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点亮语文教学.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8811020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传统文化点亮语文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让传统文化点亮语文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让传统文化点亮语文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传统文化点亮语文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传统文化点亮语文教学.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传统文化点亮语文教学实验中学 娄晶磊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代价巨大的社会实验,中国人终于懂得了一个真理:未来的陷阱原来不是过去,倒是对过去的不屑一顾。就是说,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绝裂,甚至将过去彻底砸烂;而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大厦。如果眼高于顶,只愿在白纸上描绘未来,那么,所走向的绝不会是真正的未来,而只能是过去的某些最糟糕的角落。这里所要讨论的“过去”,当然不是纯时间的范畴。在社会、文化的意义上,过去主要指的是传统,即那个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懂得语文教学对于传统文化的复兴

2、,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母语非常重要。那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什么关系呢? 中华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过去时代的烙印,它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值得后人重视、传承与发展。当语文教师更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有相应的传统文化根基和艺术修养,不但能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阐释出来,还能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语文教学中要让中华传统文化占主导地位。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认识国学、呼唤国学、振兴国学,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文化建设,势在必然。而学校中的语文课,正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学科。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东西不少,仅从文学角度而言,从诗经到当

3、代作家的优秀作品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学习经典,努力让学生沉浸进去,从阅读中得到美感,产生愉悦之情。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我国唐宋时期的文学作品,那些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最辉煌的,李杜韩柳,欧王苏巩等,一代风流,多么精彩!但在考试测验时却让学生选择ABCD填充,把思想、美感、意境、韵味破坏殆尽,谁还会对这些传统文化作品有学习的兴趣呢?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自己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要有文学根基和艺术修养,不但能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表达出来,挖掘出其丰富的内涵,而且还要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生喜欢了,愿意去读去欣赏,自然就会去传承了。对联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是我国文化

4、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所以,语文教学必须进行对联教学,让对联扮靓你的课堂。利用对联分析概括课文内容。在学习完诸葛亮的出师表之后,我让同学们每人创作一副对联,对联的内容可以是写诸葛亮其人其事,也可以是针对出师表这篇文章,还可以是写三国故事。有位同学写道:“点点滴滴,一心一意,谁人知老臣苦心;勤勤恳恳,三令五申,只堪叹相父沾巾。”上下联工整对仗,同时又把诸葛亮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利用对联揭示主题和思想感情。分析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课文时,可用清人陈大纲的题岳阳楼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联语高度凝炼集中,可将前句作为写景部分的概括,后句作为议论部分的概括。并告诉学生,联中“忧”“乐”两字来自本文中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用联突出强调了作者的忧乐情怀,这样联文并举,相得益彰,对课文的分析就更加清晰、透彻,学生对课文的主题、作者的思想感情印象就更加深刻。我们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小说等古代作品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点亮语文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