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例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9026782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例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开题报告例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开题报告例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开题报告例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开题报告例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例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例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015 届母亲形象与新中国的性别文化建构从文学社会学的角度考察学生姓名 李莉莉学 号 0103058235系 别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0502班完成日期2010年12月开题报告的内容一、本课题国内外状况,说明选题依据和意义(一)本课题国内外状况近年来国内有些学者开始关注和讨论文学中的母亲形象的塑造及其文化意义,其中比 较主要的有:李凤兰(2009)以莫言小说丰乳肥臀为例,认为莫言以独特的女性视角, 改变了传统的叙事方式,显现了女性被遮蔽的历史以及重塑了历史中的母亲形象。左玲丽 (2008)解读池莉小说的母亲形象,认为池莉的小说塑造了遭受变故而后走向觉醒的母亲, 从而展示了女性性别

2、文化观念的明显转变。蒋海新(2006)讨论文革后女作家的文本,认 为女作家对母亲角色的反思,表现了当代女性作家女性意识的觉醒;王丽(2001)认为中 国女作家的母女话题表现了女作家建构了母女传统,是女性寻找属于自己的历史的努力。 其他如盛英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新话题、王虹艳的解构与重塑一一女作家重写母 亲的文化阐释、西慧玲的寻找母亲的声音世纪末长篇小说“女性系谱”的拟建、 寿静心的母性神话的解构与重建论当代女性主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贾岩的母 亲的角色定位及其文化属性意识谈海外华人文学的发展传承等都从不同角度关注了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母亲形象。国外关于母亲形象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理论研究方面。西方

3、女性主义学者对母性与女性 的关系、母职的特征、母亲角色的社会建构等方面有了比较多的讨论和分析,涉及文学、 政治、经济、宗教心理学等各个领域。目前最新和最集中介绍西方女性主义研究中关于母 亲身份的著作是刘岩(2007)编著的母亲身份研究读本,书中选取了 20篇关于母亲身 份研究的文章或著作节选,介绍了西方女性主义对不同社会男权文化建构的“母亲身份” 所做的分析和批评。国外关于中国文学中的母亲形象研究也有一些成果。其中最主要的是 Sally Taylor Lieberman (1998),她考察了五四时期大量的母亲形象的作品,讨论了现代中 国的政治叙述与母亲形象的关系,发现母亲形象成为理想化的国家

4、形象的象征,母亲也成 为大地、河流的伟大事物的喻体,同时,母亲与爱、付出、牺牲等意义相联系。这些研究 为本课题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参考。(二)选题依据及意义1. 选题依据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当代文学里出现了众多的母亲形象。近年来,随着西方女性主 义思潮的传播和译介,对文学中妇女形象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文学研究中渐受关注的领 域。母亲身份是女性身份的一个社会性别标志,文学里的母亲形象建构了一种变化着的母 亲身份,反映了和折射了一定的社会性别观念。考察建国60年来的母亲形象,可以观察 国家建设过程中性别文化建构的变化轨迹。2. 本选题的意义(1)文学史方面的意义:中国当代文学中母亲形象的建构经历了怎样的

5、过程,与传 统的相夫教子的母亲形象一脉相承,还是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同?本选题将中国当代文学 中的母亲形象为考察对象,以社会性别视角与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为主要的理论依据与研究 方法,勾勒母亲形象在新中国文学六十年间的变化轨迹。(2)社会学意义:新中国建立之后,男女平等已经成为基本国策,然而,在文学领 域,对母亲形象的塑造是否能体现出新的性别理念?文学是否担当起建构先进和谐的性别 文化的社会功能?本课题将从性别文化的角度分析母亲形象的建构及其的文化内涵,讨论 其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关系,探讨中国当代文学中母亲身份的社会性别色彩,进 而考察建国60年女性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建构。(3)理论意义:

6、本课题在研究中要关注的不仅仅是母亲形象在新中国文学六十年间 的变化轨迹,更重要的是要分析文本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母亲身份”的价值观念和性别 认识,进而把文学文本现象与性别文化的现实建构联系起来,将文学研究和社会学研究结 合起来,探讨文学和社会之间的交互影响。二、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及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本课题的主要内容1. 建国十七年和文革时期文学中的母亲身份分析。这一时期的文学中出现的具有母亲身份的女性形象,此一时期,母亲身份往往被淡化, 而其社会身份(男性化的身份)被突出。母亲形象政治化、去性别化,显示了建国初期的 “男女都一样”的政治观念,也表现了新中国妇女投身社会的急切愿望和社会要求

7、。这一 时期的文学叙事所塑造的母亲形象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营造了一种新旧社会的明显的差 别。2. 新时期初文学中的母亲身份探讨。这一时期的母亲身份建构显示了历史转折时期双重性,同时也表现出了写作主体的性 别差异。一方面,在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中出现的母亲形象,其母亲身份还不是被正面和 重点突出的,而传统的母亲形象,往往成为被审视的对象。此一时期,母亲身份的性别色 彩依然比较模糊。另一方面,张洁、王安忆等女性作家也从女性本体出发,开始思考母性、 母亲身份对女性生命的意义。母亲身份在被从女性身上剥离了一段时间后,开始重新回归。 对女性的性别特征和性别身份的反思和重现,表现了对人性的回归的呼唤。3.

