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计划.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385255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计划.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绥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计划为了更好地进行签约工作,我院以“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服务形式构建家庭医生责任制度,形成以“契约式”、“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式”为特点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实行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整体健康维护为方向的长期的负责式照顾和健康管理,力争早日实现“户户拥有家庭医生,人人享有签约服务”的目的。具体工作计划如下:一、成立团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及人员变动,对团队人员进行了合理调整,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居民。二、服务对象重要以辖区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户、65岁以上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慢性病(特别是高血压、型糖尿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

2、患者、残疾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06岁儿童、孕产妇、结核病患者以及其他有签约服务需求的农村居民。三、服务方式(一)提供基本医疗服务1、常见病、多发病的预约、诊疗服务。2、门诊预约与转诊服务。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做好转诊病人的跟踪服务,不断提高家庭医生的医疗服务技术水平。(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团队工作按团队服务人口比例完毕建档任务,且保证每份档案都要真实有效。2、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对签约家庭中的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高血压、型糖尿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残疾人、贫困人口、低保人群、计划生育特殊家庭、06岁儿童、孕产妇、结核病患者。对于行动不便、卧床不起的慢

3、性病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提供上门随访、上门换药等服务;对于一般慢性病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提供电话随访、面对面随访、社区集中随访服务;对于产妇,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提供产后随访等服务。3、健康教育征询和指导:在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支持下,定期在责任区域组织开展健康讲座、义诊、征询等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将为签约家庭成员提供有关生理、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以及家庭功能方面的征询,并发放各种人群保健知识宣传单,同时开展婴儿喂养指导、儿童保健指导、婚前计划生育指导、孕产期保健指导、家庭饮食营养指导、家庭用药指导、传染病防治指导、不良行为指导等服务。四、工作措施1、团队长制定本团队工作计

4、划,进行人员合理分工,团结协作,明确目的,准时间进度完毕任务。2、为保证团队成员技术水平足以开展社区工作,高质量的完毕社区活动。2023年进行系统的团队培训工作,培训活动以团队长根据辖区需求进行课件准备、邀请上级单位进行针对性指导等形式开展,培训活动至少每季度开展一次。3、公示:制作统一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公示栏,在责任区域内公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成员的基本信息、服务内容、联系方式等重要内容。4、统一服务形象,塑造家庭医生的社会影响力,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成员应按照规定统一着装,佩戴统一的工作牌,配置统一的交通工具和服务包,做到统一家庭医生形象,让城乡居民逐步了解、熟悉并自愿选择家庭医生。5、建立自愿

5、服务者组织,组建自我管理小组,每月对慢性病患者开展一次自我管理活动。6、定期开展下辖区服务: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每年必须在责任区域内安排4次以上下乡服务活动,每次活动不少于3小时,加强与辖区居民的沟通,逐步提高签约服务率。7、强化政策宣传,充足运用辖区宣传栏、辖区活动,下辖区摆点,健康宣传日,大力宣传家庭医生责任制;大力营造“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辖区”的就诊理念;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引导辖区居民积极参与。8、团队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关于儿童、妇女、老年人、慢性病防治、戒烟、无偿献血、爱国卫生运动、重大传染病防治、中医等内容的健康教育活动。9、及时进行资料归档,对于每次辖区活动需及时进行资料收

6、集、整理、汇总,每月召开一次团队工作会议,进行对一月工作报告与小结,发现问题及时改善,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也为辖区诊断分析提供有效科学依据。10、每半年以查看资料、电话抽查与上门现场考核的方法对团队人员进行考核,按工作量及居民满意度进行特岗津贴发放。五、工作目的 通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转变卫生服务模式,提高我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满足农村居民就近健康服务需求,增强群众对村医信任度,推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医改目的任务落到实处,建立乡村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的工作目的。每季度应完毕全年任务总数的25%,半年时应完毕全年总任务数的50%,到2023年年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普

