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与传统文化消解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8105858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众传播与传统文化消解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众传播与传统文化消解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众传播与传统文化消解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众传播与传统文化消解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众传播与传统文化消解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众传播与传统文化消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众传播与传统文化消解(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众传播与传统文化消解摘要:在后工业社会的背景下,大众传播以其技术优势,以文化工业生产的方式,用大众化 的文化商品不断消解着传统文化的本真内涵, 对传统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 俗与观念等造成了剧烈的冲击,凸显出大众传播对传统文化巨大的解构作用。针对此现象, 本文首先从文化概念入手,对传统文化的特征做出界定,指出“文化消解”概念的意义;其 次从“文字消解现象”、“传统价值观陷落与社会道德失范现象”、“媒介帝国主义冲击民族文 化现象”等三个层面分析,指出大众传播发展导致“文化解”的存在表现与形势的严峻性; 再从后工业社会背景出发探讨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最后对传统文化发展前景进行瞻望,提出

2、 见解与建议。关键词:大众传播;传统文化;文化消解;后工业社会长期面对电脑屏幕工作,敲击键盘,习惯用智能ABC输入法编写文案的你,偶然有一天拿 起笔,也许是修一封家书,也许是撰一则公文,或也许只是摘一些资料,这时你却发现许多 自己惯常使用的文字的确切写法,在你即将落笔的那一刻,竟如被风吹过的烟雾般凭空消散 了。任凭你苦苦思索,固执地徘徊在你脑海里的只有这些文字的读音。你大概也能猜出造成 自己书写苦恼的原因。没错,正是你在工作中长期依赖的电脑汉字输入法。电脑输入技术的 进步,使你得以摆脱书写,庞大的字库,众多的备选汉字,让你只需轻轻瞟一眼,就能找出 自己所要的文字。当你正为人类的这一伟大发明暗自

3、称好时,却不知道,无形中它也令你忘 却了众多文字的正确写法。粗心的你,也许只把它当作日常生活中不足挂齿的笑谈,但是,事实上,它却鲜明地折射出 现代大众传播体系与文化互动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即大众传播对传统文化的消解。在后工业 社会的背景下,大众传播以其技术优势,以文化工业生产的方式,用大众化的文化商品不断 消解着传统文化的本真内涵,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概念分析:文化、传统文化与文化消解在理解大众传播对传统文化的消解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 的概念,相关概念有一百多种。英国十九世纪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 指出,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上

4、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 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整体。”1在广义的文化概 念中,文化被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最深层的 东西,如文化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2 而所 谓的传统文化的深层含义在于:传统文化是一种观念之流,是一种价值取向,是肇始于过去 融透于现在直达未来的一种意识趋势和存在。被称为传统文化的东西,必定是在社会机体组 织及人的心理生理结构中有着生命力和潜在影响力的东西,这些业已积淀为人的普遍心理 生理素质的因素时刻在规范、支配着人们未来的思想、行为,不具备这一特

5、征,就不能划 归到传统文化的范围。3总的来说,传统文化侧重强调文化的历史厚重感、延续性,观念 道德的规范性,以及民族、地域的特点与个性。然而,今天,传统文化的历史厚重感、道德 规范性和民族个性正在慢慢丧失,传统的艺术、知识得不到传承,信仰与习俗被无情抛弃, 道德与法律失却了规范的力量。这些现象,用一个专业名词加以描述,我们可以称之为“文 化消解”。而在传统文化消解的过程中,大众传播又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媒介,特别是电 子媒介的发达,使以媒介文化为主流的大众文化迅速蔓延,甚至在全球覆盖;高雅艺术所构 筑的将大众文化拒于其外的森严壁垒在日甚一日的大众文化声浪中土崩瓦解。瓦尔特本雅 明曾悲观地预言,

6、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将使它们失去昔日的灵晕。如今,新技术更催生了 繁多的文化现象、娱乐形式、生活方式,譬如各种形式的摇滚乐,视频技术,异地对话的网 络技术,无处不在的广告,以及兼具文学色彩的手机短信等等。在传统文化被解构和审美 泛化 的事实背后,大众传播巨大的解构作用得到全面凸显。二、大众传播对传统文化消解的具体体现如上所述,迅速膨胀的现代大众传播在传统文化的消解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开篇的小 案例,彰显的只不过是大众传播技术前进步伐对文化知识存续的撕裂作用,是大众传播对文 化消解的微不足道的体现之一。在现实中,大众传播怎么消解传统文化的呢?笔者认为主要 有以下几个方面。1、大众传播对传统文化

