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生产安全事故案例.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8032940 上传时间:2024-03-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醇生产安全事故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甲醇生产安全事故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甲醇生产安全事故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甲醇生产安全事故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甲醇生产安全事故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甲醇生产安全事故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醇生产安全事故案例.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甲醇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学习学习内容1、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2、日本甲醇精馏塔爆炸事故3、甲醇分离器爆燃事故4、甲醇计量槽爆炸事故案例一: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一、事故经过 2008年8月2日上午10时2分,贵州兴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甲醇储罐区一精甲醇储罐发生爆炸燃烧,引发该罐区内其他5个储罐相继发生爆炸燃烧。该储罐区共有8个储罐,其中粗甲醇储罐2个(各为1000立方米)、精甲醇储罐5个(3个为1000立方米、2个为250立方米)、杂醇油储罐1个(250立方米),事故造成5个精甲醇储罐和杂醇油储罐爆炸燃烧(爆炸燃烧的精甲醇约240吨、杂醇油约30吨)。2个粗甲醇储罐未发生爆炸、

2、泄漏。事故发生后,政府及相关部门立即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控制了事故的进一步蔓延,但该事故发生在奥运前夕,影响十分恶劣。二、事故原因 贵州兴化公司因进行甲醇罐惰性气体保护设施建设,委托湖北省昌业锅炉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进行储罐的二氧化碳管道安装工作(据调查该施工单位施工资质已过期)。 2008年7月30日,该安装公司在处于生产状况下的甲醇罐区违规将精甲醇c储罐顶部备用短接打开,与二氧化碳管道进行连接配管,管道另一端则延伸至罐外下部,造成罐体内部通过管道与大气直接连通,致使空气进入罐内,与甲醇蒸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8月2日上午,因气温较高,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通过配管外泄,使罐内、管道及管口区域充

3、斥爆炸性混合气体,由于精甲醇c罐旁边又在违规进行电焊等动火作业(据初步调查,动火作业未办理动火证),引起管口区域爆炸性混合气体燃烧,并通过连通管道引发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罐底部被冲开,大量甲醇外泄、燃烧,使附近地势较底处储罐先后被烈火加热,罐内甲醇剧烈汽化,又使5个储罐相继发生爆炸燃烧。 此次事故是一起因严重违规违章施工作业引发的责任事故,而且发生在奥运会前期,教训十分深刻,暴露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三、事故反应出的问题 (1)施工单位缺乏化工安全的基本知识,施工中严重违规违章作业。施工人员在未对储罐进行必要的安全处置的情况下,违规将精甲醇c罐顶部备用短接打开与

4、二氧化碳管道进行连接配管,造成罐体内部通过管道与大气直接连通。同时又严重违规违章在罐旁进行电焊等动火作业,没有严格履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动火作业审批程序,最终引发事故。 (2)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对施工作业管理不到位,在施工单位资质已过期的情况下,企业仍委托其进行施工作业;对外来施工单位的管理、监督不到位,现场管理混乱,生产、施工交叉作业没有统一的指挥、协调,危险区域内的施工作业现场无任何安全措施,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对施工单位的违规违章行为熟视无睹,未及时制止、纠正;对外来施工单位的培训教育不到位,施工人员不清楚作业场所危害的基本安全知识。四、防范措施 (1)切实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

5、场所施工作业的安全监管,对施工单位资质不符合要求、作业现场安全措施不到位、作业人员不清楚作业现场危害以及存在严重违规违章行为的施工作业要立即责令立即停工整顿并进行处罚。 (2)加强对外来施工单位的管理,确保对外来施工单位的教育培训到位;危险区域施工现场的管理、监督到位;交叉作业的统一管理到位;动火、入罐、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等危险作业的票证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危险区域施工作业的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3)企业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知识,以及应急能力。 (4)加强对外来施工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选择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来进行施工工作,严格外来施工单位资质审查。案例二:日本甲

6、醇精馏塔爆炸事故一、事故经过 1991年6月26日,日本某工厂在新型表面活性剂“-磺基脂肪酸酯”生产中,由于甲醇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微量的甲基过氧化物,并在精馏塔停止运转过程中,在局部从0.1%浓缩到百分之几十而发热,导致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2人死亡,13人受伤,塔及周围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磺基脂肪酸酯生产设备于1991年1月完成,2月进入正常运行。6月19日21时35分,磺化反应装置启动,20日2时46分,回收甲醇开始供给甲醇精馏塔。26日8时9分,磺化反应装置停车;9时06分,停止向精馏塔供给回收甲醇,同时减小再沸器的蒸气量,将精制甲醇的馏出量从正常的350kg/h降至150kg/h,之后

