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总结.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305255 上传时间:2024-03-1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一化学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一化学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一化学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一化学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总结.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ww.u- 精品化学资源集散地理科复习科目:化学 高中化学总复习(一) 复习内容:高一化学(全) 复习范围:第一章第七章一、 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的变化1. 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志(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或偏离)的反应.互不换位规律: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的粒子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不发生转化).如SO2与H2SO4.含同一元素的高价化合物和低价化合物反应时,该元素的价态互不换位,而是生成中间价态的物质,即高价态+低价态中间价态(同种元素).如:H2S+H2SO4(浓) S+SO2+2H2O KClO3+6HCl KCl+3Cl2+3H2OA. 同种元素的

2、不同价态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的判断:一般说来,同种元素从低价态到高价态的氧化性(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从高价态到低价态的氧化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如:氧化能力 HClOCl2、FeCl3FeCl2B. 不同物质间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浓度:增大氧化剂或还原剂浓度,其氧化性或还原性也增大,如浓HNO3比稀HNO3氧化性强.酸碱性:一般氧化物含氧酸、氧酸盐的氧化性随溶液酸性增大而增强.如KMnO4、MnO2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比碱性条件强.温度:升温一般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如热浓H2SO4氧化性比冷浓H2SO4氧化性强.如:2Fe+3Cl2 2FeCl3 Fe+2HCl F

3、eCl2+H2Cl2能将Fe氧化至+3价,而HCl只能将Fe氧化为+2价,故氧化能力Cl2HCl.又如:MnO2+4HCl(浓)2 MnCl2+Cl2+2H2O 2KMnO4+16HCl(浓) 2KCl+2MnCl2+5Cl2+8H2O同是将浓盐酸氧化为Cl2,MnO2必须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而KMnO4在常温下即可进行,说明氧化能力KMnO4MnO2.注意: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可以是同一种物质,当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也可以是同一种物质.此外,氧化还原反应不只一种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 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2+ Na+ Mg2+ Al3+ Zn2+ Fe2+

4、H+ Cu2+ Fe3+ Ag+金属硫化物顺序:K2S CaS Na2S MgS Al2S3 BaS (NH4)2S可溶于水、酸ZnS FeS(硫化亚铁,无硫化铁)PbS CuS HgS Ag2S不溶于水、酸注意:氢气难于液化.反应方程式不都有离子离子反应,因为离子反应就必须在水中进行.如:Ba(OH)28H2O+2NH4Cl=2NH3+10 H2O+BaCl2(无离子反应方程式) 2Na2O2+2CO2=2Na2CO3+O2(无离子反应方程式)离子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的熔点高.如:Na+、K+、NH4+、Cl、SO32、SO42、NO3形成的离子化合物.3.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元 素常 见

5、价特 殊 价H+11(NaH、CaH2)O21(H2O2、Na2O2)C+2、+44(CH4)、1(C2H2)、2(C2H6O),0(C2H4O2)N3(NH3)、+2(NO)、+4(NO2)、+5(HNO3)2(N2H4)、+1(N2O)、+3(NaNO2)Fe+2、+3+8/3(Fe3O4) (既有+2价Fe,又有+3价Fe) Cu+2+1(Cu2O、Cu2S)Cl1、+1(HClO)、+3、+5、+7+4(ClO2)S2、+4、+61(FeS2)、+2(Na2S2O3)注意:化合价的有关规律: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的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非金属元素(除氧、氟外)在反应中既可得到电子,亦可失去电

6、子,故既可呈正价,也能显负价.氟的非金属性很强,没有正化合价;氧与氟结合时,显正价,但无最高价+6价.显最高化合价的元素,在反应中只能得电子而不能失电子,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只能降低.相反,显最低化合价的元素,在反应中只能升高.4.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况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附:强电解质、非电解质、氧化剂、还原剂:电解质与金属导体的导电性不同,电解质导电含化学变化,金属导电只是物理变化,金属导电性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电解质导电性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电解质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纯净物、二是化合物、三是在水溶液里或溶化状态下能电离.如:KNO3是电解质,KNO3溶液

7、并不是电解质,只是电解质溶液.混合物如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而蔗糖、酒精是纯净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如浓度非常稀的盐酸的导电性可能比浓度较大的醋酸溶液导电性弱,但是同浓度,同温度,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要比弱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不能从导电能力强弱来判断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应根据电解质是部分电离还是完全电离来判断. 注意:离子浓度,如HNO3(稀)HNO3(浓)导电性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是由电解质溶液的电荷浓度决定.电荷浓度大,导电性越强.如: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A溶液中Mg2+、SO42各有N个,B溶液中Na+、Cl各有N个,C溶液

8、中Na+、Cl各有N/2个,则三种溶液的导电能力是ABC.有些化合物水溶液不能导电,如BaSO4、AgCl溶液等.是因为它们的溶解度小,其水溶液测不出导电性,但只要溶解的部分就完全电离,在熔融状态下,它们也能完全电离,所以BaSO4、AgCl等难溶盐不仅是电解质,而且是强电解质.注意:浓硫酸不能电离,只能写成分子形式,而浓硝酸与浓盐酸因浓度没那大,仍具备电离条件,可写成离子.HSO4在任意水溶液中完全电离(HSO4=H+ SO42),而HCO3、H2PO4、HPO42在任意水溶液中不能拆开写成H+CO32、H+ PO43等.反应物中微溶物(Ag2SO4、CaSO4、Ca(OH)2、MgCO3微

