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立达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初三语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741326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立达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初三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州立达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初三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州立达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初三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州立达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初三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州立达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初三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立达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初三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立达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初三语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市立达中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 一 学 期 期中考试试卷初 三 语 文第一部分(共26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bo( )贬 隔m( ) 言简意gi( ) 一chu( )莫展2下列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 (1)大小画舫,来往穿唆,谈笑声中,丝竹满耳。这种游湖,杭州人称之为“落夜湖”,欢乐可通霄达旦。 (2)如今盈盈一水,咫尺天崖,离散的亲人要想寻点骨肉人伦之慰,也就只有“千里共禅娟”了。错别字正确字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1)晓战随金鼓,_。 (李白塞下曲)(2)_,正是河豚欲上时。 (_惠崇二首)(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威

2、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蒹葭凄凄,_。所谓伊人,_。 (蒹葭)(5)_,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司马迁陈涉世家)(6) _,君子好逑。 (关雎)(7)_,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_)4名著阅读。(5分) 在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与邻国不来夫斯库之间因为什么问题而产生矛盾?格列佛又是如何帮助利立浦特人打败了不来夫斯库帝国的入侵? (3分) 说说骆驼样子中,“骆驼样子”称号的来历?之后又是谁让祥子第二次买车的愿望成了幻景?(2分)5元宵晚会上出了一些谜语,下面三个谜面的谜底均是桃花源记中的相关句子,请从AJ中选出合适的答案。(3分)A芳草鲜美。 B落英缤纷。 C豁然开朗。 D

3、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E便要还家。 F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G乃不知有汉。H不足为外人道也。 I屋舍俨然。 J处处志之。 女儿国_。 肥水不落外人田_。 夫妻吵架_。第二部分(共44分)阅读桃花源记,完成69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

4、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A 复行数十步 B 武陵人捕鱼为业 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C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 此中人语云 属引凄异 (三峡

5、) 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7下列句子都省略了主语,请选出省略同一个主语的一组。(2分)见渔人,乃大惊具答之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皆叹惋乃不知有汉A B C D8从第3段渔人在桃花源里的经历可看出,桃花源让人向往的是什么?(2分)9本文用词精到,含蕴丰富。“怡然”和“欣然”都解释为快乐的样子,但细读之后,又有所不同。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两个“快乐”有什么不同。(2分)阅读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完成第10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

6、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注释】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亲旧;亲戚朋友。 造:到去。 辄:就。 吝情:舍不得。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的样子。 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箪: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 晏:安然。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4分)(1)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2)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阅读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1-13题。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

7、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哪个于勒?” 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可是父亲还是放不下心,他说:“克拉丽丝,你去看看吧!最好还是你去把事情弄个清楚,你亲眼去看看。” 母亲站起来去找她两个女儿。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 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

8、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父亲赶紧走去。我这次可跟着他走了,心里异常紧张。船长本已不耐烦我父亲那番谈话,就冷冷地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就把他带回祖国。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也不知还是迭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姓。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

9、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11作家在刻画菲利普形象时,他的神态呈现有着递进之妙。请结合文中具体语句作分析。(2分)12下面的句子中都用到了“赶紧”一词,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在语境中不同的表达作用。(4分) 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13、文中菲利普夫妇与于勒相遇时,于勒“眼光始终不离开

10、他手里干的活儿”,菲利普夫妇才能指挥全家“安然脱险”,设想假如那个卖牡蛎的于勒偶然间抬起头来,其目光与菲利普夫妇相遇,请以于勒的角度,写出你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场景,并从文中找出依据。(2分)阅读失落的乡村,完成14-16题。 乡村是中国文化的母胎。乡村文化的发展与中国人文化思维习惯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没有乡村文化的滋养,中国文化也就不会有其罕见的历史韧性;也正是由于乡村文化的存在,我们才可以获得最为原始、本质的精神资源。在中国大多现当代作家身上我们都可以察觉到某种神秘的、固定的精神乡村的存在:鲁迅的_、沈从文的_、叶圣陶的_、废名的竹林家园、莫言的高密、汪曾祺的_、陈忠实的_、贾

11、平凹的商州、刘绍棠的_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对乡村文化的重视,亦是对我们自身精神世界的重视。 当然,我们也不回避乡村文化中灰暗、迂腐的一面:礼教依然或多或少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迷信力量依然在广大乡村拥有着巨大的市场,家族势力依然垄断着乡村重要的话语权,人们的思想依然难逃封建、愚昧的牢笼然而,从客观的文化视野来看,乡村文化在整体上依然有着巨大的活水作用,是值得我们去珍惜的。我们这一代90后,大抵是离于乡村文化之外的“局外人”,在我们的世界观中乡村文化就是作为愚昧、保守、封建的对应物存在的。但是,无论怎样宣告自身独立于乡村文化之外,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依然保留着对乡村文化的某种真实的依恋。 然而

12、,令人感到可悲的是,我们也不得不正视乡村文化走向颓废的现状。今年回家过年,我明显感觉到了乡村文化走向失落的无奈满眼的水泥地上已很难再有泥土的清香;阔气的人家早已摧毁传统的乡村建筑,建造起拔地而起的西式洋楼;过年期间,那种儿时亲切的氛围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某种逢场作戏般的陌生;再也难看到孩子们某种“野蛮”的姿态,更多的是让人难以理解的旱熟般的“宣言”,乡里的学校只剩十几个学生在孤独的学习,更多的孩子旱就向城市这座“围城”投奔。城市文明的突进,已让乡村文化遭到了无情的收编,乡村文化的生命力也愈加单薄,乡村人开始学习城市人的生活方式在这个愈加主张物质、关系的社会中,乡村文化也渐受感染,很难独善其

13、身。 当我们为城市化向乡村推进深感自豪时,我们也开始失去了文化的自我。精神家园般的乡村文化,就这样一点点被浪费着、消耗着、出卖着而我们却毫无察觉。感官的物质利益带给我们的只有短暂的快感,而恒定的文化却可给我们带来宁静的皈依感。 乡村!乡村!14填写横线上有关作家的区域名称。(写三个即可,多写错即扣分)(3分)15品读文中划线句的语言效果。(2分)16文章以“失落的乡村”为题,却以乡村文化开篇,有怎样的妙处?再结合全文说说乡村具有怎样的意义。(2分)阅读林贤治看灵魂,完成1721题。 (1)人与自然比邻而居,遂得以常常看风景。 (2)风景是人类闲居或静处时,对自然的一种选择。所以,陶渊明有南山,梭罗有瓦尔登湖,高更有塔希提岛。即如火山、海啸,也须在不相干的远处,才能观赏到蜿蜒流荡的美丽。列维坦站在崖头看海,放声恸哭,其实那已经是病,不是看风景了。 (3)人生多苦辛。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中断,是不带惊恐的逃跑;一直逃到踪影全无时,便是古来的隐者。 (4)结庐在人境而无人世的烦忧,或许是令人神往的吧?然而可惜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