8、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至今,文学叙事中的母亲形象讨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至今,文学叙事中的母亲形象形态各异,异常丰富。此一时期, 在大部分的男性作家的文本中,传统母亲形象的母爱、奉献、牺牲等品质又一次成为母亲 角色的主要特点,家庭角色的母亲形象在此成为被赞颂的女性身份,理想化、神圣化的母 亲形象成为主流;另一方面,在很多女性作家的笔下,反母性的、超越性别的母亲形象也 开始大量出现。这表现了改革开放之后,在本土传统文化观念与西方外来思潮(特别是女 性主义思潮在中国的迅速传播)的交互下,在以母亲身份为核心标志的性别文化建构方面, 认同与冲突,继承与创新、抛弃与重建等一系列具有现代性的问题日益突出。

9、4分析母亲形象的文学虚构与社会性别文化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文学虚构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关系。虚构反映现实,文学中的母亲 形象的虚构并不纯粹只是文学现象,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性别意识形态,也建构了一定的 性别意识形态。中国当代文学叙事中的母亲形象的虚构表现出从单一到多元的趋向,也表 明了国家在社会性别文明建构的方面的发展。(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1. 社会性别理论简介2. 母亲形象类型2.1建国后十七年:伟大母亲2.2文革十年:符号式母亲2.3新时期:多元化母亲2.4改革开放30年:世俗镜像化母亲形象3. 母亲形象的变化及其所反映的时代性特点3.1 3.2 4. 母亲形象建构所表现

10、的性别意识形态的变化过程的原因。4.1 4.2 (三)本课题的解决的主要问题1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文学叙事中的母亲形象的多元化的具体表现。2.在历时性的比较中,揭示母亲形象塑造所反映的性别意识差异。3 .揭示文学创作与建构社会性别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三、课题研究方法和进度安排(一)研究方法1. 方法上,将文学文本研究和社会研究结合起来,一方面讨论社会因素对文学创作的 影响,另一方面讨论文学对社会意识形态形成的影响。2. 理论上,引入社会性别视角,分析文学形象对建构人们的性别观念的影响和作用。(二)进度安排1. 2009年9月一一10月,在教师指导下搜集查找与本论题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 并对所

11、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类。2. 2009年10月一一11月中旬,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案和写作提纲。3. 2009年11月底,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和外文翻译初稿。4. 2009年11月一一12月16日前,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修改完成文献综述开 题报告和外文翻译撰写毕业论文初稿。5. 2009年12月16日 1月10日前;开题答辩,中期检查。6. 2010年1月9日一3月13日,撰写毕业论文初稿、修改毕业论文。7. 2010年3月14日一3月22日,系毕业论文首次答辩。8. 2010年3月23日一4月30日,修改论文,定稿。9. 2010年4月30日一5月9日,定稿,准备参加答辩。1

12、0. 2010年5月92010年6月10日前,论文资料归档。四、主要参考文献(需有外文文献)(不少于20篇。格式按人文科学系毕业论 文格式标准执行。不需要标识页码。以下仅供格式参考。)1 刘岩:母亲身份研究读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 刘 岩:西方现代戏剧中的母亲身份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3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86年版。4 Tracy Thompson : The Ghost in the House: Motherhood, Raising Children, andStruggling with Depression, Har

13、perCollins, 2006。5 弗莱迪:我母亲 我自己(女性独立与性意识),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6 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7 焦敏:解构“母亲神话”一一丰乳肥臀中的性别政治,文教资料2009年第29期。20 Sally Taylor Lieberman: The Mother and Narrative Politics in Modern China,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 1998。五、指导教师审核意见当代文学中的母亲形象的建构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反映了和折射了什么样的社会性 别观念,与国家建设过程中性

14、别文化建构有什么样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作 者在阅读教师指定文献的基础上还阅读的较多的参考文献,文献综述梳理较细致清楚。 外文资料与毕业论文选题相关,翻译质量较好。选题紧扣本专业培养目标,文章思路具 有一定的创造性,提纲安排合理,研究方案可行,学习态度认真,同意开题。外文资料翻译等完成情况。)指导教师(签名):课题研究方法是否合理好较好一般较差课题设计的技术途径是否可行好较好一般较差设计方案能否实现培养目标需求好较好一般较差文献查阅是否符合要求好较好一般较差外文文献是否达到要求好较好一般较差六、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意见(主要审核课题的研究方法、方案及技术途径等是否科学合理,审查预期教学效果能否达到对学生综 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同时审查文献查阅、审查结果:通过完善后通过未通过具体修改意见:负责人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