7、保持“待机状态”;9时55分,为了使甲醇和水更好地分离,停止精制甲醇的馏出,浓缩甲醇全部返回塔内进行“全回流操作”;10时05分左右,停止向塔内回流,并增大再沸器的蒸气量,精馏塔内的甲醇残液全部从塔顶推出进入“焚烧操作”,10时15分左右,爆炸发生(事故发生前0.2s,工艺温度和压力没有异常)。 爆炸发生在精馏塔的上部(从第5层至第26层约7m),塔顶至第4层落至地下,塔壁碎片最大飞至1300m,大部分散落在半径为900m的范围内,第27层以下的塔壁碎片残留在原地。据推算,爆炸当量相当于1050kg TNT。二、事故危害 爆炸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1人中度受伤,11人轻伤。精馏塔完全破坏,塔

8、周围50m内的窗户玻璃全部损坏,爆炸碎片和冲击波使工厂内319个场所遭到破坏。三、事故原因 (1)在漂白过程中,残留的无水硫酸和添加的甲醇发生副反应生成甲基硫酸,甲基硫酸只有在酸性条件下,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甲基过氧化物。而甲基过氧化物在弱酸性水溶液中较稳定,几乎不分解,但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不稳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速分解。 (2)在正常运行时(回流比为5),甲基过氧化物最大浓度不超百分之几,在进行“全回流操作”时,甲基过氧化物的浓度被浓缩到百分之几十。 (3)事故发生当日,中和工段的pH计发生故障,使中和的烧碱量减少,溶液呈酸性,甲基过氧化物不易分解,导致甲基过氧化物在塔内的滞留量由正常时的1

9、020kg上升至3040kg。 (4)在“焚烧操作”过程中,液相中甲基过氧化物的浓度比“全回流操作”时还大,另外,伴随着从塔顶的回流停止,也没有向塔内回流冷却甲醇液,结果导致发热速度大于散热速度,精馏塔处于温度急速升高的状态,最终导致爆炸事故发生。四、防范措施 (1)设置利用还原剂能够完全除去向精馏塔供给回收甲醇中所含有的过氧化物的设备。 (2)回收甲醇中的过氧化物,应确认其被还原剂完全还原后,再供给精馏塔。 (3)精馏塔停止焚烧操作。 (4)再漂白工程中,应抑制甲基过氧化物的生成,且在中和工程中设置双重pH计。 五、事故反思 由于不存在类似的事故案例,要预测这样的爆炸事故非常困难。但是这起事

10、故也是由于回收甲醇的前期处理方法、中和工程的pH计故障、精馏塔的焚烧操作等设备和操作上的原因而引起的。如果供给精馏塔的回收甲醇中的过氧化物完全还原,就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故。案例三:违章动火作业使甲醇储槽爆炸一、事故经过和危害 1989年3月5日,某化工厂聚乙烯醇车间在聚合工段的甲醇储槽安装浮球液位计,在动火作业时发生爆炸,致使2人被炸。 该储槽虽在1988年12月10日停车后经物料倒空、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并将相连的甲醇管道进行处理,但没有与回收罐区的物料管线用盲板彻底隔离,该厂卸料站在2月24日和3月4日两次向回收区储槽送入甲醇时,由于阀门内漏,使甲醇渗入该储槽。该储槽在检修工作未全部结束前

11、,过早将人孔盖封上,而3月5日动火前又未将人孔盖打开进行检查,动火分析取样不是槽内的气样,致使在动火点焊浮球液位计定滑轮座时,槽内气体发生爆炸。二、事故原因分析 (1)停用设备未与生产在用的设备、管道隔绝。 (2)取样没有代表性。三、防范措施 (1)停用的设备、管道一定要与在用的设备、管道隔绝。 (2)停用的设备,再次启用或改造时一定要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取样点要有代表性。案例四:甲醇计量槽爆炸事故一、事故经过和危害 2002年3月18日上午,某氮肥厂组织维修工对合成车间精甲醇岗位1#甲醇中间计量槽进行抢修。10时许,在对检修槽作了排空水洗置换处理后,1名电焊工用气割切割其上方连通2#空计量

12、槽的放空管道时,2#空计量槽突然发生爆炸。该电焊工当场被炸得血肉横飞。正在相隔仅2m远的另一槽上操作的2名工人受气浪冲击,被摔出3m多远,均受重伤。二、事故原因 经现场勘验和技术鉴定,酿成这起1死2伤重大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2#空甲醇计量槽内还有残余的甲醇气体,加上用于切断甲醇槽与放空管的盲板不合格,被气割时加热的气体冲破,致使槽内残余的甲醇气体与空气混合在爆炸范围以内,遇到气割明火当即发生爆炸。三、防范措施 检修动火时,管理人员必须组织实施对动火设备、储罐等与存有易燃易爆物料的设备彻底断开,并进行严格的清洗、置换、分析、监测,认真做好动火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作业人员要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不确认做到安全保障绝不动火作业。谢谢观看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