9、溶)处于全溶(澄清或饱和)时,写成离子符号;处于浑浊(乳浊、石灰乳)时,写成分子形式,但在生成物中微溶物一律视为分子形式.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有难溶物生成或难电离的物质生成或有挥发性生成物质(如:CO2).如:PbSO4+2NH4AC=Pb(AC)2+ (NH4) 2SO4 Pb(AC)2难电离.附:强电解质:强酸(H2SO4、HNO3、HI、HBr、HCl)等. 强碱:KOH、NaOH、Ba(OH)2、等.大多数盐:NaCl、KNO3、CaCO3等.弱电解质:弱酸:H2SO3、H3PO4、HCOOH(甲酸)等. 弱碱:Cu(OH)2、Fe(OH)3等.少数盐:(CH3COO)2Pb等. 水:

10、H2O5. 判断离子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Ca2+与CO32、SO42、OH,Ag+与Cl、Br、I等.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H+和CO32、HCO3,NH4+与OH等.生成难电离物质: H+离子与弱酸根离子:F、ClO、S2、HS、SO32、HCO3、CO32、PO43、HPO42等不共存,OH离子与弱碱的离子:NH4+、Mg2+、Al3+、Fe3+、Fe2+等.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如MnO4、ClO、NO3、Fe3+等)与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如I、S2、Fe2+、SO32等)不能共存.注意:有些离子在通常情况下可共存,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不共存.如N

11、O3与I、S2与SO32、ClO与Cl 等离子,在碱性或中性溶液中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不共存.形成配位化合物:如Fe3+与SCN离子因反应生成Fe(SNH)2+离子而不可共存.弱酸的酸根与弱碱的阳离子因易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共存.如Al3+与HCO3、Fe3+与PO43等不共存.注意:阴离子与阴离子之间也不能共存,如HCO3与OH.无色溶液不存在MnO4、Fe3+、Fe2+、Cu2+.6. 含热量少的物质稳定性高:反应物生成物+热,则生成物的热稳定性比反应物强.注意:放热反应:燃烧、酸碱中和、金属单质和酸.吸热反应:加热的分解反应、与碳反应、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与氯化铵晶体反

12、应等.7. 燃料的充分燃烧条件:过量的空气;扩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燃料的不充分燃烧:有害健康;浪费燃料.注意: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直接燃烧,大量植树造林,防止森林破坏.防止SO2污染大气的方法之一:加生石灰脱硫: SO2+CaO CaSO3 2CaSO3+O2 2CaSO4二、 第二章 碱金属1. 钠在空气中的缓慢氧化过程及现象:切开金属钠,呈银白色(钠的真面目)变暗(生成Na2O)变白色固体(生成NaOH)成液(NaOH潮解)结块(吸收CO2成NaCO310H2O)最后粉末(变为Na2CO3风化).钠与水(加酚酞)反应有四个现象:浮在水上(比水轻);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发出嘶响(反

13、应放热,钠熔点低);迅速游动(产生氢气);溶液呈红色(生成NaOH遇酚酞变红).注意:Na的制法:2NaCl(熔触) 2Na+Cl2Na2O2与H2O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这是非氧化还原反应.2. 钠与盐溶液反应: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先:2Na+2H2O=2NaOH+H2 后:2NaOH+CuSO4=Cu(OH)2+Na2SO4总反应方程式:2Na+ CuSO4+2H2O= Cu(OH)2+Na2SO4+ H2钠与氯化铵溶液反应:2Na+2NH4Cl=2NaCl+2NH3+ H2注意:钠能置换出酸中的H2,也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钠在熔融状态下),只是不能置换盐溶液中的金属(

14、钠要先与水反应).如:2Na+CuSO4=Cu+Na2SO4 () 4Na+TiCl4(熔融)=4NaCl+Ti ()注意:自然界中的元素有两种形态:游离态、化合态.2. 碱金属特点:元 素 名 称锂钠钾铷铯符号LiNaKRbCs核电荷数311193755原子结构示意图单质密度逐渐降低(K除外)与水反应程度越来越剧烈氢氧化性碱性增强注意:碱金属单质的密度一般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递增,但K的密度比Na小.通常的合金多呈固态,而钠钾合金却是液态. 碱金属单质一般跟水剧烈反应,但Li跟水反应缓慢(LiOH溶解度小).钾的化合物大多可作肥料,但K2O、KOH却不可作肥料.碱金属单质因其活动性强,多保存在煤油中,而Li却因密度比煤油更小,只能保存在液体石蜡中.碱金属的盐一般都易溶于水,但Li2CO3却微溶.一般说,酸式盐较正盐溶解度大,但NaHCO3却比NaCO3溶解度小(还有KHCO3K2CO3).氧化钠与过氧化钠: 名称Na2ONa2O2颜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