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鲁迅研究】模拟卷三(2)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8694233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鲁迅研究】模拟卷三(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自考【鲁迅研究】模拟卷三(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自考【鲁迅研究】模拟卷三(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自考【鲁迅研究】模拟卷三(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自考【鲁迅研究】模拟卷三(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鲁迅研究】模拟卷三(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鲁迅研究】模拟卷三(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尚德机构内部绝密12017 年 4 月汉语言文学本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鲁迅研究模拟试题三注意:本资料试题依据考纲、历年考情制定,广大学员应掌握相应知识点,举一反三,切忌只背答案。1、本次资料全部采用 RFID 文档加密技术,任何网络传播(邮件、云盘、群共享)均会有痕迹记录,任何一次非允许传播,将会被取消全部学习资格,处1000 元/次罚款,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2、本资料严禁携带进考场,严肃考风考纪,请各位考生诚信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 鲁迅认为幽默的审美特征是()。【C】A.婉

2、而多讽B.哀而不伤C.笑中多苦,幽默含讥D.乐而不淫2.下列不属于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的是()【D】A. 深刻揭露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B. 对劳动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尖锐地指出改造国民性的紧迫性; C.努力探索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D.对中国共产党的歌颂3.在日本求学时,鲁迅主要受到尼采的()思想的影响。【D】A.中间物B.资本主义C.马克思主义理论D.“超人”哲学4.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未名社成员的是()【A】A.李大钊B.韦素园C.台静农D.韦丛芜解析:未名社的成员:鲁迅、韦素园、李霁野、台静农、韦丛芜、曹靖华。未名社是一个着重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的团体。未名社出版未名月刊,另

3、曾印行专收翻译作品的未名丛刊和专收创作的未名新集。5. 下列不属于鲁迅对待中外文化传统的基本态度的是()【D】 A.对待民族文化固有的血脉,加以辨析、扬弃和选择B.对世界文化思潮,以积极的态度去占有、挑选和拿来C.贯穿鲁迅一生的中外文化观“拿来主义”第 1 页共 7 页尚德机构内部绝密2D.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应保护传统文化6. 鲁迅在()中着重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创作了富有诗意的思想分析的散文诗篇。【B】A.朝花夕拾B.野草C.故乡D.呐喊7. 五四时期,鲁迅从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需要出发,主张文艺创作应当“遵奉前驱者的命令”,为社会改革斗争,提出文艺必须是()【B】A. 为社会B.为人生C.为国

4、家D.为和谐8. 鲁迅认为陶渊明的诗风是()【A】A. 自然飘逸,和平冲淡B.蹙而能谐,婉而多讽C.精粹凝练、深广浑厚D.内含哲理,用意深邃9.鲁迅的比较文学观反映了()的观念。【A】A.辩证的进化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不断进化10. 鲁迅在一篇小说的结尾中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篇小说是()。【C】A. 阿 Q 正传B.祝福C.故乡D.孔乙己11. “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否则,此辈当得永远的诅咒”其出自鲁迅杂文()。【B】A. 铲共大观B.灯下

5、漫笔C.且介亭D.呐喊自序1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鲁迅对辛亥革命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思考的是()【D】 A.鲁迅发现中国的封建势力顽固狡猾,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软弱无力B.鲁迅发现革命党人自身缺乏革命的彻底性C.鲁迅发现革命党人缺乏群众基础D.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13. ()纪念牺牲的左联五烈士。【C】A. 答有恒先生B.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C.惯于长夜过春时D.答托洛斯基派的信14.1930 年,鲁迅与民族主义文学展开论争,出于对国民党反动派法西斯统治的愤怒,他写了()等文章,深刻而形象地揭示了他们反动实质。【A】A.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命运B.论第三种人 C.中国无产阶级革

6、命文学和前驱的血D.惯于长夜过春时第 2 页共 7 页尚德机构内部绝密315. 鲁迅翻译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的成果不包括下列哪项()。【D】 A.文艺政策B.艺术论C.文艺与批评D.天演论16. 鲁迅在评估中国传统文化时之所以比同代人更深刻、系统、整体化的重要思维根源是()。【C】 A.一因一果B.一因多果C.由果溯因D.一果多因17. 鲁迅对()的选择,应看作是他追求时代性与文学性相统一,功能意识与文体意识双重价值实现的必然结果。【A】A. 杂感文B.小说C.散文D.诗歌18. 下列哪个人物不是风波中的()。【D】A. 船夫七斤B.赵七爷C.九斤老太D.方玄绰19. 故事新编共收小说()篇,写

7、作时间从 1922 年到 1935 年。【C】A.9B.16C.8D.2420. 故事新编中取材于民间流传的嫦娥奔月的神话的是()。【B】 A.补天B.奔月C.理水D.出关21. 下列鲁迅后期的杂文中,揭露“民族主义文学”充当国民党反动文艺别动队的本质的作品是()【B】 A.“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B.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与命运C.论“第三种人”D.小品文的危机解析: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与命运揭露“民族主义文学”充当国民党反动文艺别动队的本质。“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批判梁实秋竭力鼓吹的“人性论”。论“第三种人”:指出“文艺自由论” 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能的。小品文的危机:批评林语堂“性灵说”的

