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8440801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力、热、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通向正确认识的重要途径。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种测量。 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4、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有光年(ly)、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和纳米(nm)。5、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 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s)和纳秒(ns)6、单位换算关系:(1)长度单位: 1l.y.=9.460

2、51012km=9.46051015m ;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2)时间单位: 1h=3600s=3.6103s; 1min=60s; 1ms=0.001s=10-3s; 1s=0.000001s=10-6s; 1ns=0.000000001s=10-9s(3)面积单位: 1km2=1000000m2=106m2; 1dm2=0.01 m2 =10-2m2; 1cm2= 0.0001 m2 =1

3、0-4m2; 1mm2=0.000001 m2 =10-6 m2 (4) 体积单位: 1dm3=1L=10-3m3; 1cm3=1mL=10-6m37、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看。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破损,认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2)放。零刻线对准被测物的边缘,尺面要紧贴被测物体,且沿着被测长度的方向。(3)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后一位,视线要垂直于尺面。(4)记。记录的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即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并注明单位。8、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2)为了减小误差,应该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也可以减

4、小误差 。 (3)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9、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例:测量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化曲为直法(例:测一段曲线长度、从地图上测京广线的长度) (3)三角板直尺配合测量法(例: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10、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方法: 先用刻度尺测量出一沓纸的厚度为D; 数出这沓纸的张数为n(注:张数不等于页数,一张纸等于两页); 一张纸的厚度d=D/n。11、 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的方法: (1)方法一:用一细线沿硬币边缘一圈后做好记号,把细线拉直后放在刻度尺上测量出的长度即为硬币周长L,硬币直径为d=L/; (2)方法二: 把硬币放在刻

5、度尺上滚一圈后测量出的长度即为硬币周长L, 硬币直径为d=L/; (3)方法三:用刻度尺在纸上画一直线,把硬币沿直线滚一圈并作好记号,用刻度尺测量出硬币滚过的长度即为硬币周长L,硬币直径为d=L/。 (4)方法四:用两把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配合可直接测量出硬币直径(如图11所示)。 (图11) ( 图12)12、 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的方法: (1)方法一:把圆规打开一个小角度,并用刻度尺测量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L0,用此圆规在曲线上量出总段数为n,曲线长度为L= L0/n。 (2)方法二:用硬币紧贴着曲线,从一端滚动到另一端,记下滚动的圈数为n,测出硬币的圆周长为L0,曲线的长度为L=n L0

6、。13、 测量细铜丝直径的方法: 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用刻度尺量出N圈细铜丝的长度为L;细铜丝的直径为d=L/N(如图12所示)。14、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将待测液体倒入量筒或量杯中,观察液面到达的刻度,即为液体的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凹面处相平。15、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1)、先在量筒中倒入一定体积的水记为V1。 (2)、用细线拴好固体,并放入量筒中,记下此时水的体积V2。 (3)、固体的体积V= V2-V1。16、 科学探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17、钟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重和摆角

7、的大小无关,只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越长。18、在探究钟摆摆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控制变量法。如果你家的摆钟老是走得比实际的要快,你可以将摆锤下面的螺丝向下调节,增长它的摆长。19、正确估读三法:在物理实验中测长度往往要求更精确些,这就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怎样才能正确地进行估读呢?分下面三种情况: (1)被测物体的末端落在刻度尺的两条最小分度线之间。如图13,此时直接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即可。图中物体的长度为2.32cm,其中的0.02cm即为估读值。 (2)被测物体的末端恰好落在刻度尺的某条分度值线上。如图14,此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应为0。图中物体的长

8、度为1.70cm,其中最后的一位“0”为估读值。 (3)被测物体的末端恰好落在某条大刻度线上。如图15,此时应特别注意,对应的0刻度线的估读值为0。图中物体的长度记为2.00cm,其中前面的“0”表示对应的分度值线是0mm刻度线,后面的“0”是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的0。 (图13) (图15) (图14) 20、四位同学做一道单位换算题,过程抄在下面。其中正确的是( ) A、25.6425.640.2564m B、25.6425.64m0.2564m C、25.6425.64100m0.2564m D、25.6425.64m0.2564m 【解析】在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时正确步骤应为:数字不变,乘

