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95938.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8065246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钓鱼的启示9593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钓鱼的启示9593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钓鱼的启示9593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钓鱼的启示9593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钓鱼的启示9593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钓鱼的启示9593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钓鱼的启示95938.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2012年10月17日试教后修改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认识个生字,学会个生字,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到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谈话:假如,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你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鱼,刚想拿回家,

2、别人却让你放回去,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呢?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得到一些启发的。、齐读课题。二、学习新课、学习生字词:易错音:沮漪。易错形:距(拒)、纽(扭)、践(线)、挣(诤)。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描写“我”和父亲神态及心理活动的句子四、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思考:“我”回忆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每当“我”想起这件往事,内心总充满了对父亲的崇敬?2、课文的题目是钓鱼的启示,细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不是主要讲“钓鱼”和“启示”两部分内容?并从文中找出相应的部分。(1到9自然段讲钓鱼,10到11讲启示)3、钓鱼部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钓鱼的过程的?(鲈鱼捕捞开放日前一天夜晚,“我”和

3、父亲去钓鱼钓到一条从来没见过的大鲈鱼因为离允许捕捞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让“我”把鲈鱼放回到湖里)4、划出“我”得到的启示,并读一读。五、教师总结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知道了父亲在鲈鱼捕捞的开放日前一个傍晚,在“我”捕捞到一条大鲈鱼后让“我”放回去的事。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朗读等方法使学生走入文本,体会钓鱼的启示。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受到一些启示,懂得在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朗读等方法使学生走入文本,体会

4、钓鱼的启示。2、教学难点:从文中的细节描写中揣摩父亲的心理活动,理解父亲放掉大鲈鱼的做法。三、学情分析:钓鱼的启示这一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这个故事发生在国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其次,本文的主题是“道德”,道德对于成年人来说都是一个深刻而严肃的话题,更别说孩子了。最后,本课的重点就是理解父亲为什么把大鲈鱼放掉,而文中对父亲的描写却很含蓄,没有心理描写,也没有过多的解释性的对话,所以学生在阅读本文时很可能只停留在语言表面而不去揣摩语言背后的深刻含义。四、教学策略:品读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朗读深化。五、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六、教学过程一、 导入1、 复习:通

5、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文章主要写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呢?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2、 同学们请看这句话“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齐读这句话。3、 一次钓鱼的经历竟给作者留下了终生的启示,让我们跟随作者回到三十四年前那月光如水的夜晚,看看发生了什么不同寻常的事?二、 品读“钓鱼”部分(一) 讨论“三十四年前那月光如水的夜晚”发生了什么不同寻常的事?1、 带着问题自由读钓鱼部分。2、 讨论交流。不寻常在哪里?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来说一说。平常我们钓到了鱼,都会高高兴兴拿回家,而这次竟要放掉,实在是太不寻常了。换做是你,你愿意放吗?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看一看这条鱼该不该放?(二)讨论钓到的鱼

6、到底“放”还是“不放”1、下面默读3到9自然段,找出你认为“放”或是“不放”的理由,用横线划出相关的句子。2、集体交流。(注意先表明态度,再读你找到的句子,最后说出你的理由)板书:不放 放3、相机品句子“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指名读,把鱼读“大”。指导全班朗读。作者钓到那么大的鱼,心情如何?板书:得意4、你觉得父亲喜欢这条鱼吗?从课文什么地方可以看出?相机品读句子“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去读呢?指名读。齐读。5、总结。刚才,同学们认真地读了课文,对这上钩的鱼该不该放各有看法:认为放因为:未到捕捞鲈鱼的

7、时间,应该遵守规定。认为不该放因为:“我”钓到这条鱼不容易鲈鱼又大又美钓着鱼时四周又无人父子俩的心情和你们一样。为此,他们还展开了激烈的争辩,让我们来读一读父子俩的对话。(三)展开辩论1、出示对话: “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可以商量吗?你从那个字看出?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这句话你怎样去读?同学评价,再读。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谁来读这句话?评价。2、分角色朗读。3、 师生展开辩论。孩子那么委屈,可父亲还是坚持要把鱼放了,我都为孩子打抱不平了,我来扮演孩子,请同学来当父亲,再争取一下

8、。“爸爸,又没人知道,你就让我把鱼留下吧?”“就一次,行吗?”“你学习上严格要求我,钓鱼这件事不用那么认真吧?”“难道你不爱我了吗?”(四)体会“放鱼”的心情。1、读到这里,你能体会到“我”此时的心情了吗?板书:急切、不理解、委屈、难受(得意)急切、不理解委屈、难受侥幸、乞求无可奈何、依依不舍2、虽然委屈、难受、不理解,可最后在父亲的坚持下,我还是把鱼放了,我放鱼时,是多么无可奈何,多么依依不舍。齐读第九自然段。板书:依依不舍三、 品读“启示”部分(一) 理解父亲告诫“我”的话1、岁月匆匆,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回想当年钓鱼的往事,作者充满了对父亲的怎样的感情?感谢父亲什么?2、 默读最后两个

9、自然段。感谢父亲什么?3、出示父亲告诫“我”的话什么是“是”?什么是“非”?当年钓鱼这件事怎样做是“是”?怎样做是“非”?你理解作者为什么要感谢父亲了吗?3、 理解生活中的“鱼”1、 出示课件,(在人生的旅途中)2、 这句话有何特殊之处?3、 加引号的“鱼”如何理解?(不是真正的鱼,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鱼”有哪些?)4、 在生活中,你或你熟悉的人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诱惑人的“鱼”呢?你是怎样做的?你的抉择是正确还是错误的?四、 总结全文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诱惑人的“鱼”,这也许会给你带来一时的方便、好处,但是你如果选择了这些蝇头小利,就丧失了做人的准则。所以最后老师要送给大家一句名言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孟德斯鸠希望大家能用这句名言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