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对语感的一些思考.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8491052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中对语感的一些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学中对语感的一些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学中对语感的一些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学中对语感的一些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中对语感的一些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中对语感的一些思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中对语感的一些思考语感是人类创造语言时和语言共同产生的。“语感”一词已经出现了很多年。顾名思义,语感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觉。在2000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试用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在读中培养语感,这是我国母语教学摒弃前苏联琐碎分析教法,返朴真的重要标志,语感一词在新大纲的提出,为今后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提供了方向,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指明了道路,是素质教育推广实施的重要方面。 一、语感的概念 1928年,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丐尊所著的我的国文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中所说,“一般做教师的,特别是国文教师,对于文字应该比学生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对于文学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

2、觉为语感。”这是资料上最早提出语感一词的学者。 方熔老师认为“读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积累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 那什么是语感呢?笔者翻阅大量资料,取各家所长,结合自身体会,认为:“语感是一种对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迅速的、直接的感觉,是一种不经过细致的逻辑分析,而依靠自己的阅读和听话,依赖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自身敏锐的心理活动直接感知和了解话语能力。简单来说就是人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 能否对语言和文字产生语感,关键看个体对语言和文字的刺激是否理解,并产生具有自身特点的感觉。 二、语感的性质 语感有很多性质,从语感这些性质我们可以体会到训练语感的必要性。 1.语感的直觉性 人对语言的把握

3、,主要是凭感觉,这种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直觉:读文章往往会觉得某句不通,某个词用得不准,某句话是多余的,某一句话非常优美听人说话,或听出明褒暗贬的,或听出弦外之音的,或听出针锋相对的,或听出不屑一顾的这些识别和感受,既没有通过语法的检验,也没有通过逻辑推理和理性分析,甚至说不出哪个词语使用不当或某个语法不规范的句子到底错在哪儿,这就是直觉性。 直觉性主要体现在对语言对象能迅速作出真假、美丑、善恶、是非的判断,这种判断毋须通过理性的分析,便可以对言语对象的不形式和意义产生敏锐的感受和领悟。 直觉性的特点是:人脑对于新现象、新事物、新问题的刺激产生反应、思维的结果极快,无法对思维的过程作出逻辑性的

4、解释。 2.语感的模糊性 语感的模糊性是人脑的思维能力决定的。人们可以不暇思索地用语言表达思想,从一个词一句话看出整篇文章的感情色彩,从开头即预测出整个语段的趋向,在一瞬间辨别词义的细微差别和感情色彩,在话音未落时即想出应对的语句。人们的这种能力,凭的是语感的模糊性。例如:“大树”、“严厉”、“凶恶”这些词汇,不查字典,我们谁都说不出它的含义。但中小学生能顺利地在阅读中理解它们,运用它们,这是模糊性地具体体现。 3.语感地主观性 语感能力因人而异,它与语言感受者地知识经验和思维品质相联系。虽然语感地产生迅速、敏锐、丰富,但这种感觉和能力不是凭空产生,与生俱来的。它的产生需要丰富的生活经验,丰富

5、的知识积累,众多的信息储存,一定的文化素养,而这些制约语感的因素,表现在个体上并不相同,相同的刺激物在不同的感受者身上产生的感觉是不尽相同的。如同样一句话“雨沙沙地下,淋湿了我的衣裳。”在诗人眼中,这是诗化的语言,有一种美的意境,在刚学会这几句话的人来说,这和“雨打湿衣服”的意义并无两样,这就是语感的主观性。随着知识的增加,主观性的语感将向着高层次体会螺旋上升。 4.语感的可塑性 语感的可塑性指的是同一个体的语感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可以发生改变,这种改变的推动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因,是个体本身的知识、能力、信息得到了增加,促使语感向高层次正确性推进。其次是外因,是老师通过对学生的训练、强化知

