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八年级地理阶段试卷.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8323547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秋八年级地理阶段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3年秋八年级地理阶段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3年秋八年级地理阶段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秋八年级地理阶段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秋八年级地理阶段试卷.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 姓名: 考号: 2013年秋初二地理阶段测试题亲爱的同学们:在这金桂飘香的日子里,我们走进了考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请你将自己的收获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在这小小的考场里,你就是主人,只要你心境平静,认真细心,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本套试题共两个大题,30个小题,总分100分,时量60分钟。制卷人 衡阳市逸夫中学杨春花 一、选择题(请将你选择的答案代号填入答题卡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中国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中国位于东半球、中国位于北半球、中国位于亚洲东部 、中国位于太平洋东岸、我国领土最北端位于()、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

2、相交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帕米尔高原、下列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黄海 B、东海 C、南海 D、琼州海峡4、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中,处于东南的是()A、韩国B、马来西亚C、菲律宾D、日本5.下列地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华北平原6、下列省区轮廓与其对应的简称错误的是:( )A B C D、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区是()A、山东省 B、四川省 C、广东省 D、河南省8、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是( )A、山脉 B、高原 C、丘陵 D、盆地读 “不堪重负的地球”图,完成9-10题。9.该漫画反

3、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 )A.环境问题B.人口问题C.资源问题D.水污染问题10.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A.劳动力普遍短缺 B.资源短缺C.各国国防兵员不足D.全球人口老龄化严重11、下列省区与其简称的组合,正确的是( )A、贵州省滇 B、广西壮族自治区琼 C、江西省闽 D、河北省冀1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南方地区分布稠密,北方地区分布稀疏 B、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份有19个 C、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13、“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牛。“这首歌唱的是:

4、( )A.台湾省的高山族 B.海南省的黎族 C.云南省的傣族 D.青海省的藏族 14、“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哪一高原的真实写照?( )A、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1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A黄土高原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D内蒙古高原16、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是( )A、洪涝和干旱 B、寒潮 C、台风 D、火山和地震17、长江和黄河干流共同流经的省区是( )A、青和川 B、滇和藏 C、陕和湘 D、沪和川18、下列山脉既是东北西南走向,又是省区分界线的是()A、祁连山B、武夷山C、长白山D、雪峰山19、我国四大盆地中,海拔在3000米左右

5、的典型内陆高原盆地是(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盆地20、“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描述的是我国某个高原的地表特征,它是(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21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A季风气候显著B气候复杂多样C夏季普遍高温D雨热同期22、关于我国平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黑土肥沃,地势崎岖 B、华北平原某些地区常年积水,成为沼泽地C、我国平原面积约占全国的2/3左右 D、长江中下游平原有“水乡”和“鱼米之乡”的称号23、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A发电B灌溉C防洪D抗旱24、下列

6、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A.河南省 B.湖南省 C.甘肃省 D.山西省25、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下面的什么线一致?(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B、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答题卡一、选择题(请将你选择的答案代号填入答题卡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答案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50分)26、读“中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中国的全称是_,首都_从海陆位置看,我国是一个()A.海陆兼备的国家 B.岛国C.内陆国 D

7、.内陆国兼岛国请填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名称:邻国 邻国 临海 内海 河流_ 省区名称_简称_行政中心_. 27、读下面资料,运用地理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北京故宫始建于永乐年间。建筑所需木料,主要来自南方的川湘赣等地。伐下的巨木顺江而下自西向东运到南京,然后沿运河北上运到北京地区。石料主要来自河北太行山区,这里盛产汉白玉。聪明的石匠在去北京的路上打下了很多眼井,冬季把井水泼到地面上,形成冰层,用旱船载石的方法把巨石运到了北京。(1)文中提到的“湘”“赣”分别是指什么省份?湘: 赣:(2)“南京”是哪个省的行政中心?“河北”的行政中心设在哪个城市?南京:河北:(3)请写出巨木运输途中所利

8、用的两条江河(带着重号)的名称。“顺江而下”的“江”指的是,“沿运河北上”,运河是指今天的运河。28、读中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A为 山脉,该山脉南部为 (地形区),内有我国最大的 沙漠。(2)、B为 _ 高原,该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称为 “ _”(3)、C为 山脉,该山脉以东为 平原,地表以肥沃的 著称,以西为 地形区)。(4)、D为 高原,E为_丘陵。EDCBA29、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1)黄河中游两条主要支流的名称:_, _。(2)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平原:_平原,_平原。(3)从降水季节分配、黄土高原地表植被、土质等状况,分析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_(3分)。(4)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_。可见,治理黄河的关键是_ ,治理黄河的根本性措施是_。30、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1)该图表示的是_季的季风。判断理由是_(2)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_风,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面的_洋和南面的_洋,气流特点是_ _。受其影响我国此时的气候特点是_(3)除青藏高原外,我国习惯上以 、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为界,划分季风区和非季风区。(4)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_灾害。(5)我国分布最广、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