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8631583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设计说明 这篇教案设计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过程,围绕教学要求,设计三个步骤来阅读课文。第一步是朗读训练。朗读是一种自我体验,是沉浸其中,达到设身处地,身临其境,从而感受作品。第二步是学生对照注释阅读课文,整体把握。这一设计符合学生对作品解读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从阅读的对象看,学生面对的作品,是一个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整体,作品是以整体形象呈现给读者的;从阅读的动力看,阅读作品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学生的情感与理智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与作品融会交流,产生共鸣;从阅读基础看,学生在阅读中必然会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积累,人生经验,这是一种整体的主体参与,所以文学教育必须以整体把握为前提。第三步

2、是提问朗读,重点分析。提问朗读是这篇教案的一个重点。提问朗读是带着问题去读有关的片段,学生必须对课文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找出这些片段,这比一般的朗读更能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的思考。教案根据课文的意境设计了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各有侧重点,又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寻找有关片段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解、感悟、探究的学习过程。在提问朗读的同时,教案根据教文言文的特点,即要字字清楚,句句落实,而不是字字解释,句句翻译,设计了“推敲字词”和“积累词语”这两个教学环节。通过对这些字词的分析,领略其精神,赏析其特色。这样教,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案还提供了和课文有关的

3、资料:桃花源记写作背景和桃花源诗,让学生通过联系阅读,自己去思考,去感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阅读的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它体现了课程标准这样一个理念。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应该是阅读行为的主体,应该让学生直接与作品进行对话,让学生独立自主的进行阅读,因为语句材料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必须在反复阅读过程中方能实现。教学目的1 明确作者所描写的理想境界,恰当地评价课文所表达的社会理想。2 了解课文的叙事线索,理清结构层次。3 体会精练生动的语言,积累文言词语。4 加强朗读训练,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句流利,音韵铿锵。教学重点1 了解课文曲折回环、悬念迭起的写作特点。2 古今词义辨析3

4、 指导学生朗读、背诵。教学难点1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2 辨认“交通、妻子、绝境、无论”等词语古今意义的不同。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想: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学中以教师引导、学生互动为主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1、引子(激发兴趣)有一个成语“世外桃源”,谁能解释一下?明确:比喻与外界隔绝的幽静美好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谁知道这个成语从那里来?明确:出自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的一个地方?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同学们想知道这一切吗?就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从中找到答案。(这一设计能激起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起步好,就能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

5、良好的基础。)2、由桃花源记并诗的影响,引入课文学习。屏幕展示:在中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武陵桃源,原是鲜为人知的荒僻之地,自陶渊明作桃花源记并诗以后,始为文人墨客所重,梁陈之际已有诗人涉足山溪,探寻灵秘。至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桃花源忽名声大噪,甚至引起朝廷的关注。天宝七年,诏令“三十户亦免税赋,永充洒扫,守备山林”。此后,游者日众,成为人皆慕趋的风景胜地,吟咏之作也历代赓续不绝。桃花源记如此佳妙,让我们诵读欣赏,享受这篇课文的艺术美吧。屏幕展示:教学要求(1)、分析、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2)、了解、学习文章的写作特点。学习方法及步

6、骤:把握整体、分析结构;提问朗读、重点分析;分析、评价文章主旨。(上课之初,让学生知道教学要求、学习方法及步骤。这一设计的好处:从教的方面说,让学生一起来掌握教学要求,有利于达到教学的目的;从学的方面说,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法,达到什么要求,目标明确,便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朗读训练1、教师范读,指点朗读,一是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如“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不能读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应该读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二是要求读出感情。如,读出渔人发现桃源时的“异”,桃源人见渔人时的“大惊”,听渔人介绍后的“叹惋”。(朗读前的指导十

7、分重要。这里,对朗读课文应掌握的节奏、感情作了提示。这样,就能启发学生在朗读时去体会、去感悟。)2、学生朗读:(略)三、把握整体、分析结构1、学生先对照注释阅读课文,阅读时正音正字;再全班朗读髫tio 诣y 骥j 豁hu然 俨yn然 阡qan陌m2、讨论:文章以时间为序,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课文可分为哪几部分?学生讨论后明确:屏幕展示:故事的开端:发现桃林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1段第一部分)故事的发展:进访桃源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23段第二部分)故事的结局和尾声:离开、再寻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45段第三部分)四、提问