6、识点或知识面在个体头脑中的刺激,使他们对语言的揣摩,识别,比较能力得到较大进步。如“建立防火墙”这一词语,随着人知识的增加,有一个由不懂到懂的过程;如通过训练,面对一道阅读题,学生可以很快地根据要求找到答案,通过指导面对一首诗,学生可以由读得僵硬、结巴,到读得流利有感情。因此,语感的培养可以从内因和外因同时入手,渐进式推进,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反复复地对语言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反反复复地进行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并沉淀社会、自然、人生的经验,这样,学生对言语的感受就会由肤浅、狭窄、迟钝,走向深刻、全面、灵敏和迅速。这恰恰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 5.语感的实践性 语感的实践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7、1口语交际 2作文 。这是语感能力高低的具体表现。有很多人无法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进行口语交际,如有的人说话就象茶壶里煮饺子有话说不出,有的人说话滔滔不绝对答如流,有的人妙语连珠,有的人问一句答一句。有的人一语中的,有的人言不对题。这是语感在口语交际中的表现。作文能力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感的强弱,因为,写作所涉及的遣词造句,感情把握,动作、 语言、神态的各项描写,无不与作者的语感有关。因此,在培养语感时,必须注重语感的实践性。 6.语感的非量化性 语感的非量化性包含两方面的意思:首先,衡量一个人语感的强弱只能是大致判断。其次,语感是随时发展的,是随着生活经验和知识的丰富而展的,而且,语感

8、是多方面的,是和职业、学习侧重点紧密相关的。测试只能测试个体某一个方面的内容。但是,语感具有非量化性并不说明不能对语感进行培养和测试,相反,我们必须根据语感的多个特征,从语言的领会、判断、修改、排序、写作等方面来测定语感,通过测定促进语感的提高。 语感的这些性质,相当程度上是属于意识形态上的,可以说,增强学生的语感,便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这是与素质教育同道而行的。 三 、语感产生的心理因素 在一定程度上,语感的产生和语感产生者本身的心理活动是分不开的,他是记忆、想象、情感等诸多心理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语感产生的心理过程用公式表示为:物质刺激大脑接收知识检索产生反应形成语感。 在语感产生的过程

9、中,语言和文字是产生语感的外在刺激源,那么记忆是语感生成的内在物质基础。当一个人受到语言或文字的刺激时,人脑就会以记忆中曾经被感知的形象,或记忆中曾经有过的 情感、动作、概念等知识点,在知识库中寻找、检索、反应,共同完成感受。在记忆这个层面上,个体知识形成网络,网络中没有的信息,刺激再强烈也无法产生语感。如“抛物线”一 词,学生在大脑中没有储存这个信息,他当然无法产生语感。再如“恐龙”一词,虽然谁也没有见过,但是学生通过科幻片、玩具、图片等信息载体形成记忆,只要一说,很快产生语感。因此,多储存信息是语感产生的重要环节,新大纲规定的激十万字的阅读量正是出于这一点考虑。 作为信息接受个体,在和语言

10、、文字、图象等外部因素的接触过程中,依据言语对象的描述,由此到彼,或构想出某种事物的形象,这就是想象。这种想象即有单纯的表象复述,也就是象电视一样的影象重复。又有经过加工出现的新形象,如:人教版小学第七册的珍珠泉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上来的水泡了,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读这段文字,可以由晶亮的、饱满的想到水泡的亮和圆,由“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可以想到水泡如小孩一样顽皮、可爱,由一嘟噜一嘟噜想到一连串的水泡上升,整段文字让人把水泡想象成一个个顽童,那种急切的,一个接一个上升的场面非常活跃

11、地出现在你的眼前,这段文字对水泡上升的情景的描绘,读者自然而然的达到一种纯美的意境,学生爱读“一嘟噜一嘟噜”这个词语,因为这个词通过想象的还原和加工、升华,让读者产生了强烈的语感。这就说明:想象能够促进语感的发展。新大纲在作文的要求当中,也根据语感的这一产生因素,新增了“想象作文”一栏。 语感中的情感是指信息接受者的感情与外界刺激的语言、文字中所包含的情感产生了共鸣,由于情感的参与,语感变得敏锐、丰富,使其进入一个更高的情感境界,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披情读文 含情作文”。如小音乐家扬科这篇作文,读完之后作者对小扬科的怜爱和同情将深深感染每个人,相信每个人都会对工头和地主产生强烈的愤慨。这就是情

