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常见病发病机理及防治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8349356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常见病发病机理及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体常见病发病机理及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体常见病发病机理及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体常见病发病机理及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体常见病发病机理及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体常见病发病机理及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常见病发病机理及防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体常见病发病机理及防治浅析白血病的发病机理及防治一、白血病的概括 白血病又称血癌。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疾病,仅分型就达几十种。其特点骨髓在造血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异常的白血球也就是白血病细胞,而正常的白血球、红血球和血小板相应减少,这样白血病细胞就会渗入肝脏、脾脏以及淋巴结,迅速造成其它组织器官的感染,严重者甚至威胁生命。我国年发病率约为341 0万,是我国1 O大高发肿瘤之一,且青壮年占80以上,男:女比例为1525:1。白血病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二、白血病的致病因素1、化学因素目前在工业及装修中所用到的有机溶剂,常含有大量的苯类化合物及甲醛等。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支持长期苯接触与白血病的相关

2、关系。目前苯及含苯的有机溶剂致白血病作用已经得到证实。其毒作用主要是通过代谢产生酚类物质,对骨髓产生渐进性与不可逆牲损害,在分子水平上,可造成DNA的氧化损伤,DNA断裂等。其他研究还发现,氯乙烯和聚氯乙烯也与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发生相关,其主要导致继发性白血病。2、物理因素二战后期,美国对日本广岛和长崎实施了原子弹的袭击,经对幸存者的调查发现,白血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研究认为电离辐射能引起的染色体异常和DNA损伤,在放射诱发白血病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其作用与放射剂量大小及辐射部位有关。3、病毒感染逆转录病毒感染与人类白血病有密切关系。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淋巴瘤病毒I型(HTLVI)是第一个被发

3、现的与成人T细胞淋巴白血病淋巴瘤有关的逆转录病毒。逆转录病毒为RNA病毒,这种病毒能通过内生的逆转录酶按照RNA顺序合成DNA的复制品,即前病毒,当其插入宿主的染色体DNA中后可诱发恶变,其导致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与原癌基因cmyc的活化有关。EB病毒、幽门螺杆菌等也在某些类型的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但相关的分子机制不很清楚。4、环境相关的遗传因素与环境有关的遗传因素,即环境应答易感基因和保护基因。如外源性化合物代谢基因、毒物受体基因和DNA修复酶基因等,这些基因的多态性与白血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此外,近亲结婚人群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病率显著增高。某些染色体有畸变、断裂的

4、遗传性疾患常伴有较高的白血病发病率,如Down综合征、Bloom综合征和Fanconi贫血等。三、白血病的发病机理研究认为,白血病的发病是环境因素和相关的遗传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生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改变,如点突变、染色体重排、基因扩增等。这些改变常涉及到原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转录因子基因的异常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调控异常等,相关基因的相互作用是导致白血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四、白血病的临床表现1、急性白血病的首发症状多为发热,可表现为弛张热、稽留热、间歇热或不规则热,体温在37.5-40或更高。时有冷感,但不寒战。2、出血是白血病的常见症状。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尤以鼻腔、口腔、牙龈、皮下、

5、眼底常见,也可有颅内、内耳及内脏出血。3、早期即可发生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4、白血病起病多急骤,病程短暂,尤以儿童和青年为多。5、肝脾肿大,有50%的白血病病人会出现肝脾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肝脾肿大最为显着。6、全身广泛的淋巴结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为多见,但急淋不如慢淋显着。浅表淋巴结在颈、颌下、腋下、腹股沟等处,深部淋巴结在纵隔及内脏附近。肿大的淋巴结一般质地软或中等硬度,表面光滑无压痛、无粘连。7、皮肤及黏膜病变伴随白血病的皮肤损害表现为结节、肿块、斑丘疹等。黏膜损伤表现为鼻黏膜、呼吸道黏膜和口腔黏膜等处发生肿胀和溃疡等。8、神经系统炎症蛛网膜、脑膜等处可

6、以发生白细胞浸润,表现颇似脑瘤、脑膜炎等,患者会出现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肢体瘫痪等症状。9、骨骼及关节病变病变浸润骨骼及关节后,常发生骨骼及关节疼痛,表现为胸骨、肱骨以及肩、肘、髋、膝关节等处出现隐痛、酸痛,偶有剧痛。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出现骨及关节压痛。10、其他白血病细胞可浸润呼吸、消化和泌尿生殖系统,以及眼眶、泪腺及眼底等,患者可出现肺部弥散性或结节性改变,同时伴有胸腔积液、消化功能紊乱、蛋白尿、血尿、闭经或月经量过多、眼球突出、视力减退等症状。五、白血病的诊断1、基因诊断近年的临床工作已经认识到,大部分白血病存在某种染色体易位,产生新的融合基因,编码新的融合蛋白,利用这些标志可

7、以诊断不同类型的白血病。WHO 2000年发布的白血病诊断标准已经将染色体易位作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2、常规诊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是一种B淋巴细胞肿瘤。CLL最基本的诊断依据来自血细胞计数、血涂片检查和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cLL的诊断标准为:(1)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绝对值大于5 X 109L,持续4周以上;以成熟的小淋巴细胞为主。(2)白血病细胞表面标记为CD19+,CD20+,CD23+,CD5+,sIg轻链型或型。3、中医诊断中医学是通过辨证认识疾病的。根据自血病贫血、出血、血瘀、发热、虚弱五种主要临床表现 (也可称为五大

