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研究家庭背景 李延飞,男,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成绩中等,尤其是这学期以来,成绩逐步下降。虽然课堂上能遵守纪律,注意力比较集中,但没兴趣回答问题,思维较敏捷。有时干扰同学上课,脾气倔强,容易发怒,好胜心强同学们都不喜欢他。非常懒惰,要么不写作业要么把字写得非常难看。妈妈要照顾2岁的妹妹,很难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更没有时间监督孩子学习。爸爸要忙于工厂里面的生意,陪他的时间不多,一旦有学校的班主任投诉,他多数都是以打为主,导致孩子有逆反的心理。原因分析他的心理问题是自小得不到父母的爱和爷爷奶奶对他的过分满足、迁就开始的。父母在他2岁时就到外地打工,把他留在家里,这段时间,
2、可以说他肯本就得不到父母的爱,看到别人都有父母疼爱,和父母游戏,心里十分羡慕,进而产生妒忌,再则抱怨父母。爷爷奶奶把他抚养长大,从小宠爱有加,养成任性自私的性格。7岁以后,父母回来家,和他一起生活,但是这时,他已经和父母有了非常深的隔阂,并且从心里面埋怨父母为什么那么长的时间都不和自己在一起,觉得父母是不爱自己的,抛弃自己,一旦做了错事,父母的教导一律不听,表现出任性暴躁,知错不改,爸爸发现说理无效便使用打的方法。爷爷、奶奶从小宠惯,自我为中心,要全部人都听他的,缺乏父母的爱导致他愤世嫉俗,小气好胜,嘴巴刻薄,所以他与同学们的关系也很糟糕。个案处理一、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形成一致的教育方法加强与
3、家庭的联系,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理解家长的教育态度,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要求母亲在照顾女儿的同时要多给儿子关怀,多做亲子游戏,让妈妈、女儿、儿子在游戏中一起沟通交流,增进彼此的感情,拉近彼此的距离,明白对方的想法。父亲回家以后一定要多花时间陪儿子做儿子想做的事,例如看电视,从中讨论电视中的伦理人情,教育孩子要明辨是非。每晚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同时利用他对爷爷奶奶的依恋,多与爷爷奶奶沟通,形成一致的教育方法,必要时让爷爷奶奶来说理教育。二、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经常表扬孩
4、子的每一份进步像这种懒惰型的学生,无非就是兴趣问题导致对待作业不屑一顾,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甚至出言伤害其自尊心,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要对这类学生多一些鼓励的语言。例如在课堂上,先是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请他回答后,老师给予高度的评价与鼓励,让同学们赠与热烈的掌声,如果回答不出来的话,就以“老师想再给一次机会李延飞同学,同学们你们给机会李延飞吗?”同学们肯定响亮地回答“给!”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比较喜欢举手了,我为这点点的进步而暗喜,并且再班上多次表扬他的这一进步。后来,我再提问一些比较有深度的问题,结果李延飞却能回答得头头是道,说明他已经喜欢上课了,学习
5、的兴趣在一步步地提高。最后我这样告诉他:“许多事情并不难,只要你试一试,你肯定行!”这堂课上,他的学习兴趣显然很高。由此可见,鼓励是“催化剂”,能给学生以自信,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三、增加师生的情感关怀在课间,多和他聊天,以平等的姿态,聊天的内容不一定是严肃正规的话题,生活上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谈,因为他缺少的可能就是这种嘘寒问暖的关怀,他缺什么,老师就得给他补什么。这样的闲聊,能知道他的心里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最喜欢的是什么,最担心的是什么。当他犯错时,不要一面盛气凌人地训斥,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能很好的调控学生的心态。同时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不能因他
6、们不爱学习而嫌弃他们,要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促使他们走出童年缺少父母之爱的阴影,走向光明的大道 四、为他提供多个与人交流的机会为他提供多个与人交流的机会,例如,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需要与人合作的课外活动,如篮球比赛,无论是在场上比赛还是在场下加油,都要教育他做一个集体的活跃分子,多与其他同学团结合作,多为孩子创设一些人际交往的机会,培养他的集体荣誉感,也是促进他爱到学校学习的动力。五、在学习上尝甜头学习上要严格要求,如:上课时,以巧妙的手段多提醒他认真听讲,既不能打击他的积极性,也不能让他在同学们面前丢脸,只要他一举手就要请他回答问题,鼓励他专心听讲多回答问题。用眼神和有力的语言肯定他的做法。有必要时,在课余时间帮他补课,慢慢地让他在学习上尝到甜头,进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日后的计划通过一个阶段的耐心帮助,该生现在在学习上树立了自信心,基本上能按时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在与同学的相处中出现了更多的笑容。日后将继续采用激励表扬的方式和家校合作跟踪分析,直至他能真正跟上班级的学习步伐和改善其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