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生醒入蝴蝶梦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8858354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生醒入蝴蝶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庄生醒入蝴蝶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庄生醒入蝴蝶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生醒入蝴蝶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庄生醒入蝴蝶梦读沈艾娣梦醒子: 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作者:暂无来源:中学生百科大语文2017年第11期在往期的专栏中,我们讨论过中国非城市聚落的形成魏晋南北朝以降,遭受战乱的流 民在城邑与城邑之间的荒地聚集,屯田筑堡,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城邑的“乡村”这种聚落;我 们也曾讨论过士大夫这一阶级的形成汉代儒士和文吏的融合,造就了“亦儒亦吏”的士大 夫阶级,科举制则造就了他们极强的阶层流动性。而当乡村和士人两者融合时,便发生了很奇 妙的化学反应,即士大夫占据了乡村间的话语权,成为地方精英,化身士绅阶层,登上了地方 行政的舞台。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的特点是“中央政令不下县”和“地方半自治”,乡间行政几乎由士绅

2、 和豪族们把持着,他们大多接受过传统教育,有文化,或是经商致富,或有科举功名。总之, 是地方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在20世纪前半叶,士绅这个阶层变得“臭名昭著”,原因是他们代表着落后的“传统中 国”,近代许多文学作品都会拎出一个或几个“乡绅”的角色,用以批判。如阿Q正传中 骂阿Q “哪里配姓赵”的赵太爷一家,子夜中抱着太上感应篇而死的吴老太爷,风 波中装腔作势吓唬七斤的赵七爷,更有黄世仁、南霸天、胡汉三等“坏”出了风格的恶霸。 他们要么是封建大家长,要么是欺压农民的土豪劣绅。下文我们谈论的这位住在山西农村的乡居士人,可能是位“非典型”的乡绅。这位“非典型乡绅”名叫刘大鹏,英国学者沈艾娣( Henr

3、ietta Harrison) 根据他记了 51年的退想斋日记,为他写了一本传记,便是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书。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便是结合刘大鹏的日记,描绘这位华北乡居者的一生,以及他眼中的中国变 迁。刘大鹏并不是一个什么影响历史的重要人物,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一个普通的商绅, 一个普通的儒者,一个普通的农民。正是这些身份聚合在一起,造就了他的不普通。他无疑是 一个值得同情的乡绅,但我无意为所谓的“地主”翻案,只想和大家一起讨论:在面临巨大变 动的近代中国,夹在城市届民与一般农民之间的“乡绅”乃至更加边缘的乡村没落知识分子, 究竟处于什么地位,有着什么想法。了解这些,或许有助于我们从

4、另一个角度审视当时的历史, 乃至现在的城乡二元现象及现代化潮流。在谈论他之前,请允许我粗略介绍一下刘大鹏的生平。他出生于咸丰七年( 1857),这一年,太平天国在南方占据了多个省份,英法联军则攻陷了 广州,俘虏了巡抚叶名琛。当首都被攻占时他才4岁。他在22岁时通过县里的考试成为生员, 38岁时通过了乡试,拥有了举人的身份,虽然随后三次考进士不中,但他回到了山西赤桥村乡 居时,他仍然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他的长子也在光绪二十九年( 1903)考中举人,两年后科举 制被废除。作为最后一届举人,长子受命去天津候补官吏,接触到了西方思想。宣统年间,清 廷预备立宪,刘大鹏在县里乡间颇具声望,被推举为省里咨

5、议局的议员,随后被选为县议长、 省议员。他家中并没有多少田产,为了补贴家用,1916年他参与经营煤矿,有了一定的收入, 但到了1926年,主政山西的军阀阎锡山对煤矿课以重税,刘大鹏便从煤矿经营中辞职,回乡务 农,但乡村经济此时已恶化,他只能靠种植蔬菜来维系家用,他已时年70岁,第二年,他的长 子去世,长媳吞鸦片自杀。1937年,日本侵华,进入山西,老人已81岁了,县中的官员请他 草拟一份对日投降书,他无奈接受,接着因反对日军进村留宿而挨了打,又因其有文化而被逼 迫向日军军官介绍晋祠。1940 年,他的三子、四子因吸食鸦片而分家。直到刘大鹏于 1942 年86 岁去世,他的家乡山西一直在日军手中

6、。大家看到这份生平履历可能会感觉十分熟悉,刘大鹏似乎很像余华作品活着中的徐福 贵,只不过所处的时代更早一些。但并非如此。福贵的经历更像是一代人的缩影,余华想强调 的是我们的民族性中对于生存的追求。但刘大鹏并非当时乡绅知识分子的典型,沈艾娣女士也 认为她写刘大鹏并非是因为其代表了一个阶级或某一类人与之相反,写他正是因为希望还 原一个经历了诸多变革的“真实的人”。他的退想斋日记,便是他在那段快速变化的历史 时期中的观察不仅有对外部社会的观察,更多的是对自我道德的反省。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去谈论他呢?或许并非是为了寻找什么能反映一代人的共性,而是他身 上的特殊性吧他先后或者同时身兼士人、商人、政府人员、

7、农民等多重身份,同时拥有儒 者的道德和信仰。他从小有家财的“商绅”没落到贫穷务农的“文化士绅”。他是一个不满民 国的前清遗民,也是积极参与公共行政的事实“公民”,他的视角特殊而珍贵。更准确地说, 他是真真正正见证了“现代”与“传统”冲突的“人”,而非一个符号或代表。他的命运,和 他的日记一样都值得我们去审视。刘大鹏自取笔名“梦醒子”,指的是他在科举失败后的一场梦中自觉从事“诚、敬”不足, 经梦中人指点后决心忘记那些功名利禄,恪守儒家教导,专注修养内心,“乃知从前竟在梦中 过活,今日方才梦醒耳”。有一评论说得极好:“刘大鹏是从庄子之梦,醒入了蝴蝶之梦。” 在现代化、西方化侵入日急的 20 世纪初

8、,刘大鹏选择了他最熟悉的儒家思想,全面拥抱儒家的 道德理想主义来应对日益变化的社会环境。他的痛苦与焦虑,都是源于他所赖以栖身的精神世 界逐步崩塌。同时,这个精神世界的崩塌和农村的没落是分不开的。传统中国重视农村,是因为农村是 重要的税收和徭役的来源,生活在农村里的大家族,也是儒家教导施行仁义的基本单位。但在 现代的冲击下,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重心转移到了城市,熟知儒家经典的士人们不再有文化上的 优势,农村的经济也被城市的工厂生产冲击得七零八落。人们对于乡村和城市的认知不再是 “无事居于乡,有事赴县城”,城乡的格局开始发展成二元对立,这在过去或许是难以想象的。沈艾娣女士称她写作刘大鹏的传记,是为了向

9、英国的学生们介绍他们比较陌生的中国士绅, 但百年之后的我们再回头望,似乎对那乡居的边缘知识分子们也并无太多思想上的共鸣,只能 对他的遭遇和焦虑寄予同情。但对刘大鹏来说悲哀的是:我们这类现代读者之所以能够同情他, 恰恰是因为我们已不再认同他所抱有的儒家价值观。我们脱离了那层儒家道德的语境,才能体 会面对时代浪潮而不肯变动思想的人物之悲哀。但我们所认为的悲哀,源于现代社会的教育中,我们耳濡目染的一种进步观现代化必 然进步于传统。这固然没错,然而在现代化的大潮下,有许多曾被时代抛弃的人,他们的经历 并非无一可取,从他们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或许,也是对我们所处的当代思想潮流中的一种 反思吧。刘大鹏的退想斋日记如是,沈艾娣的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亦如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