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湖桥文华完整版讲解词(中文).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53044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湖桥文华完整版讲解词(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跨湖桥文华完整版讲解词(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跨湖桥文华完整版讲解词(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跨湖桥文华完整版讲解词(中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跨湖桥文华完整版讲解词(中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跨湖桥文华完整版讲解词(中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湖桥文华完整版讲解词(中文).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跨湖桥遗址博物馆讲解词(完整版)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很荣幸今天由我为大家讲解。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位于跨湖桥遗址公园的核心部分。遗址公园占地83亩,博物馆的建筑面积达6800多平方米,区政府投资了一个亿,于2007年动工,2009年正式落成。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由中国美院风景设计院设计,建筑以船为造型,设计灵感来自于在这里发掘出土的独木舟。现在请大家进展厅参观。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是一座综合反映跨湖桥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的专题性博物馆。她运用现代化的陈列理念,以高科技为辅助手段向大家呈现了“八千年跨湖桥文化”的纵深场面,在这里出土了世界上

2、最早的独木舟,最早的漆弓,跨湖桥人掌握了最早的慢轮制陶技术和纺织技术,它是我们萧山的一张“历史文化金名片”。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这边请。(馆内设有陈列厅、遗址厅和临时厅三大展厅。首先我带大家参观的是我们的陈列厅。陈列厅设在二楼,请留意台阶!)现在大家所在的位置是陈列厅的序厅,陈列面积约780平方米,陈列的主题是“八千年回首”。投影画面展现的是风景秀丽的古湘湖。距今8000年前,跨湖桥人就是在这方土地上创造出了文化类型独特、内容丰富的跨湖桥文化。然而在一千年后,跨湖桥人却突然消失了,遗址也遭到了废弃。跨湖桥人究竟到哪里去了?跨湖桥文化是否得到了传承?这也成了千古之迷。我们的陈列分别是:跨湖桥文化的

3、诞生、跨湖桥人的活动、农业起源的探索和聚焦跨湖桥遗址。我们在进展厅前先来了解一下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图。红色圆点标注的是萧山跨湖桥文化遗址,距今8000年左右。它的北面是浦江上山文化遗址,距今10000年左右;南面是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距今7000年左右。(跨湖桥遗址与河姆渡遗址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文化面貌,令人惊讶的是跨湖桥遗址的许多文化成就超过了1000年后的河姆渡文化。)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进入陈列厅。跨湖桥文化究竟是怎样诞生的?首先请大家了解8000年前跨湖桥人生活的环境。在我们面前场景中,近处有茂密的树林、清澈的河流,成群的梅花鹿、水牛和鹤,远处有绵延的群山。可以看出,跨湖桥人生活的古环

4、境,自然资源是比较丰富的。据专家研究,据今8000年前,随着末次冰期的结束,整体气候回暖,但在浙中山区出现了一个阶段性的干冷,山地居民被迫向河口下流地区迁徙。古湘湖温暖湿润的气候,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孕育了跨湖桥文化的诞生,在长达1000年的时间里跨湖桥人在此繁衍生息,从事采集、狩猎和耕作。这是跨湖桥遗址地形图。跨湖桥遗址位于萧山城区西南部的湘湖景区内。遗址西南约三公里为钱塘江、富春江和浦阳江三江交汇处。跨湖桥遗址因附近有一座连接湘湖东西两岸的跨湖桥而得名。跨湖桥文化的诞生与地貌变迁紧密相关。这是遗址地貌变迁图。遗址西侧是狮子山,北侧是寨岭庵,两座山的平均海拔仅100米左右。遗址位置靠近水源,适

5、宜跨湖桥人生活、繁衍。这一地貌保持了近千年的相对稳定,这也保证了跨湖桥文化的持续发展。气候也与跨湖桥文化的诞生关系密切。跨湖桥古环境气候总体属于亚热带,温暖潮湿,平均气温为16摄氏度。气候,往往决定了植被的分布,图片上展示的榛树、松树等能适应温凉气候的高大树木。林下是以杜鹃花为代表的灌木丛,再往下是蕨类植物。在低湿地带还长着香蒲、垂柳和禾本科植物。气候和植被又直接决定了动物的种类和分布。除了场景中看到的一些动物外,当时还有老虎,豹子等出没。在近海湾还发现了海豚的踪迹。湖内有鱼、龟、蟹,鳄鱼。天空飞翔着老鹰、鹤。在跨湖桥遗址发掘出土的许多动物的遗骨。这组是八千年前的龟甲。这是一个鹿角标本,鹿角只