7、的“文字消解”文化有两个必备要素,一是传统,二是思考。4追求文字本真内涵的深刻性正是传统文化 的体现。因为文字不但是文化的基本载体,使之得以在现实中存续,而且文字本身就是一种 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历史的沉淀。十五世纪,古登堡铅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宣告了印刷时代 的到来。印刷技术将话语通过文字固定下来,理性和批判意识得以形成、发展与延续,文化 得到广泛的传播,文字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与智慧的重要途径。通过文字的阅读,人们得以进 入传统;同时,文字作为抽象的符号,迫使人们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深度思考,否则无法了解 其中的深刻内涵。而思考在无形中增强了承载在文字内的传统文化的活力,使之得到确切的 理解与贯彻而非

8、仅仅停留在浮嚣的表层。因此,文字成为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表征。然而, 随着人类传播技术的发展,今天,文字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印刷与电子媒介中均出 现了文字消解的现象。“读图时代”的到来,宣告了文字在报刊、杂志等印刷媒介中独霸天下局面的终结。摄影技 术的进步,图象处理工艺的日臻完善,使人们对图片的审美观感获得满足的同时,也导致了 报刊杂志中图片使用的泛滥。街头的报刊亭里,十几份报纸的头版争奇斗艳,通栏的大字标 题,套彩的巨幅照片,刺激着你的视觉神经。翻开杂志,明星近照,香车美女,锦衣华服, 充斥视野,文字让位于图片,成了图片的陪衬与补充。印刷媒体对图片的过分追求,潜意识 里引导受众淡漠了文字

9、。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更是声势逼人。兼容图象、声音与文字于一体,电视的多媒体特点 使文字的功能更加弱化。动态图象与声音配合的叙述方式,使人们通过图片与声音就能获得 信息,排挤了文字的表意。另外,电视的伴随性特点,也消解了文字。收看电视新闻的同时, 只要电视声音足够大,你可以在屋内四处走动,一边干活,一边接收信息,而无需像读书报 一样把自己局限在文字前面。这同样也导致了部分印刷品读者的流失。文字消解反映在现实,就是阅读率的下降和青年人学习中错别字的增多。以阅读率为例,据 新华网2004 年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国民识字者读书率2003年比 1999年下降了8.7 个百分点,其中有读书“习惯”的

10、读者大概只占5%左右;无独有偶,2003年2月日本读 卖新闻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该国有48%的人承认自己在过去的一年中没有读过一本书。5从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的文字消解现象中,我们看到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及媒介的新 特点,成了文化消解的直接诱导。留声机的出现、电子显像管的发明与数码相机的使用,给 人类的生活增添了色彩,让人类享受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却也悄无声息地抽空了人们 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获得的思想,摒弃了精神提升的社会体验。2、大众传播导致了传统价值观念的陷落与社会道德的失范传统文化追求人文精神与终极价值,重视伦理的规范性,关注主体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然而, 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现代大众传播媒

11、介把幻想与快感带进了生活,使文化日趋浅薄与粗鄙, 再也难以为人们提供超越现实的价值意义。在市场机制的控制作用下,大众传播媒介建构的 大众文化也遵照交换法则进行买卖,致使文化商品渗透到了整个社会。当市场成为经济与文 化的交汇点之后,经济逐步转而生产那种由文化所展示的生产方式。6以大众传播媒介为 载体的大众文化内容的娱乐性、庸俗性和空幻性,使人们丧失了超验的信仰,失去了文化的 聚合力,对社会的传统价值体系产生了瓦解与破坏作用,导致了传统价值观念的陷落与社会 道德的失范。在印刷媒介、电子媒介与网络媒介中均存在着此类现象,其中尤以电子与网络 媒介最为突出,下文将以电视与网络为例进行说明。电视与网络的诞

