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入园困难的成因与对策.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307202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幼儿入园困难的成因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幼儿入园困难的成因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幼儿入园困难的成因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幼儿入园困难的成因与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幼儿入园困难的成因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幼儿入园困难的成因与对策.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幼儿入园困难的成因与对策 滨城区滨北办事处北城幼儿园 杜红娟 在我国现行的学前教育体制中,幼儿满三周岁就可以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这时家长就可以考虑送孩子去幼儿园的问题。但是,令多数家长头疼的是,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初始入园阶段都表现为比较困难。如何采取正确、有效措施缓解这种现象,保证幼儿能较顺利地度过这个阶段,做到高高兴兴地去幼儿园是广大幼儿家长及学前教育工作者都期盼解决的问题。鉴此,本人结合多年从事幼教工作的经验,并参考有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初步调查和简要分析,形成了几点不很成熟的看法,提出来与大家一块探讨。幼儿不愿去幼儿园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2、,如:孩子本身性格、家长教育方式、外界环境布置、幼儿教师素质等因素。综合起来,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刚入园的幼儿生活自理意识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较低。入园前的幼儿象小鸟一样,每天都依赖父母的关心和呵护,在吃、喝、拉、撒、睡方面完全由父母包办,自己不需要独立思考这些问题,也往往没有机会尝试去独立完成这些事情,因此,这时期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一般都非常低。而到了幼儿园,情况就有了新的变化,虽然这里也有老师的细心照料,但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幼儿总不象在家里爸爸和妈妈照顾一个宝宝那样细致、周到,这时就需要在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锻炼幼儿去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如:吃饭、睡觉、上厕所、洗手等,而幼儿又往往初

3、来乍到不习惯甚至不会去做这些事情,于是幼儿就觉得幼儿园不如家里好,老师不如父母那样亲切,在入园时就拖着、赖着不愿去,或者去了也是哭闹,不能很好的接受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安排。二是幼儿初入园会觉得环境生疏,没有安全感 。幼儿由于长时间跟父母在一起,已经熟悉了家里的生活环境,对家里的一切都感到非常亲切,说话比较随便,行动比较自由,思想比较放松,心里觉得塌实。而到了幼儿园就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这里的一切都是从未见过的,老师和小朋友是陌生的,室内外环境布置是陌生的。由于没有先前经验可以借鉴,幼儿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自己与周围他人的关系,不知道如何利用周围的环境设施,可以说幼儿无论干什么都有一种莫名其妙

4、的不安全感。主要表现为:幼儿一到幼儿园就不敢说话,不敢随便走动,甚至不敢放心大胆地饮食和睡眠,久而久之,去幼儿园就成了让幼儿头疼和恐惧的事情。三是初入园的幼儿不适应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入园前,幼儿在家里的生活基本是没有严格限制的,可以说是随心所欲,想吃就吃,想睡就睡,而去了幼儿园这一切就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不仅要按时吃饭、按时睡觉,而且还要规规矩矩地按时上课。这就需要幼儿尽快改变以前的生活习惯,逐步养成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相吻合的生活规律,否则,幼儿园的工作将无法正常开展。而完全做到这些对刚入园的幼儿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在开始阶段势必会得到大多数幼儿的排斥和抗拒。四是由于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失误造成幼儿

5、入园困难。入园前,多数幼儿都未去过幼儿园,对那里的情况可以说一无所知。在幼儿的印象中,幼儿园就象一张白纸,情况如何全凭他人描绘。而这时有些父母却不注意正确的教育方式,往往拿“如果不听话,妈妈明天就把你送去幼儿园”等反面语言来训斥孩子,时间一长,幼儿就会把去幼儿园当成是父母惩罚自己的办法,从而加深对幼儿园的反感。另外,有些幼儿教师的做法也欠妥当,他们喜欢用“再哭,把你送给警察叔叔”、“再哭,把你关进小黑屋”等恐吓性语言对待有哭闹行为的幼儿,有的甚至还伴有体罚现象。以上这些做法或许能短时奏效,但肯定会影响幼儿以后的心理健康,使幼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幼儿园和幼儿园老师抱有畏惧感和不信任感,并外化为