6、有在公梅花鹿的头上才会有,它长约厘米,直径约厘米。跨湖桥遗址自1990年6月首次发现以来,经历了三次考古发掘,其中在2002年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震惊中外的独木舟,经碳十四测定,这条独木舟已有8000年的历史。现在大家所见到的这个木桨,就是当时连同独木舟一起发掘出土的。独木舟可以说是我们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家在陈列厅的参观结束后,我们到遗址厅亲眼目睹一下独木舟的风采!这是独木舟的模拟操纵,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神秘的跨湖桥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呢?我们面前的场景再现了跨湖桥人的生活。这里展示的是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猪下颌骨标本,从这块猪下颌骨上我们可以认定它属于家猪。家猪的祖先是生活在山林草

7、莽和沼泽地带的野猪,在被驯化的过程中,随着饮食习惯和食物的改变,下颌骨缩短,牙齿特征弱化。下颌骨的缩短速度快,而牙齿尺寸改变的速度慢,这样就造成一些牙齿被挤出牙床,形成错齿的现象。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块猪下颌骨标本,可以看到猪的牙齿排列明显扭曲,我们把它看作是家猪的证据。跨湖桥人驯养的家猪是长江流域最早的家猪。从场景里我们看到,跨湖桥人住在木构建筑中。木构建筑是跨湖桥人主要的建筑形式。在遗址发掘过程中发现了成排的柱洞,柱洞就是房屋立柱时留下的痕迹,考古学上常以柱洞来判断房屋存在的可能性。这是2002发掘出土的独木梯残存部分,长52厘米,直径15厘米。独木梯是一种原始的楼梯,斜靠在地面和干栏式建

8、筑的架空层之间。独木梯的发现可以作为干栏式木构建筑的一种直接证据。与河姆渡遗址相比,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带榫卯的建筑构件比较缺乏,这可能是由于建筑类型的不同,也可能是因为考古发掘的偶然性。但是可以看出跨湖桥先民已具有的先进的木作技术。各位领导,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张跨湖桥遗址分布的沙盘模型图,跨湖桥遗址的分布符合人类文明的总体路径从山地洞穴向河口,平原发展的事实。电子翻书详细介绍了相关内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览一下。跨湖桥人在距今7000年左右,突然消失了,遗址也遭到了废弃,在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考古学家对发掘区的地层结构等做了分析,研究表明,跨湖桥遗址是被海侵所湮没。海侵是海平面上升导致的对地层

9、的淹没和破坏。这次海侵对跨湖桥人的生活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推测,跨湖桥文化随着遗址的湮没走向了衰落。朋友们,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件是在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玉器,叫玉璜,做工十分精致,是跨湖桥先民装扮自己的饰品。而大家眼前的是在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小孩头盖骨,这也是保存下来的唯一的一件头盖骨。下面让我们去了解8000年前的跨湖桥人!这里设置了台阶,寓意是,我们仿佛置身在一条小船中,随着上涨的潮水飘荡到了八千年前跨湖桥人生活的地方!这张是长江下游地区众多考古文化陶器图形对照表。长江下游地区主要分布着六种史前文化,按年代的早晚分别是我们的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

10、。每种文化都有代表性的陶器器型。每出土一件文物,考古工作者就能知道它属于哪种文化。对照图表我们发现,年代越早,器形越简单,越晚,就越复杂。跨湖桥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其中陶釜的数量最多,约占出土陶器总数的52.6%,以夹砂陶为主。大家请看,这就是陶釜,是一种用于水煮食物的炊具,它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煮饭用的锅,通常与底部的陶支架配合使用,考古工作者在出土的陶釜器壁上发现了锅巴,经分析是淀粉类食物,说明跨湖桥人的食物包含了稻谷类。这里展示的是跨湖桥遗址出土的陶器,这些是修复的陶罐。陶罐占出土陶器总数的16.9%,比陶釜的数量要少,大多是泥性夹碳黑陶,用于储存食物和其它物品。考古工作者在清理器物时,

11、发现了一件奇特的陶釜,它当时已经被烧坏了,倾斜在泥土中,里面有一捆类似于植物的枝茎,枝茎间不带泥巴,与陶釜的底部接触也很清爽,釜的外壁有火烧的痕迹,经专家分析,很可能是丢弃的煎药罐。还有一些专家认为,这是一种原始的煮茶遗迹。由于年代久远,这捆植物枝茎已经无法鉴定。无论是煎制中药还是煮茶,朋友们,八千年前的跨湖桥人能有这样的生活水平,都是不可思议的事!大家再来看这件陶器,它叫陶甑,它的底部带有许多小孔,它是干什么用的呢?陶甑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蒸笼。与陶釜配合使用,放在陶釜的上方,陶釜里放上水,利用蒸汽来蒸熟食物。在距今6000多年的西安半坡遗址中,也曾发现了陶甑,所以说跨湖桥人把中国人使用蒸汽的