8、朗读,重点分析1、学习第一部分(1)、提问朗读: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用课文语句回答)学生回答后明确:“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朗读思考:这一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明确:突出桃花林奇美的特点,渲染一种神秘色彩,铺垫下文。(提问朗读是带着问题去读有关片段。学生寻找有关片段的过程,就是学生阅读的实践过程,这是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倡的。)(2)、推敲字词。l “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能不能删去?为什么?明确:不可以,因为“忽”说明是“偶然”的。l “芳草鲜美”中的“鲜美”作什么解释?明确:“鲜美”,鲜艳

9、美丽。l 渔人甚异之”中的“异之”作什么解释?明确:“之”,指见到的景象,“异之”,是“以之为异”,即对看到的景象感到诧异。l “欲穷其林”中的“穷”字作什么解释?明确:“穷”,穷尽,走到头。(对文中难懂的字词进行推敲,也是一次阅读、积累的实践过程。这一环节在文言文教学中尤其比较重要。)2、学习第二部分(1)、提问朗读:渔人怎样进入桃源,文中是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生活景象的?(用课文语句回答)学生回答后明确:进入不容易:“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性数十步,豁然开朗。”(表明桃源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见到的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

10、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表明源中环境优美,人们生活美好,自由、快乐。)(2)、提问朗读: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用课文语句回答)学生回答后明确:“自云现世避秦世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提问: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学生回到后明确:“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4)、推敲字词。l “屋舍俨然”中的“俨然”和“阡陌交通”中的“交通”,作什么解释?明确:“俨然”,整齐的样子;“交通”,交错相通。l “率妻子邑

11、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是一个词吗?“绝境”作什么解释?明确:“妻子”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指妻子,子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l “无论魏晋”中的“无论”,“不足为外人道也”中的“不足”,其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吗?明确:不同,“无论”,更不必说。(今义是“连词”)“不足”,不值得。(今义是“不充足”)(注意区别那些与现代汉语形式上完全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语,符合文言文教学的特点,从而让学生掌握这一古今词义。)3、学习第三部分(1)、提问: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明确: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

12、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而幻的地方,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提问:这部分与哪句话照应?明确:“不足为外人道也”。(2)、推敲字词l 提问:“处处志之”中的“志”和“寻向所志”中的“志”,意思是否相同?作什么解释?明确:不相同,前一个“志”为动词,做了标记,后一个“志”为名词,指做的标记。l 提问:“寻向所志”中的“寻”和“寻病终”中的“寻”,意思是否相同?作什么解释?明确:不相同,前一个“寻”是动词“寻找”,后一个“寻”是副词“不久”。(3)、积累词语鲜美 俨然 交通 妻子 绝境 无论 不足 如此(积累文言词语是文言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在教学中,让学生边学习边积累,如此日积月累,学生就能掌握大量的文言

13、词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成语: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怡然自乐 无人问津 世外桃源五、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讨论:本文语言简练生动,全文不过三百来字,却写出了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而且写的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试分析一下,曲折和悬念迭起表现在那些地方?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后明确:屏幕展示: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穿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一折)。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14、又设下悬念: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二折)。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初极狭,才通人”,又设下悬念:里边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三折)。接着写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渔人辞去时,“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又设下悬念:渔人出去后给外人说了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又为之遗憾(四折)。“太守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又设下悬念:找到了吗?“不复得路”,又为之迷惑不解(五折)。(这一设计,主要让学生明确写作上的特点,不仅明确了故事情节曲折的原因,而且便于在写作

15、中运用这一技巧。)六、分析,评价文章主旨(1)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以上的分析是自始至终扣住作品本身的,几乎没有考虑联系作品之外的因素,我们把这种只重文学作品本身,基本不考虑作品之外因素的阅读称为主观性阅读,而把那种既考虑作品又注重作品写作背景因素的阅读叫做实证性阅读。我们已经成功的进行了一次主观性阅读,大家一定有兴趣再作一次实证性阅读。同学们请看陶渊明写作本文的相关背景资料。屏幕展示:桃花源记写作背景: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他有志不能施展。他也曾任彭泽令等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义熙元年(405),愤然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就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