8、理论。22. 阿 Q 正传小说共九章,最初分章发表于()。【D】 A.新青年B.语丝C.莽原D.晨报副刊解析:阿 Q 正传小说共九章,最初分章发表于 1921 年 12 月 4 日至 1922 年 2 月 12 日的晨报副刊。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最杰出的成就,是列于世界文学名著之林的不朽作品。23. 祝福写于 1924 年 2 月,是鲁迅第二本小说集()中的第一篇。【D】A.域外小说集B.华盖集C.野草D.彷徨24. 鲁迅的诗歌就诗体来说分为三类:旧体诗、新诗和()。【B】第 3 页共 7 页尚德机构内部绝密4A. 散文诗B.民歌体诗C.自由体诗D.新格律诗解析:鲁迅诗歌的分类:在鲁迅的全部创

9、作中,诗歌诗最小的,最不正式的一部分,鲁迅共有诗歌七十多首,大多为朋友间的应酬之作。就诗体来说有三种:旧体诗、新诗和民歌体诗。鲁迅称自己作的旧体诗是“积习”,就是说他本无意作这些诗,只是由于习惯才及时把一些感受写下来。25. 下列诗歌中,表达鲁迅献身祖国的豪情壮志的是()【A】 A.自题小像B.湘灵歌C.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D.送赠田涉君归国解析:鲁迅诗歌的思想内容:(1)抒发献身祖国的豪情壮志,主要诗歌有自题小像。(2)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和丑恶,主要诗歌有湘灵歌、无题(大野多钩棘)、自嘲(3)为革命风雷唱赞歌;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亥年残秋偶作(4)抒写与亲人

10、、友人的真挚情怀。答客诮、送赠田涉君归国题三义塔。26. 鲁迅的翻译原则是()【A】A. 宁信而不顺B.宁顺而不信C.宁信而不雅D.宁雅而不信解析:鲁迅“宁信而不顺”的翻译原则,是针对 30 年代翻译界出现的“宁错而务顺”的观点提出来的;鲁迅是本着对读者负责的认真严肃态度而提出“宁信而不顺”的翻译主张的;鲁迅在翻译理论上把“信”放在首位,是为了强调忠实于原著的思想内容和忠实地传达原著的精髓;鲁迅主张“宁信而不顺”,还包含他希望在译文中尽可能保存外国文学风格的目的;鲁迅主张“宁信而不顺”的直译,也是为了向外国学习语言文法,以便丰富现代中国语言。27. 在日本期间鲁迅在河南留学生所办的杂志()上发

11、表文言论文。【C】A.青年杂志B.语丝C.河南D.晨报副刊28. “拿来主义”是鲁迅主张的对()所采取的态度。【B】 A.传统文化B.外来文化C.资本主义文化D.社会主义文化29.鲁迅认为,诗歌起源于()。【A】A.劳动B.音乐C.文学D.祭祀30. 下列不属于鲁迅对“国民性”弱点批判涉及的方面的是()【D】 A.“瞒和骗”B.“精神胜利法”C.“做戏”和“讲体面”D.骄傲自满解析:鲁迅对“国民性”弱点批判涉及的方面:(1)“瞒和骗”;(2)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3) “做戏”和“讲体面”;(4)“看客”式的无聊;(5)卑怯和势利;(6)因自利而不惜破坏公众利益,乃第 4 页共 7 页尚

12、德机构内部绝密5至对断送国家、民族也无动于衷;(7)安于命运、安于现状的奴才心理。二、填空题(每题一分,共 10 分)31. 鲁迅对新伦理道德观的提倡:倡导的新型的“爱”的道德,鲁迅将它具体化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开宗第一,便是理解”;“第二,便是指导”;“第三,便是解放”。32. 鲁迅认为“知事论人”是“研究文学或某一作家”的好方法。33. 鲁迅回忆和悼念青年时代的挚友范爱农,既为旧友的遭遇鸣不平,更沉痛地批判了辛亥革命未予反动势力以致命的打击的不彻底性的作品是范爱农34. 在 1913 年,鲁迅就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提出对“民俗学”研究的看法。35. 鲁迅回忆、描述一位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对孩子的

13、欺骗、戏弄和伤害的作品是琐记36.1915 年 9 月,陈独秀等人创办了青年杂志(第二卷改名新青年),掀起了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37. 鲁迅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的作品是父亲的病。38. 鲁迅文化偏至论批判了维新派的“近不知中国之情,远复不察欧美之实”;39. 鲁迅科学史教篇介绍欧洲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40. 鲁迅的人之历史介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41. “为人生”鲁迅创作的文学主张(1 分

14、)改良人生的主张,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用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 分)42. “诗史”与“心史”的统一(1) 鲁迅诗歌的内容涉及中国现代史上近半个世纪的沧桑变化,从清光绪年间到抗战爆发前夕,重要 时事在其诗作中都有所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鲁迅的诗歌具有诗史的性质。(1 分)(2) 这些诗作,清晰而形象地记录了鲁迅心灵的历程,从中可以看到他从一个热忱的爱国青年到激进 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最后成为坚定的左翼文化战士的心灵演进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讲,鲁迅的诗歌又是诗人的心史。(1 分)43. “匕首”、“投枪”是鲁迅对杂文的社会作用的认识。(1 分)他认为杂文应该针砭时弊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具有独特的战斗性。(1 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44. 请简述从家庭和个人经历角度看鲁迅从小产生爱国主义的原因。(1) 家庭的变故使鲁迅目睹旧社会的腐败,对上层社会产生了极度的憎恶(2 分)(2) 从小就与农民亲近,和农家孩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熟悉农民的生活,并同情他们的不幸(2 分)第 5 页共 7 页尚德机构内部绝密6(3) 鲁迅从小接触民间艺术,大量阅读非正统的书籍,一方面使他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