7、通居民覆盖率达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60%以上,特殊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100%以上。六、基本原则 坚持“四个结合”,即自愿签约与政策引导相结合,基础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相结合,村医服务与卫生院团队服务相结合,区域划分与有序竞争相结合。 (一)坚持以居民健康为中心。要紧紧围绕辖区居民健康,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对辖区居民及其家庭进行健康管理,满足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坚持充足告知、自愿签约。通过广泛宣传,使辖区居民了解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地点、服务团队联系方式和服务内容、家庭医生式服务概念。在坚持居民自愿的前提下,与居民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 (三)签

8、约服务重点对象。签约服务对象面向全镇群众,2023年,我镇签约服务重点对象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残疾人、贫困人群、低保人群、计划生育特殊家庭、06岁儿童、孕产妇、结核病患者以及其他有签约服务需求的农村居民。 (四)签约服务方式。1、在充足了解签约服务内涵的前提下,由服务对象按照“自愿选择”的原则,以人为单位,与选定的村卫生室及选定的乡村医生签订服务协议。2、保证履约服务质量。 七、管理内容 所有团队、乡村医生在卫生院的组织领导下,在村委会的协调参与下,以积极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等方式开展服务。 (一)开展工作宣传。在村委会的配合下,积极争取群众的大力支持,向

9、居民提供服务的乡村医生姓名、服务项目、服务时间、联系方式和监督电话等内容,让每个居民知晓自己的家庭医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门急诊等工作机会,大力宣传家庭医生式服务。 (二)建立乡村医生分片包户制。根据乡村医生服务能力和服务区域的村庄、家庭和居民数,对服务区域进行合理地分片(分组、分家庭),拟定负责的户数。对户籍居民实行健康管理包户制。 (三)实行上门服务巡诊制。服务团队要根据自己所服务的家庭数量和健康管理需求,合理安排在农村卫生室的工作时间和到村庄、到家庭的上门服务巡诊时间,及时收集、整理以家庭为中心的居民健康信息,并将信息输入农村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为居民提供服务后,应及时掌

10、握居民评价,根据居民反映,对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进行改善和提高。各农村卫生室应及时总结,并定期收集、上报工作动态。 (四)开展其它服务工作。鼓励村卫生室结合实际,开拓创新,拓宽服务渠道,丰富工作内容,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八、工作环节 (一)制定方案。2023年1月前制定家庭医生式服务实行方案 (二)宣传发动。2023年4月前各村卫生室要结合村委会进行广泛宣传家庭医生式服务对农村居民健康的促进作用,使之进一步人心,变被动签约为积极签约。 (三)具体实行。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村卫生室根据实际情况,开始签约工作,提供各项服务。 (四)督导考核。2023年12月底,卫生

11、院对辖区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全年绩效考核。 (五)工作指标。半年时应完毕全年总任务数的50%,到2023年年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普通居民覆盖率达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60%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服务覆盖率达100%以上。从2023年1月份开始每月月末上报本月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进展情况及签约数,各村不能有月报报0情况。九、工作规定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各村卫生室要将推动家庭医生式服务作为今年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贯彻责任,统筹安排,分工协作,认真组织实行。卫生院把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纳入对村卫生室的绩效考核。各卫生室要把签约户数、签约人数、

12、服务贯彻情况、服务对象满意度等纳入每个乡村医生的绩效考核。镇卫生院定期进行工作督导,督导结果纳入全年考评的绩效考核。 (二)进一步发动,广泛宣传。每个村要按照服务工作规定,在居民易于看见的位置安装公示牌或宣传栏,公示牌要标明团队人员姓名、联系电话、投诉电话;家庭医生式服务宣传单发放至每一户家庭,做到进一步家庭、家庭医生式服务进一步人心。 (三)加大投入,激发活力。各村卫生室应优化和完善现有人员服务能力,在条件成熟的村优先开展工作。对团队人员局限性的可灵活处置,逐步贯彻保障措施。充足考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制定可行的激励措施,为工作顺利实行发明良好条件。 (四)强化培训,提高能力。对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进行多层面、多角度业务技术、服务理念等培训。着力加强医患沟通技巧和全科医学服务理念培训,改善医务人员的服务方式,以规范的诊疗服务和良好的工作态度,提高居民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绥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3年1月1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