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程序文件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8507450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程序文件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管理程序文件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管理程序文件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管理程序文件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管理程序文件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程序文件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程序文件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ZSD13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ZSD13 208020222014质量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2014 - 04 - 01发布2014 - 04 -01实施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II1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职责33.1公司工程科技部33.2公司设备物资部33.3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33.4子公司和分公司33.5项目部34内容与方法34.1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基本要求34.2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配置44.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管44.4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检定和校准44.5监视和测量设备检校状态标识44.6监视和测量

2、设备失准的处理54.7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封存和启用54.8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降级使用或报废与处理55报告与记录5附录A(规范性附录)监视和测量设备台账6附录B(规范性附录)监视和测量设备降级/报废登记表7前言根据GB/T19001-2008 &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要求、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24001-2004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2011 & OHSAS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特起草本程序文件。本程序文件按照Q/ZSD13 001022013标准编写规范和Q/Z

3、SD13 20801001-2014管理手册中的要求编写。本程序由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工程科技部归口管理。本程序起草部门:工程科技部。本程序主要起草人:刘振。本程序主要审查人:杨长才、赵庆斌、温建明、宋春生、方心畅、王振宁、陈国梁。本程序2014年4月首次发布。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的机构与职责、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报告和记录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

4、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ISO 9000:2005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ISO 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ISO 1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OHSAS 18001:2007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GB/T50430-2007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3 职责3.1 公司工程科技部a) 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订和维护;b) 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内部校验规程的审定、发布工作;c) 负责监督检查各子公司、分公司和项目部做好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工作。3.2 公司设备物资部负责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资产管理,包括购置、租赁、验收、报废

5、等。3.3 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负责公司安全环保监测设备的控制。3.4 子公司和分公司a) 负责对所属项目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配置及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b) 负责建立本单位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台账。3.5 项目部a) 负责根据项目合同、施工生产的需要,配置适宜的监视和测量设备;b) 负责设备的验证、发放、使用、维护、保管等日常管理工作;c) 负责本项目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检定,并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4 内容与方法4.1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基本要求a) 项目部根据需要,选择满足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确保测量数据的可靠和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b) 监视和测量设备包括(但不限于

6、): 计量器具; 测量仪器设备; 试验仪器设备; 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测量的电脑软件等;c) 监视和测量设备应按规定进行计量检定或校准。4.2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配置a) 各单位(项目部)应根据产品生产、制造、服务过程的需要,确定检测任务及所要求的准确度,由使用单位提出监视和测量设备配置计划,报本单位相关管理部门审核并经领导批准。b) 监视和测量设备配置按照公司内部调剂的原则,无法调剂的再按进行采购或租赁,需对检测设备的供应方进行评价,并按规定进行验收,相关规定执行设备管理程序。4.3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管a) 项目部应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见附录A),妥善保存有关资料(如产品说明书

7、、用户指南、保修证明、产品合格证等),并向使用单位/部门提供产品说明书、用户指南等;b) 监视和测量设备在搬运、维护保养和贮存期间应符合使用说明书中的有关规定(如:防辐射、防震、防潮、防磁、防尘、贮存温度及湿度范围等),做到勤擦拭、禁油污,保持监视和测量设备清洁,保存维护记录。监视和测量设备在长途搬运后应进行校准,合格后才能使用,防止损坏和失效;c)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领用实行登记制度;d) 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前,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性能,核对设备的校准状态,对操作人员有特定要求的应按有关规定执行。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指南)进行操作,并确保使用环境条件符合规定要求。严禁

8、使用不符合要求、不在检定或校准有效期内的监视和测量设备。e) 当计算机软件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时,应确认计算机软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要验证和保持其适用性的配置管理,在初次使用前要进行确认,必要时要再予以重新确认。4.4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检定和校准a)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检定和校准采取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b) 属强制检定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应严格按检定周期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严禁超周期使用。c) 属非强制检定或没有规定送检周期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可根据使用情况,可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就近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验证),检定(验证)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一年。d) 对国家未制定检定规程的监视和测

9、量设备,可依据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公司统一发布的校验规程自行验证。对没有验证计量标准器具的可进行基本参数的检验或采取三台以上同类仪器比对的方法进行验证。4.5 监视和测量设备检校状态标识a) 在用监视和测量设备应有检校状态标识,各种校准状态标识应清楚地标明该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准日期、有效期、校准结论等内容;b) 监视和测量设备使用及保管人员应妥善保护好校准状态标识,执行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4.6 监视和测量设备失准的处理监视和测量设备在使用时,如出现故障或发现偏离标准状态,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采用如下措施对已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定: 更换相同型号规格或精度等级、且经过检校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

10、对已检测的产品进行重测; 将有故障的监视和测量设备送修,排除故障后重新检定(或校准),确认合格后,再对已检测的产品进行重测; 无法追回进行重测的可采用有效的方式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由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质检部门的人员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估,以证实由该监视和测量设备所提供的检测结果是否有效,并提出处理意见。保持评估和处置的相关记录。4.7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封存和启用a) 长期闲置或不适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项目部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可以进行封存。封存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必须有“封存”标识,注明封存的日期并加盖批准封存部门印章,隔离保管,并在台账中进行备注说明;b) 已封存的监视和测量设备重

11、新启用时,须经项目主管部门同意并办理启封手续后启封。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校,确认合格后才能使用。4.8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降级使用或报废与处理a) 监视和测量设备因长期使用,磨损严重或其它原因,经检定,确认其功能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且无维修价值的,可申请报废处理,相关程序按设备管理程序进行,并按要求填写监视和测量设备降级/报废登记表(见附录B)b) 经批准报废的监视和测量设备,使用部门应做好标识,隔离存放或上交给单位主管部门统一处理,禁止使用;c) 监视和测量设备已不能达到应有的精度指标,经检校后确认,能够作为低等级精度的监视和测量设备使用,经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可降级使用。降级使用的监视和

12、测量设备应重新标识,注明限制使用的等级和功能范围,防止与同类型监视和测量设备混淆。5 报告与记录表1 报告与记录序号文 件 编 号文 件 名填写部门存档部门年限1Q/ZSD13 20802022-2014.JL001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项目部/子公司项目部/子公司长期2Q/ZSD13 20802022-2014.JL002监视和测量设备降级/报废登记表项目部/子公司项目部/子公司5年AA单位: 年度: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精度生产厂家出厂编号检定周期上次检定日期本次检定日期有效期至计划复检日期使用状态备注批准:制表:附录A (规范性附录)监视和测量设备台账BB附录B (规范性附录)监视和测量设备降级/报废登记表单位: 年度: 序号设 备 名 称型号规格精度等级降级/报废降级/报废原因备注_批准: 制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