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7.过秦论课后巩固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17.过秦论课后巩固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巩固检查我的基础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召滑(sho)藩篱(fn) 作难(nn) 迁徙(x)B.膏腴(y) 蹑足(ni) 行伍(hng) 氓隶(mng)C.万乘(shng) 逡巡(jn) 劲弩(n) 鞭笞(ch)D.猗顿(y) 锋镝(zh) 谪戍(d) 黔首(qin) 解析:A项,“难”读“nn”;C项,“逡”读“qn”;D项,“镝”读“d”,“谪”读“zh”。 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追亡逐北威振四海揭杆而起项庄午剑B.纵横捭阖囊括天下因利趁便任人宰割C.云集响应瓮牖绳枢短褐穿结待诏公车D.比权量力度长挚大衔觥赋诗深谋远虑解析:A项,杆竿,午舞
2、;B项,趁乘;D项,挚絜,觥觞。答案:C3.与“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一句中“而”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振长策而御宇内 B.则不可同年而语矣C.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D.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解析:例句中的“而”表修饰关系,A、B、D三项均表修饰关系。只有C项中的“而”表转折关系。答案:C4.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A.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B.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C.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D.天下云集响应解析:A项中的“囊括”,与今义同为“全部包揽”之意;B项中的“分裂”,古义为“瓜分”,今义为“不团结”;C项中的“以为”,
3、古义为“作为”,今义为“认为”;D项中的“响应”,古义为“像回音一样回应”,是一个词组,今义为“用言语行动去赞同,支持”,是一个动词。答案:A5.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合从缔交,相与为一B.倔起阡陌之中C.伏尸百万,流血漂橹D.赢粮而景从解析:A项“从”为“纵”之通假;B项“倔”为“崛”之通假;D项“景”为“影”之通假;只有C项没有通假字。答案:C6.下列解说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A.“互文”是一种用同义词互相注释的方法,也叫“互训”。如本文“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一句中的“席卷、包举、囊括、并吞”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八荒”同义。B.“六合”指
4、天地四方;“崤函”指崤函山。C.战国时外交上有两种策略:一种是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叫“连横”;一种是秦国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最终各个击破,叫“合纵”。D.“逡巡”指有所顾忌而徘徊,不敢前进;“追亡逐北”意思是把面临灭亡的人赶到北边去。 解析:A项对“互文”修辞格的解说及举例都正确;B项“崤函”指“崤山”和“函谷关”;C项两种外交策略弄反了;D项“逐北”为“追逐败北之人”。 答案:A剖析精彩文段(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题。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
5、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
6、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7.下列句子已补出省略的成分,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秦)南取百越之地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始皇既没,(其)余威震于殊俗而倔起(于)
7、阡陌之中以(之)为桂林、象郡以弱(于)天下之民A. B. C. D. 解析:句是使动用法。 答案:D8.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1)振长策而御宇内。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A.(1)用武力来统治各国。(2)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B.(1)举起长鞭奴役天下百姓。(2)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C.(1)举起长鞭奴役天下百姓。(2)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D.(1)用武力来统治各国。(2)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解析:(1)“宇内”理解为“天下百姓”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 答案:A9.文章从五个方面介绍陈涉