6、拒绝入园。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幼儿入园困难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形成原因固然复杂,但也并非不能解决,只要我们认真加以对待,同时结合不同幼儿的具体情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幼儿进行正确教育和引导,就一定能保证幼儿顺利入园。措施一: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锻炼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这既包括入园前家长对幼儿的培养和锻炼,也包括入园后老师对幼儿的培养和锻炼。要让幼儿尽可能在家就学会自己洗手、洗脸、穿衣、吃饭、上厕所、独立睡眠等最基本的生活能力,这样入园后就可以减少因为“不会”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少碰到一些生活上的困难,使幼儿能尽快地适应园里的生活。另外,入园后,老师要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一些有趣的游戏活

7、动,教会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同时,借助这些游戏活动可以转移幼儿想家、想父母的情绪,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生活。措施二:提前按照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和常规要求安排幼儿生活,培养幼儿正常的良好作息习惯,使幼儿的生活规律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相吻合。幼儿作息习惯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广大幼儿家长的积极配合,既要有恒心,又要有耐心,要在充分了解孩子特点的基础上,抓住幼儿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不按时吃饭、睡觉”、“不喜欢洗手、洗脸”等,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逐步改变。措施三:入园前多带幼儿去要送的幼儿园熟悉环境,熟悉那里的老师和小

8、朋友,拉近孩子与幼儿园的心理距离,减轻幼儿入园后心理上产生的不安全感。要经常让孩子和周围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一起玩玩具,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培养孩子过集体生活的欲望,如有可能,可让孩子与周围熟悉的幼儿一起入园,这样可以使幼儿不会感到过分孤独和恐慌。措施四:通过各种方式让幼儿喜欢幼儿园。一是入园前父母要经常给孩子讲关于幼儿园有趣的事情,如那儿的环境很优美,老师非常和蔼可亲,小朋友很可爱,玩具很有趣等,以此加深孩子对幼儿园的美好印象。二是入园后老师要真正做到善待幼儿,对有哭闹行为的幼儿,应和颜悦色地加以劝导,决不能用尖利的甚至恶狠狠的语言去恐吓幼儿。要让幼儿对老师产生依恋感,觉得

9、老师就象妈妈那样亲切,在幼儿园就象在家里一样温馨。三是回到家后家长要多与孩子谈谈幼儿园的生活,让他表演在幼儿园学的儿歌舞蹈等,从正面引导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美好回忆。措施五:父母送孩子入园的态度要坚决,要让孩子认识到去幼儿园是必须做的事情,没有商量的余地。一是每天把孩子送到班里后,应立即说再见,不要由于孩子哭闹就一步三回头,难舍难分,甚至看到孩子哭大人也眼泪汪汪,因为这种情绪会感染孩子,会使他更感到害怕和孤独。实际上,孩子哭几天就会好的。二是一旦开始送幼儿入园就尽量坚持天天送,要对孩子说“明天该去幼儿园了”,不要说“明天去幼儿园好不好?”,也不要因此哄骗孩子或者答应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在开始阶段即

10、使孩子哭闹也不能动摇,否则,以后会更麻烦。如果条件允许,开始几天家长可以早一点接孩子,以免只剩下几个人时,增加孩子孤单、想家之情。 去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幼儿一生中从熟悉的家庭环境走出,向未知世界进行探索的开始,是锻炼幼儿独立生活能力的开端。可以说,这一步走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幼儿以后的生活和学习质量,做父母的一定要重视。在幼儿入园问题上,既不能单纯采取强制性措施迫使孩子被动入园,也不能听凭孩子摆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送送停停,给孩子造成幼儿园可去、可不去的想法。正确的做法是要认真分析孩子的个性特点和与入园有关的各种因素,并主动与幼儿园老师和有关的幼儿教育专家取得联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幼儿能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做到高高兴兴、顺顺利利地去幼儿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