12、生,是人类伟大的科技成果,它们综合了电影、戏剧、雕塑、音乐、绘画、 建筑、舞蹈、文学等各类空间艺术形式和时间艺术之所长,使真人、真事、真景、真情的表 现达到前所未有的状态,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同时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然而, 商业利益的操纵,使电视节目以及网络信息的平庸化、媚俗化,电视广告的不良性,以及网 络信息的低级化、肤浅化现象十分严重。电视节目的平庸化、媚俗化体现在哪里呢?据中国广播电视年鉴显示,2000 年,我国 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3.65%;1998 年,全国受众每天看电视的平均长度为2.54小时。7然 而,庞大的受众每天花如此多时间面对的电视节目状况又是怎样的呢?2003

13、年上海电视节 组委会和央视一一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发布的当年中国电视剧市场报告中指出,根据 2002年对 33个城市156个频道17:00到24:00电视剧收视的检测数据得知,中央级频道 和省级卫视频道总共播出的681部电视剧中,现代剧数量最多,占423部,其中涉案剧98 部,在现代剧中名列第一;同时,据资料显示,最近十多年,中国的影视剧 80%会有暴力 镜头。8除此之外,荧屏还充斥着大量恐怖与色情内容,趣味的低俗从人肉叉烧包、 夜半鬼敲门、鞭尸奇案等片名就可见一斑。电视广告的不良现象也不甘示弱。作为创造消费欲望的商业产品,广告对道德意义和人文价 值的承载漫不经心。在商业逻辑的操纵下,广告文本的

14、意义已退居其次,从性感妖艳的身体 展示到调侃戏谑的游戏式表述,其审美维度不再追求深度解释,而转向了感觉体验。张扬身 体、欲望、个性、消费与享乐的广告俯拾皆是。女性的身体被严重物化,与洋房、汽车、商 品等同,成为成功男人的标志;“我选择我喜欢”(安踏)、“我的地盘我做主”(动感地带)、 “好吃你就多吃点”(好吃点)等广告语成为新的流行。虚假广告也大行其道,产品功能的 片面夸大,弱点的刻意隐瞒、潜在的恐吓威胁现象比比皆是。广告人TOM.THOMAS就曾 针对广告的虚假现象做过告诫与指责,他说:“广告反正就只是广告,对律师和检查人员来 说,只要站得住脚,尽管说谎去!可是,对其他所有人来说,谎言就是谎

15、言,而且清清楚楚。” 9 网络文化中一些鄙俗的东西,更是泛滥成灾。时下的网络流行文化已呈恶性发展之势,重点 搜罗有关性、暴力、黄色语言、娱乐谣传、花边新闻等热门元素,推崇低级下流的聊天文化。 某些商业网站打着交友、“性教育”、“人体艺术”、商业广告的幌子,散布色情视频、图片和 信息。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说,互联网已演化为“没有围墙的妓院”。10辽宁渤海大学 教师王吉鹏针对网络色情的泛滥,曾先后发表了网站CEO的下一个称呼一一老鸨等许 多文章。综上所述,为追求电视剧的收视率、网络的点击率而创造广告收入,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已陷 入创造商业利润的黑洞,片面顾及经济效益,而舍弃了社会效益。在这种价值取向

16、的导向下, 传统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被撞击、粉碎与抛弃,并由新的价值方式取代。大众传播构建的 虚拟环境使大量的年轻人热衷于物质与享乐,拒绝理性的审度与深度的思考。汉堡包、麦当 劳、好莱坞大片、R&B和摇滚乐、暴力、犯罪、性开放没有了值得恪守的美德与信仰, 只有叫嚣的物质与欲望。在我国,家庭形态的改变(出现丁克家庭、单身贵族和未婚妈妈)、 性爱模式的改变(一夜情)、休闲活动的改变(畸形消费)等已初见端倪的现象,正是传统 文化被解构的最好说明。3、媒介帝国主义对弱势国家传统文化的消解民族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任何形态的文化,首先是民族性的文化,它是适应民族 生存特点而形成发展的,是在民族身上体现出来的民族化的精神依托和力量,它往往凝聚为 民族特有的国民性格和社会心理意识。”11民族文化是各区域与民族的特征得以维系的基 础,它是民族得以不息繁衍、保持旺盛活力的生命线。然而,传播技术发生的革命性转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