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撰写信息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903175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撰写信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如何撰写信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如何撰写信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撰写信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撰写信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撰写信息信息是领导者了解情况、掌握动态、科学决策的助手,是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纽带,是提供各方面进行工作交流的平台,是各级各部门领导倾听基层呼声,了解基层工作,解决问题,处理问题,改善干群关系的纽带,也必将对领导的准确有效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和重要资料。曾经有一位中央组织部的领导就把信息功能概括为这样四句话:领导决策的“情报部”;掌握工作进度的“显示屏”;把握大局趋势的“晴雨表”;发现和处理问题的“预警器”。信息工作人员是领导的耳目、喉舌,是领导的参谋助手,地位重要,责任重大,任务光荣而艰巨。怎样撰写信息首先要收集素材。信息素材来源主要有几个渠道:会议渠道;公文渠道;网络渠道;调研渠道;信

2、访渠道;新闻渠道等。一是盯住上面。简单地说就是打引号的“看上”。只顾埋头写稿子,不抬头抓问题是做不好信息工作的。有一种普遍的现象要克服:只看我们做了什么工作就写什么信息,不看上面需要什么。不按“需”写稿是通病,也是信息不能采用的症结所在。二是盯住中心。简称“抓大事”。我们讲写信息选材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捡些芝麻烂豆子。那么,具体办法是:1胸有大局。时刻关心、留心、参与中心工作;2关注领导重点强调或抓的工作。这通常就是大事;3善于鉴别。遇到具体事件有没有价值,就要拿它与中心工作参照,是否沾边,有没有反映中心、贴近中心。其次要善于选题。选题要从领导的角度上来研究。领导活动主要包括调研、决策、控制、

3、落实、反馈等过程。把握了领导活动的规律,就把握了信息工作的脉搏。撰写方法上:主要是突出“新、高、明、特、准、精、透、清”八个字。一、标题要“新”。我们看信息很大程度上首先看标题,一个好的标题就能吸引我们。信息的标题要体现高度概括性,体现“精华”、“亮点”;要表达主要事实或目的、意义。标题要使人们一看到标题就为之一亮,为之一振。就是要“抢眼”,对比度要强烈。二、立意要“高”。就是要放在大的前景下来布局,小问题放在大的角度来看,小中见大。要有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要紧密结合形势发展,在一个大的背景中来选择角度、提炼主题。三、主题要“明”。就是不能似是而非,要明明白白,否则会导致读者产生错误判断。除综

4、述性信息外,信息应当一事一报,列举的事例不能说明观点,与小标题脱节,不相融,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四、内容要“特”。就是少搞一些大路货、常规性的东西,多搞一些土特产。要有“干货”。即既有面上的事例(包括数据),又有点上的具体事例,使人看后心服口服。不是有肉没骨,尽是抄录或下载的空话套话。五、事实要“准”。就是要事实要真实、数字要准确,不能似是而非,不能搞假,要准确。要做到心中明白,能讲明白,下笔才能写明白,别人才能听明白。不要张冠李戴,偏题跑调;不要罗列过多,画蛇添足,喧宾夺主。六、文字要“精”。就是要精练、精干、精致。有时把三千字浓缩成五百字可能就是精品,而把五百字放大到三千字可能就是废

5、品。七、说理要“透”。讲道理要讲得很清楚,让人听得明白。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说透彻);要紧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思考问题,谋篇布局。八、层次要“清”。叙述事例不要犯逻辑错误。不能一个类型的事例前后使用,或者层次不分明,自相矛盾。几种不同类型信息的撰写动态性信息关键是要“快”。上级部署工作、召开会议、发出文件后,落实情况怎么样,动作要快,贯彻落实情况的反映速度也要快。经验性信息关键是要“特”。就是要有特点、体现特色。如果是领导已知的、其他地方已经搞了的,还作为信息报,就是没有特点。问题性信息关键是要“准”。问题性信息报送很讲技巧。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直陈,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况。负面信息正面报道,上报问题的同时提出建议,或者从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建议。可反映领导对问题的思考和采取的措施。综述性信息关键在“综合”(要善于运用统计分析)。比如反映我们局常规工作,涉及许多各种举措和方方面面,每年都在改进、发展,就要进行全面的综合、概括,提出亮点的东西。述评性信息关键在“评”,夹叙夹议。这类信息关键就在“评”,要有观点、有看法。建议性信息关键是要有“可行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