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铁索桥上1.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8922631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站在铁索桥上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站在铁索桥上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站在铁索桥上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站在铁索桥上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站在铁索桥上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站在铁索桥上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站在铁索桥上1.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 雷家小学 刘金教材分析: 我站在铁索桥上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遗迹”这个话题,安排了三篇文章。本课是一首诗,全诗共四节,抚今追昔,追忆了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的历史,歌颂了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又抚看今朝,叙述了烈士们当年激战过的地方成为今天鲜花盛开的地方,表达了对先烈缅怀和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热爱.学生分析:在教学我站在铁索桥上这首诗时,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作为六年级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2、,在学习这首诗歌中,要想让学生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课前布置学生阅读了飞夺泸定桥一文,并组织学生收看了电影飞夺泸定桥片段。学生对泸定桥的外形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红军浴血奋战,不畏生死地夺下泸定桥的事迹比较熟悉,为学生深入学习课文作好了铺垫。设计理念: 课堂上把读与思、读与想(象)、读与划、读与写、读与练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体验式、参与式、自主式教学中,凸现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构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诗歌,使学生理解读诗歌内容,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2、使学生体会红军英雄的事迹与英勇

3、无畏的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3、使学生感受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把遗迹的过去和今天联系起来的写法。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第二小节,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教学难点:了解红军时期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教学准备:查找泸定桥的资料和飞夺泸定桥等文章,了解红军北上抗日的事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同学们,俗话说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城,了解了黎庶百工的坚强毅力和血汗辛勤,随着巴金走进历经风雨的安澜桥,看到了何氏夫妇造福百姓的心。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顾工的我站在铁索桥上了解索桥背后的故事。(二)你知道本文

4、中的铁索桥是哪一座桥?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简介铁索桥 二、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朗读诗歌,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3、体会红军英雄的事迹与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生大声读,明确目标。希望我们带着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好这一课。三、初读诗歌(一)听读诗歌,并评价朗读者的朗读。(二)师生合读。(二)下来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再次走进诗歌。自学提示:1.自由的有感情朗读诗歌,想一想作者站在铁索桥上的心情怎样?从文中找出能反映作者心情的词语,并说说词语的意思。2.作者站在铁索桥上究竟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他的心潮会汹涌

5、激荡。并从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3.教师巡视点拨。4.检查自学情况。重点体会“激情澎湃”的意思。5 理清结构:实际上我们通过这两个问题就理清了这首诗的结构:通过写作者在铁索桥上的所见触景生情,写出了自己内心所想,因此心潮汹涌激荡. 四、品读诗歌,深切感悟(一)学习第一小节 男女生对读1、让我们同诗人一同站在铁索桥上,请读第一节。他看到了什么?可以划出有关的词。2、从“桥身摇晃、头上云雾、脚下白浪”感受到了什么?带着感受再读(指导读,齐读)。引导学生抓住“桥身摇晃、头上云雾、脚下白浪”体会泸定桥的艰险与美丽。3、“此时,我们的诗人正站在桥上,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4、将自己的体会通过朗读体现

6、出来。(二)品读第二节1、什么史诗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再读一读诗歌,找一找有关的诗句。(2、3节均可)2、让我们先默读第2节,想想诗人的心情为什么会久久不能平静了?诗歌中哪些词最能体现红军的英勇顽强。明确:攀着、冒着、冲破。“铁索、弹雨、火网“又能体现出什么呢?情况危险,形势的危险和红军战士的英勇献身,不顾个人安危勇往直前精神,3、这里曾经发生了怎样激烈的战斗,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飞夺泸定桥的视频。4、看完了录像,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说完后随机指导3、4个学生再读这一节)通过朗读表现出来.5、1935年5月29日,长征途中的红军为了彻底粉碎蒋介石精心策划的大渡河会战,冒死攀桥栏,踏铁索,

7、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从十三根铁索上冒死爬出了一条胜利之路,这是多么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啊,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节。(三)、品读第三节1、同学们战士们的英勇,顽强的精神印在了诗人的脑海里,也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里。如今的铁索桥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2、这样美好的环境,这样幸福的生活,是怎样来的?(革命先辈为了让我们中国人挺直腰杆不受欺侮而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吃草根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3、面对眼前的幸福生活,你想对革命先烈说些什么?再把感受读出来。从“轻轻地”,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呢? (怀念、敬仰 指导2个学生读)让我们拿起书来,齐生读,读出你对烈士的崇敬之情。4、

8、让我们对比着来读读这节,老师来读描写当年的部分,你们读写如今的部分(师:“当年激烈战斗的楼房”生:“如今成了孩子们的课堂”师生合作读该节)。(四)、品读第四节1、没有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让我们带着对烈士们的敬佩之情再一次齐读第四小节!2、诗人要高声歌唱,他想歌唱什么呢?自由讨论3、 做一个小诗人,像顾工一样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你的想法。我要唱红军,唱你那。我要唱今天,唱今天。4、 作者想借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呢?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五、总结全文。六、作业布置作者站在铁索桥上,想到红军飞夺泸定桥。我们参观一处遗迹的时候,也要把它的过去和今天联系起来。你参观了哪些古迹、遗

9、迹,你有什么感想?七、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看 壮丽 艰险汹涌激荡 珍惜美好生活 想 激烈的战斗场景 书声琅琅,梨花开放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反思 我站在铁索桥上是一首现代诗,描写的是诗人站在铁索桥上,追忆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激烈战斗的场面,歌颂了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表达了对先烈的缅怀和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热爱。全诗共四节,感情强烈,借景抒情,节奏鲜明,琅琅上口。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因此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将师生各种形式的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旨在强调课堂上的一切活动,如感知、探究、感悟等,都要以读为前提,也就是要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

10、在读中有得。 在第二节的教学中,我穿插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视频,让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为情感的流露搭建一个平台,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从而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红军的英勇。在课堂上,我始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诗人所要表达之情,让学生边读边思,畅谈心得,将自己的领悟都表达出来,并以朗读作为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线索,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情感发展,充分体现出“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感受”这一精神,师生凭借文本,言语、思维、表达就能得到较充分的训练。通过个人思考、大家交流等层层递进的互动环节,促进教与学两类活动间、学生个体间、个体与群体间的多向交流。 但由于自己引导的不够到位,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学生朗读不到位,需要加强指导。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定位好自己的位置,做好组织者、引导者,使每个学生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