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束支传导阻滞.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104089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左束支传导阻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左束支传导阻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左束支传导阻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左束支传导阻滞.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左束支传导阻滞.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左束支传导阻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左束支传导阻滞.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左束支传导阻滞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一)发病原因左束支阻滞极少见于健康人,大多数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患者男女之比约为21。发病年龄为3个月83岁,平均年龄为(56.73.2)岁。据国内报告三组137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患者的病因,冠心病占45.3%,高血压病占19.7%,心肌病占8.7%,心肌炎占3.6%,肺心病占5.2%,风心病占5.8%,先天性心脏病占0.7%,主动脉病变(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占1.5%,其他(如白塞病、急性肾功能衰竭、脑外伤、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炎等)占9.4%。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伴有心脏扩大者占72.5%,伴左心室扩大者占41.9%,左右心室均扩大者占2.6%,

2、心房扩大者占8.1%:伴有心力衰竭者占51.6%,心脏扩大不伴有心力衰竭者占20.9%。其他病因尚有Lev病、Lengere病、心脏创伤、心内直视手术以及高血钾和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胺碘酮、大剂量利多卡因等的毒性作用。由于器质性心脏病导致的左心室肥厚缺血、左心室扩张牵拉使左束支损伤或断裂可导致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病理意义相似,只是病变较轻,左束支受损较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束支阻滞远较并发其他分支阻滞为少。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束支阻滞的发生率仅为0.9%,较右束支阻滞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在前壁心肌梗死并发束支阻滞中,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也仅占9.5%。

3、左束支阻滞几乎全部发生于前壁心肌梗死者(而大多在心肌梗死前已经存在),但发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危险较右束支阻滞少。(二)发病机制左束支的主干很短,两组纤维从希氏束一经分出后即在左侧室间隔内膜下呈扇面形展开,到达左心室各部内膜下分为浦肯野纤维,所以左束支发生阻滞常提示受损范围较广。这是由于左束支粗短、分支早,其主干前部及后部分别接受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后降支的供血,受损机会较少,病变比较广泛时才能使其全部受损。故一旦发生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则多提示有器质性心脏病。左束支阻滞的发生不一定是左束支传导系统完全断裂,可因暂时的心肌缺血或炎症、水肿使传导纤维不应期延长,或传导速度减慢,从而发生左束支阻滞。

4、可呈时隐时现,可恢复正常,也可呈永久性阻滞。当左束支的不应期延长,传导速度明显慢于右束支时,便可出现左束支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早期症状有哪些?左束支阻滞通常无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所以一般无明显症状与体征,其所出现的症状及体征多为原发疾病所致。1.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其诊断依据:QRS波时间延长(0.12s);V5、V6导联无q波,呈宽大、顶端粗钝的R波;V1导联呈宽大而深的rS或QS波;室壁激动时间0.06s;V5、V6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V1导联ST段抬高,T波直立。2.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QRS时间0.08s),V1、V2导联室壁激动时间正常。D.ST-T改变:ST-T方向与

5、QRS主波方向相反,V1导联ST段略抬高,T波直立;V5、V6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aVL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avF、avR导联ST段往往有不同程度升高,T波直立(图1)。对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典型心电图的详细描述:A.QRS波时限:完全性左束支阻滞QRS波时限的低限为0.12s。一些学者认为不宜把QRS时间延长至0.12s作为诊断的绝对标准,因为某些具有典型左束支阻滞图形的心电图,其QRS时间不一定达到0.12s,所以应与其他特征综合判断有无束支阻滞。B.左心前区导联的平顶R波:典型时V5、V6导联无q波,呈明显切迹的R波,这只占68%左右。约30%左束支阻滞者出现Rs、rS、