12、历史又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大家在来看这边,这边展示的是出土的一些骨器,这是骨椎,骨锥是类似于匕首的短武器或狩猎工具。这两件叫作骨哨,由动物的肢骨制成,有单孔的,也有多孔的。骨哨可能是跨湖桥人用以模仿动物叫声,引诱并捕杀动物的拟声工具,也可能是作为乐器来使用。各位想象一下,在八千年前物质生活极为贫乏的远古时代上空,就已经响起了悦耳的骨哨声。 这件可以说是跨湖桥遗址出土的骨器中的精品骨针。跨湖桥出土的骨针十分精美,其中一枚最大直径只有两毫米。针孔直径居然小于1毫米,采用双面钻孔技术,真可谓是巧夺天工。这细小的针孔在八千年前是由何种加工工具穿打而成的呢,这是跨湖桥文化留给我们的另一个迷!这是一个

13、关于纺织的缩比场景。关于纺织我们在后面有详细的介绍。下面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陶器。陶器是人类的重大发明之一,这里复原了跨湖桥人的制陶场景。跨湖桥遗址出土的陶器器壁出现环状均匀规则弦纹,而这件出土的木质陶轮底座,揭开了这些弦纹的谜底,同时也证实了跨湖桥人已经掌握了慢轮修整制陶技术。什么是慢轮修整制陶技术呢?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慢轮修整制陶技术就是将未干的陶胎放在自由旋转的转盘上,用一手转动转盘,另一手用木器、骨器接触要修整的陶胎,从而导致在陶器器壁留下环状规则弦纹。制陶的另一种方法是泥条盘筑法。就是先把泥搓成泥条,然后一圈一圈由下而上螺旋盘筑使陶坯成形的方法。陶里手和陶拍就是辅助的制陶工具。彩

14、陶也是跨湖桥文化的亮点之一。它是泥与火的艺术体现。你们看这就是彩陶,它是红色的。彩陶出土的数量很少,约占出土陶器总数的2%,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迄今没有一处发现如此丰富的彩陶。在比较完整的陶器上,我们可以看到红衣普遍只施于肩部以上的部分。为什么呢?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材料比较珍贵稀有,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没有桌、椅,器物只能放在地上,人们的视线只能看到肩部以上。所以古人仅仅在人们能够看到的地方加以修饰。这些陶器,在今天看来很简单,上面也没有复杂的纹饰,但在八千多年以前,跨湖桥先民能够利用火对泥土进行烧制,并且能够绘制出简单图案,已经很不容易了。这是黑光陶罐,陶罐口沿有七道规整

15、的弦纹,表面光滑有黑色光泽,体现了跨湖桥先民较高的慢轮制陶技术和烧制水平。在远古时代,艺术与宗教总是结下不解之缘。大家请看,这块彩陶片上印有太阳纹,跨湖桥文化时期,太阳一天中的东升西落,一年四季中的高低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冷暖效应都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于生命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再来看这件,双耳扁腹陶罐上刻着 “田”字形的符号,而这件木锥上也有两个刻画符号,一个是“二八”形的符号,一个是三撇的符号,这些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呢?现在已经无法考证。除了这些,火烧遗迹堆积而成的台形建筑的出现等等都说明了原始先民的心目中出现了崇火拜日的宗教观念,从而幻化出许多美丽的幻想。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展厅的第三部分:

16、农业起源的探索。大家请看,这个场景复原了当时跨湖桥人举弓狩猎和采集果实的景象。说明当时的人已经学会制造弓箭。跨湖桥发现的木弓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木弓,木弓长121厘米,出土时形状完好,采用韧性良好的桑木边材制作,最为珍贵的是,弓身表面涂有生漆,因此也是世界迄今发现最早的漆器。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复制品,原件正在脱水处理。大家眼前的展柜里,展示了跨湖桥出土的一些石器和骨器。这是骨镞和骨镖。骨镞和石镞在古代都是作箭头使用的,镞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弓箭的杀伤力。骨镖是一种捕鱼时投掷的工具,尾部系有绳索,在渔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里展示的是遗址出土的部分植物果实,有稻谷、 酸枣、 菱角等,它们是跨湖桥先民主要采集和加工储存的食物。在跨湖桥1990年的第一次挖掘中,许多灰坑都存有大量形态完整的橡子。这就是橡子坑的图片。这种橡子坑的制作相当考究,先挖出筒状和袋状的坑,口部和边壁用木料搭成框架结构。许多橡子坑被二次利用过,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