12、感参与了阅读。同样的课文还有小珊迪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同样是写离别: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和“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初读时,我们体会的是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感情,但是情感参与阅读之后,你将对这离别产生不同的感受,前者使人伤感,后者使人振奋。因此,情感参与语感,语感将更加丰富。 但是,所有的心理活动对语感的作用都是相互的,语感也可以促进心理的发展。语感的形成犹如一条条指令,一次次刺激脑中的信息,参与信息的理解、储存、整合,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所以,从心理形成角度,加强对语感的训练势必行。 四、语感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郭沫若说:大凡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语言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

13、,冷暖自知”既然语感是抽象的,又具有非量化性,那么,如何进行语感训练呢? (一)多读,从读中练习语感 大纲规定:“在读中培养读感”,这种提法是经过了许多年实践证明最有效的语感培养方法,在阅读课上“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是我们大力提倡的教改方向。 在语感训练中,读的作用是什么?1、读可以提高识记能力,大声的读,积极地背,对于增加知识库中信息储存量是大有好处的,直接促进了语感的增强,古代“不求甚解”的语文教育同样培养了许许多多的文学大师。2、读可以帮助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理解后,信息贮有的时间是相当长或是终生的,通过联系旧知,理解新知,用旧语感促进新语感的产生。3、读可以发展语言,通过多读

14、、简单、零碎的口头语言,能变成规范有序的语言或文字,学生能变得口齿伶俐,说话得体,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4、读可以激发情感,通过细读,品读,体会文章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在情感,有利于作文能力的提高。 读的形式有很多,有朗读、听读、齐读、表演读、范读、默读。开口读、出声读是让我们语感大大增强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在读中训练语感呢? 1.整体感知,带问题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带着问题读课文,能有次地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知道课文写了些什么,自己有哪些懂了,还有哪些不懂,哪些话最喜欢这属于自读的范畴。 2.开发能力,边思边读 通过教师的引导、分析、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

15、性,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朗读中找出答案,并提出新的问题,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在找到答案的瞬间,学生的心智也豁然开朗。这种读属于“自己读。要求老师善于启发和引导,教师必须像导游一样,领着学生把自己钻研教材和备课的路子再走一遍,师生一起到达“知”和“ 会” 的境界。 3.读中体会,以读激情 作者蕴含在文中感情通过教师之口讲述吗?不只有通过读、实践证明,朗读是有效的激情方法,教师要关于利用课文中的情感发散点,通过读沟通学生和作者,学生入情入境,备感感染,产生共鸣。朗读时,学生自然产生了抑扬顿挫,高低变化的语调,情不自禁的摇头晃脑,甚至手舞足蹈,语感就在这美读声中得到了升华。 4.读中积累,充实语感 语

16、感的产生需要厚实的积累,课内的材料肯定是积累的对象,通过读和背,让课本文变成胸中文,这就是“多读胸中自有本”,新的教材把“基础训练”变成了“积累、运用”,增加了“读读背背”、“阅读”、“实践活动”等的记忆性和运用性的题目,正是出于积累知识,产生语感的需要。当然,单读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诵读课外书是一条有效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5.品读,以读悟写 品读是一种高层次的读,通过品读,总结出一般写作规律,悟出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教师要有意识地从写作的角度让学生读文,理思路,明意境,进而心领神会,融会贯通,产生顿悟,把别人这优点熔自己的能力体系之中。 以上几点,只是理性分析,在具体操作中不可能有这么界限清晰。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我提高差生的语言能力就一个字读,一是多读,二是出声地读,即使看课外书、报纸也要求他们读出声,当训练到差生拿到一篇文章能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