6、RSR等图形,而、avL导联可出现典型的R波,可能是由于心脏沿长轴顺钟向转位,使左心室面向左后方转位所致;也可能与V5导联的探查电极安放不准确有关。因此可做12导联心电图,因为有时在V6导联或V4、V2导联才能显示出本来面目,有时V5导联未出现而V6导联出现典型的R图形。C.右心前区导联的r波:呈QS型者占33.3%,呈rS型者占66.6%(图2),远较前者多见。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时V1、V2导联呈QS型的原因是: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时,中隔支自左后向右前的向量消失,加之室中隔自右向左的异常向量与右心室壁自左后向右前向量相互抵消所致。D.、avF导联呈QS型:经尸检证实,无下壁梗死的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7、者下壁导联可呈QS型。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时Q波出现,传导正常时下壁导联Q波消失。E.ST-T改变是因为除极过程异常所引起的继发性复极过程的改变。然而多数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患者,其心肌往往有炎症、缺血、心肌纤维化等病变,因此除继发性ST-T改变外,往往还可兼有原发性ST-T改变的因素,所以此时的心电图ST-T改变可能不如上述那样典型。F.单纯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是否出现电轴左偏:目前尚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时不伴电轴偏移,把QRS电轴正常作为诊断标准之一,并认为如伴有电轴左偏,大多为左束支主干伴左前分支阻滞。有人证实可伴有电轴左偏,认为在左束支传导完全阻滞中断后,激动经右束支激

8、活右心室,然后通过肌性传导到左心室面。激动最早到达左心室的部位可有不同,如果首先到达左后分支的浦肯野纤维,则左心室前侧壁激活延迟,电轴则可向左偏;而激动首先到达左前分支末梢时,则电轴可右偏;如果激动同时到达双分支末梢,则电轴不变。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类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病变部位。可在左束支主干或左前分支+左后分支或两者并存,亦可发生在希氏束内。根据阻滞的部位,可大致分为下列4种传导阻滞的类型:A.左束支主干阻滞:约占45.3%。其中包括阻滞程度相同、等速传导延迟的病例。此两者在体表心电图上难以区别。左束支主干阻滞的心电图表现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图形,额面QRS电轴多在正常范围,少

9、数病例电轴轻度左偏。B.左束支的2个分支同时有不同程度的阻滞:约占48.2%。其中:a.左前分支阻滞左后分支阻滞。约占96.9%。心电图表现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额面QRS电轴明显左偏(-30)。b.左后分支阻滞左前分支阻滞:约占3.0%。心电图表现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额面QRS电轴右偏+120;左后分支阻滞+二度(31)左前分支阻滞。例如:每组的前2个QRS波间期为0.15s,电轴-30,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第3个QRS形态与前者不同,间期为0.11s,电轴+11O,符合左后分支阻滞。C.左束支主干阻滞合并右束支阻滞:约占3.6%,心电图表现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D

10、.三支阻滞:约占2.9%。心电图表现为:a.左前分支阻滞+左后分支阻滞+间歇性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约占25%;b.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左前分支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约占50%。E.二度型房室传导阻滞+间歇性左束支阻滞+间歇性左前分支阻滞,约占25%。(2)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incomplete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ILBBB):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室激动顺序在心室除极化的起始期十分类似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时,激动经过左束支时未完全阻断,仅传导缓慢,一般较经过右束支的时间延迟25ms;如延迟超过30ms,则左束支发生完全性传导阻滞。激动

11、首先通过右束支的支配区。室间隔的激动从右向左传导,同时左侧间隔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激动。其范围按右束支传导延缓的程度而定。当经左束支传导系统的激动到达时,余下的室间隔左侧及左心室游离壁则以正常的方式进行除极。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典型心电图特点:A.QRS波形与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相似,但不如后者明显。、V5、V6导联出现高的R波,呈R或RS型,R波有轻度模糊或切迹,右胸导联(V1、V2导联)出现深的S波(图3)。B.、aVL、V5、V6联无q波。C.QRS波时限0.10s。D.V5、V6导联室壁激动时间(R波峰时间)延长到0.06s。E.继发性ST-T改变,T波可正常、低平或倒置。对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典型心电图特点的详细描述:A.QRS波时限:一般认为在0.100.11s,少数学者认为QRS时限可0.10s,只要左侧导联R波起始部存在顿挫或这些导联q波消失,即可诊断为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B.通常V5、V6导联无q波。但在少数情况下,V5、V6导联可有小的q波,其发生机制是:当左束支传导延缓发生的部位较低,并且在左中隔支发出以后的部位发生左束支传导阻滞时,左中隔支传导正常,所以,V5、V6导联可有小q波。C.V1、V2导联的小r波可消失。D.ST-T性也可与QRS主波方向相反。对于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诊断的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其重要的诊断依据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