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8064247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杏花岭区锦绣苑小学 杨兰云 【教学目标】 1. 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句子。 2. 写铅笔字,练习写含有“点”的字时,点的位置不同,点的书写先后顺序不同。 【教学重点】 写含有“点”的字时,点的位置不同,点的书写先后顺序不同。 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 积累古诗,书写带点的汉字。【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四”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四)二、读读背背 过渡: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人体的各部分,学会了读带有轻声的词语,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一首古诗。(课件出2)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2、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1.出示诗题, 介绍这首诗的作者。 (课件出示3)作者介绍:贾岛(779843),字浪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2.借助拼音,把古诗读正确,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词。“寻、隐”前鼻音,“遇”是整体认读音节。(课件出示4)3.交流反馈学生认为难读的生字词。 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课件出示5)4.初步了解诗歌的意思。先自己画出不明白的地方,和同伴交流。同伴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全班交流。(课件出示6)寻:寻访。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不遇:没有见到。 童子:小孩

3、。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言:回答,说。 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5.根据词语注释,串起来说诗意。(课件出示7、8)诗意: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他也不知道他的师傅到底在哪。6.读好诗歌。想象着画面,再读诗歌,读出诗歌的节奏。(课件出示9)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三、写字有方 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认识了诗人贾岛和一个可爱的小孩子。下面我们来动动手,写写字。那么大家有信心写好这些字吗?(课件出示11)主 门 书 我 (1)仔细观察,你发现他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了吗?

4、相同点:本题的四个生字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上面都有“点”。不同点:但他们的位置不同,“主”的点在正上方,“门”的点在左上方。(课件出示12)(2)书写笔顺规则是:“主、门”的点在正上方或左上方,写的时候都先写点;“书”和“我”的点在右上方,写的时候后写点。(课件出示13、14)【设计意图:了解“点的位置不同,书写的顺序也不同”的笔顺规则。养成“一看二写三对照”的良好的书 写习惯。】(3)再仔细观察这几个字的形状,记住他们的笔顺伴着音乐写一写。描红、临写。 养成“一看二写三对照” 的书写习惯,学生自主练写生字。 写完后,教师评讲学生的书写作品,先看笔顺有没有写对,然后看关键笔画有没有写正确。如“主”,点和竖都要在竖中线上。 课外作业新设计 1.把今天学习的古诗背给家人听。 2. 课下搜集贾岛的其他诗句。如: 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3.练习书写“主、门、书、我”各一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