9、以目标单位与原单位之间的进率,将原单位改写为目标单位即可。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1声音的产生:(1)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2)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3)人说话时靠声带振动发声的;清脆的蟋蟀叫声和蜜蜂的嗡嗡声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乐器中管乐器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弦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声的。2、声音的传播:(1)声音靠介质传播,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均可作传声的介质。(2)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3)真空不能传声。(4)单位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叫声速。(5)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不同,

10、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慢些,气体中最慢;在同一介质中,声速还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6)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3、声音的接听过程:(1)人耳的主要结构有外耳、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神经。(2)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个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耳蜗,再通过听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这样就产生了听觉。4、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到学生的耳朵,引起耳内鼓膜的振动,再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5、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音色。(1)声音的高低音调。振动的快慢

11、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示,每秒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为赫兹,简称为赫,符号为Hz。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可用波形来比较频率,相同时间内,波的个数多,频率高,音调高。(2)声音的强弱(即大小)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用波形来比较振幅,振幅小,响度小。(3)声音的品质音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在许多人同时讲话时,即使未看到人,我们也可以分辨出熟人的声音,不同的乐器,即使它们发出声音的响度和音调都相同,凭听觉我们也能把它们区分开来,原来,这些都与声音的音色有

12、关。各种发声体,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即使发出响度与音调都相同的声音,由于音色不同,人对声音的感觉也不一样,它们声波的波形是不同的。6、回声是指声音碰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现象。人耳能分辨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所以要想听到回声,说话者要离障碍物的距离应大于11.3m。7、弦乐器的音调高低与弦的长短、张紧程度和粗细有关。当弦的粗细、张紧程度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低;当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拉得越紧音调越高;当弦的张紧程度、长短相同时,弦越细音调越高。8、声音的利用:(1)现代建筑如礼堂、音乐厅等,都有着很高的声学要求,它们通过采用不同的吸声材料,设置不同方向的反射板等,使听到的声音更为

13、清淅、丰满。(2)人通过双耳效应可以判断声源的方位,欣赏立体声。(3)三音石和回音壁都是利用声音的反射原理。(4)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5)总的来说,人们对于声的利用有两大类:一是利用声传递信息;二是利用声传递能量。(6)超声波的利用: 利用超声波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声呐装置,探测潜艇、鱼群的位置和海洋的深度等; 利用超声波能够成像的原理可制成B超仪,用来检查内脏器官; 利用超声波使器物中的污垢产生剧烈振动,可制成超声波洗衣机、超声波洗碗机等; 利用超声波的穿透力强,可制成超声波探伤

14、仪,用来检查金属内部的裂纹;医学上还用超声波粉碎肾结石,生活上利用超声盲人探路。(7) 次声的应用: 利用次声定位系统可以确定火箭发射和着落地点的位置; 利用次声监测系统可以判断出核爆炸的时间、地点、强度和爆炸方式; 利用“水母耳”次声预报仪可以预报台风、火山和地震活动等。9、 噪声的来源和控制: (1)从环保角度来说,凡是使人感到愉快的声音叫乐音,使人感到厌烦的声音叫噪声;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凡是有规律地振动发出的声音叫乐音,杂乱无章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噪声的危害和等级:人们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表示声音的强弱。15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3)噪声的控制:控制噪声从声音的声源处、声音的传播过程、接收声音的人耳处三方面着手:即主要在消声、隔声、吸声三个方面采取措施。防止噪声产生的方法:改造噪声源、在声源处加防护罩、在声源处加消音器;阻断噪声传播的方法:使用隔音或吸音材料、植树造林;避免噪声入耳的方法:带耳罩、塞棉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