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8031949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找春天课后反思丰南一小:田凤慧我开始就激发孩子求知欲,用疑问的语气说:小朋友,一年有哪四个季节?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你有哪些话可以来赞美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学找春天的课文吧。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打开书本大声地朗读起来了。在读书过程中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这时我出示生字卡片,通过个别、男女读等多种形式让孩子读准字音。通过动作理解“害羞”“躲躲藏藏”“遮遮掩掩”顿时笑声一片,学生在愉快中体会字词理解字义。我们看到了春天的什么?我们听到了春天的什么?我们闻到了春天的什么?我们触到了春天的什么?学生带着问题精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

2、的音符吗?”读着这些语句,领会其中的情与趣,我们会感到回味无穷。古诗两首课后反思丰南一小:田凤慧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从图悟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特别是学习宿新市徐公店,可在读后充分感受这首诗的情趣,激发学生根据插图或诗意展开想象,编一个小故事。笋芽课后反思丰南一小:田凤慧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

3、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确定了以下教法与学法: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2、根据低年级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抽象思维弱,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3、倡导自主尝试,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4、创设情境,开展多次、多视角的读,如初读、精读、赏读、个别读、分角色读等等,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质。小鹿的玫瑰花课后反思丰南一小:田凤慧为了让学生

4、能更好地体会这一层深意,我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森林中见过小鹿玫瑰花的小动物:“听了黄莺和微风的话,很多小伙伴也赶来了。你看,我们也看到闻到小鹿的玫瑰花了,我们会对小鹿说什么呢?”创设情境,说话练习。课堂上的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小蜜蜂”说:“小鹿,我采过你种的玫瑰花的蜜,可好吃啦!现在想起来我的嘴里还甜甜的呢!”“小蝴蝶”说:“小鹿,我见过你的玫瑰花,可美啦!每天我们都要到玫瑰丛中跳集体舞,大家都说:这是一幅多么美的图画!”“小兔子”说:“小鹿,我戴过你的玫瑰花,朋友们都说我是森林中最漂亮的小兔子!”孩子们拥有的超凡的想象力是他们最大的财富,只要我们努力挖掘,就一定能收获惊喜。精彩的回答已给“小鹿

5、的玫瑰是否白栽?”这一问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不需喋喋不休地说教,孩子们已能深深体会到小鹿的玫瑰给大家带来的快乐。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给人快乐的同时,小鹿也收获着快乐。语文园地一 课后反思丰南一小:田凤慧本设计主要是尝试和开拓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第一学段写话教学不容忽视的三个核心问题。其一,兴趣情感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对每学段写话没有统一要求,却强调了对写话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写、乐于写,有利于克服在口头语转化为书面语过程中产生的畏难情绪。本设计注重从兴趣入手,以歌激发情趣,以画调动情感,以评价激励使其兴趣持久。其二,联想想象问题。第一学段的学生常常在独自玩耍时自言自语,自得其乐。设计让学生画出和说出自己发现的春天的景物之后,想象它们想干什么,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写出自己对发现的景物想说的话。这样,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把“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的要求落到实处。其三,话语条理问题。设计用“发现什么样的景物它想干什么”的顺序说单个景物;按一定条理说一组景物;用“美丽的,我想对你说”的方式来表达感情,正是让学生在作文起步的路上轻松而有条理地说话写话,抵制“信口开河”的伪“自由写话”,把作文的底子打好。除以上三点外,本设计也关注了学生的自评自改、合作互动、以学定教、预设与生成等方面的问题。 【 经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