素沉着及脱屑。 因儿童胸壁呼吸肌不发达,呼吸运动一般以腹式呼吸为主,查看时还应该注意呼吸运动两侧是否对称、无增强或减弱,节律是否平整。有无吸气三凹征(见于严重呼吸困难者)

6、。 2.肺: 视诊:看两侧呼吸运动是否对称。 触诊:触觉语颤两侧对称,无增强或减弱。2)无胸膜摩擦感3)胸廓扩张度,两侧对称,无增强或减弱(因小儿不宜配合,不会深呼吸,因而可在其啼哭时检查) 叩诊:正常情况下双肺叩诊呈清音,两侧对称。 听诊:注意听诊呼吸频率、呼吸音双侧对称,有无增粗或减弱、呼气相延长、异常呼吸音及干湿罗音、痰鸣音。有无胸膜摩擦音。听觉语音,是否两侧对称,有无增强或减弱。 4.心 视诊:正常婴儿心脏的位置较成人稍横,所以心尖常在左锁骨中线外第4肋间,到3岁后才达该线内第5肋间。 触诊:心尖的搏动位置、范围、强度、有无抬举性搏动。 叩诊: 心浊音界:儿童因其生长发育,不同年龄有所

7、不同,检查方式也不同。 大于三岁:【左】叩二三四五肋【由心尖搏动外1cm起叩,由下到上,由外而内】 【右】先叩肝浊音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然后在上一个肋间依次向上叩,叩二三四肋。 小于三岁:只叩左右界。 听诊:听诊所得也依年龄而不同,依顺序听诊各瓣膜区:注意心率、心音强度、有无分裂、额外心音,有无杂音,有无心包摩擦音。五:背部 检查背部时,嘱患儿取屈膝抱肩位,依顺序检查。 视诊: 脊柱是否居中,有无前凸、后凸、侧弯。 呼吸运动是否双侧对称,注意呼吸节律是否平整。 触诊:用拇指按压棘突有无压痛。触觉语颤同胸前一样。 叩诊:正常情况下双肺叩诊呈清音,双侧对称,叩诊肋脊点、肋腰点有无压痛、肾区有

8、无叩击痛。 听诊:主要听诊呼吸音,注意有无干湿性啰音。六 :腹部 腹部检查以触诊为主。宜使婴幼儿嬉弄玩具或与家长说话,或给吸沾糖的橡皮奶头使他安静。较大儿童取仰卧位,并令作深呼吸、与其交谈或注意听故事,以免由于惊惶或怕痒而不能合作。在其合作的情况下进行检查。 视诊:腹是否平坦、对称,有无皮疹、瘀点、瘀斑、黄染、色素沉着及脱屑。有无胃肠蠕动波及肠型(通常与肠梗阻有关),无腹壁静脉曲张。儿童一般腹式呼吸为主,平整有节律。 观察脐窝是否圆形,有无疝、出血、分泌物。 听诊: 1)肠鸣音一般听诊一分钟,正常4次每分,看有无亢进或减弱。 2)有无血管杂音。 叩诊:正常情况下 全腹叩诊呈鼓音 肝相对浊音界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肝区无叩击痛 移动性浊音阴性。 触诊:触诊须用温暖的手,注意腹壁的紧张度。 全腹浅触诊:腹壁紧张度,有无包块。 麦氏点有无压痛及反跳痛 Murphy征。 4)肝脾用双手触诊,肝脏常于正常婴幼儿右侧肋骨弓的下边触得13cm,因此34岁以前仅肝脏稍大而无其他病征,不可据以作为病态。脾脏则仅偶于正常婴儿中1岁以前在左肋弓下触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