8、,请用五个词语依次概括出来。 参考答案:出身、职业、才干、智能、家境。10.文章为什么要突出陈涉的普通、平凡,甚至弱小? 参考答案:写陈涉的普通、平凡,甚至弱小,是为了说明秦的灭亡不是对手的强大,而是秦自身的原因。正是因为它不施仁义,才导致如此不堪一击。11.文章为什么要将陈涉与九国作比较? 参考答案:将陈涉与“九国”作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作比较。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十倍之地,百万之众”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胜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同年而语”的氓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12.翻译下
9、面的句子。(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参考答案:(1)他们砍下树木做成武器,高举竹竿当旗帜,天下百姓像云那样集合拢来,像回声那样应声而起,担着粮食,如影随形那样紧紧跟着。(2)可是应有的成功和失败发生了不同平常的变化,功业完全相反。综合拓展提升(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题。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及短贾生曰:“洛阳之子,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
10、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适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3.“诸律令所更定”中“更”的读音和意义是( )A.n,另行 B.n,历经 C.n,愈加
11、D.n,更换 解析:“诸律令所更定”中的“更”,应读为“n”,意思是“更换”。 答案:D14.“其说皆自贾生发之”的正确翻译是( )A.他说都是从贾谊那里得到启发 B.他说都是由贾谊提出来的C.这些主张都是由贾谊提出来的 D.这些主张都是由贾谊那里得到启发的 解析:C项中的“其说”,这些主张;“发”,提出来。 答案:C15.“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中“害”字的正确词义是( )A.损害 B.妒忌 C.障碍 D.妨害 解析:“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之“害”,由前后文可以推断为“嫉妒”。 答案:B16.“又以适去,意不自得”中“适”字的正确词义是( )A.恰巧 B.到去 C.适合
12、 D.贬职 解析:“适”通“谪”,贬职。 答案:D17.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孝文帝在治国的问题上,常常听取贾谊的意见,一是因为贾谊有卓越的政治才华,二是因为“列侯悉就国”。B.贾生作吊屈原赋,是出于对大诗人屈原的人品、才华的尊敬,对屈原遭遇的同情。C.“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可见在孝文帝眼中,贾谊已不是从前的贾谊了。D.贾谊之死,主要是自责,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身为太傅的责任,同时政治上的不受重用而抑郁寡欢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解析:B项贾谊为屈原作赋是对屈原遭遇的同情,也是对自己遭遇的感怀。 答案:B18.翻译下列句子。(1)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
13、,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2)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3)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参考答案:(1)孝文帝刚刚即位,很多事情都还未来得及改制。各种制度的修改和制定,到各位诸侯的任命,这些主张都从贾谊那里发出。(2)孝文帝对鬼神之事颇感兴趣,就向贾谊询问有关鬼神的本源。(3)说到有些诸侯封地有的多达几郡之地,这不符合古代的体制,应当渐渐地削减他们的势力。参考译文:孝文帝刚刚即位,很多事情都还未来得及改制。各种制度的修改和制定,到各位诸侯的任命,这些主张都从贾谊那里发出。于是天子心中认为贾谊可以胜任公卿的职位。绛、灌、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就在孝文帝面前诋毁贾谊说
14、:“洛阳的一个年青人,年青时很好学习,现在一心想专权,搅乱各种国事。”因此,孝文帝后来也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用他的建议,就把贾谊调任为长沙王的太傅。贾谊已经辞别国都前往长沙,听说长沙地方低洼湿气很盛,自己以为寿命不会太长久,又因为是贬职调离京城,思想很是不能自己解脱。到了渡湘水时,写了一篇赋吊唁屈原。过了一年多,贾谊又被皇帝征召进见。孝文帝正好做了祭祀受了祝福,安坐在宣室宫中。孝文帝对鬼神之事颇感兴趣,就向贾谊询问有关鬼神的本源。贾谊就详细地说出所以会这样的情状,君臣二人谈到半夜,孝文帝听得出神,不断向贾谊一边移动。两人谈完后,孝文帝说:“我好久没有见到贾谊了,自认为会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赶不上他呀。”贾谊在京城居住了一段时间后,被拜为梁怀王的太傅。梁怀王,文帝的小儿子,文帝十分喜爱这个儿子,这个小儿子又喜欢读书。所以让贾谊去当他的师傅。文帝又分封淮南厉王之子四人都是列侯,贾谊进谏,认为祸患的产生从这里就将开始了。贾谊多次上疏文帝,说到有些诸侯封地太多有的多达几郡之地,这不符合古时的体度,可以渐渐地削减他们的势力。文帝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又过了好几年,怀王骑马时不小心从马上坠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自己责备自己当老师没有当好,为此事伤心了一年多,最后忧郁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