8、临床特征)结合审证求因,白血病可归属于中医学中急劳、劳热、虚劳、瘟毒、血证、血枯、血瘀、瘫积等病证中。禀赋不足,邪毒侵袭,人血伏髓。气滞,血瘀,正气虚损,气血耗伤为其主要病理。六、白血病的治疗1、传统治疗治疗白血病的传统方法为放疗、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但局限性大,如放疗和化疗药物在杀伤白血病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毒性,导致对骨髓、消化道、肝、肾等正常组织的损害,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骨髓移植时,骨髓的匹配是个难题,而且治疗效果只有70%;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根治白血病最有效的手段,但受年龄,移植供者,费用,不良反应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白血

9、病患者无法受益。2、靶向治疗分子靶向治疗药物(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eutic drugs,MTTD)。MTTD以一些在白血病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特异性表达或高表达的分子为作用靶点,能够更加特异性的作用于白血病细胞,阻断其生长、转移或诱导其凋亡,同时降低了对正常细胞的杀伤作用。下面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为例。(1)、单克隆抗体CD33几乎普遍存在于所有的AML原始细胞上(大于90),而在非造血组织中几乎不表达或很少表达,所以CD33的抗体被开发治疗AML患者。如以抗CD33抗体为基础的药物GO。(2)、疫苗疫苗治疗是以提高白血病细胞抗原的免疫原性,激发和增强机体抗白血

10、病细胞免疫应答,提高白血病细胞对机体免疫效应的敏感性,在体内、外诱导白血病细胞特异性效应细胞和分子,最终清除白血病细胞。如疫苗治疗包括特异性肿瘤抗原疫苗、免疫刺激/调节因子、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和树突状细胞疫苗。(3)、信号传导途径的靶点治疗FLT3受体是一种细胞膜连接受体TK,它在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维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正常髓系及淋巴系祖细胞表达FLT3以外,7090的AML细胞也表达FLT3。FLT3突变多见于AML(约25-40)。,FLT3突变作为一种分子靶向将用于AML以及其它类型白血病的治疗。如FLT3抑制剂CEP-701、PKC412、SU5416、SU11248。(4)

11、、诱导分化药物应用化学药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并逆转其增殖、侵润等恶性表型,使其成为正常或接近正常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诱导分化治疗最成功的范例就是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11-trans retinoic,ATRA)治疗APL。(5)、诱导凋亡药物AS203治疗APL的机制主要是诱导细胞凋亡,其次为诱导细胞分化和抑制血管新生。早幼粒细胞转化为中幼粒细胞后的死亡,是细胞凋亡所致,开创了诱导细胞凋亡是AS203治疗APL的主要机制这一理论。3、中医治疗(1)、前期前期主要针对贫血、发热、出血及骨髓浸润症治疗。1.贫血:贫血是急性白血病临床主要表现,依据急性白血病类型及其病程分为气血两虚、气阴两虚和阴

12、阳两虚三种证候,治疗时分别运用八珍丸加减、四君子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和左归丸或右归丸加减。2.发热:发热是急性白血病最常见的症状。临床上常见的有阴虚内热、外感风热、邪毒外发三证,治疗时分别运用青蒿鳖甲汤加味、银翘散加减、银黄连解毒汤加减。3.出血:出血为急性白血病常见症状,且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因素之一。出血分为气不摄血、血热妄行和瘀血出血三证,治疗时分别运用归脾汤加减、犀角地黄汤加味、桃红四物汤加味。4.髓外浸润:由于白血病细胞恶性增生,而表现髓外浸润症,常有肝、脾淋巴结肿大及骨痛,临床根据其浸润部位及表现不同进行辨证施治。可分为血瘀内阻和痰瘀互阻两个证候,治疗分别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和桃红四物汤合

13、涤痰汤加减。(2)、化疗期主要针对胃肠道不良反应与肝功能损害所出现的症状进行辩证治疗。1.胃肠道不良反应: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脾胃虚弱、胃气不降和肝郁脾虚,治疗分别运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旋复代赭汤加减和加味逍遥散化裁。2.肝功能损害(黄疸):由于某些化疗药物长期大剂量应用,造成肝细胞破坏出现肝功能异常。辨证后可分为湿热内蕴(阳黄)和寒湿内停(阴黄),可分别采用茵陈蒿汤合小柴胡汤加减和茵陈五苓散加减。(3)、后期后期根据中医肾主骨,生髓,髓生血理论,主要针对骨髓抑制进行辩证施治,以促进骨髓造血机能的恢复。1.骨髓抑制期:是化疗常见并发症,常见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两证候,治疗分别运用左归丸加减和右归丸加减。2.肾功能损害:可有由化疗药物引起,也可由白血病本身造成,常见肾阳不足和脾阳虚衰两证候,可分别采用济生肾气丸加减和实脾饮加减。参考文献孙涛. HLA-II基因的多态性与白血病易感性的关联. 大连医科大学.2008.06.01新浪医学频道之白血病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