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燃油经济试验指导书.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7982687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燃油经济试验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汽车燃油经济试验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汽车燃油经济试验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汽车燃油经济试验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汽车燃油经济试验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燃油经济试验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燃油经济试验指导书.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燃油经济性性试验指导书一、试验任务来源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是在保证汽车动力性的基础上,以尽可能少的燃油消耗行驶的能力。燃油经济性通常用一定运行工况下汽车行驶百公里的燃油消耗量或一定燃油量使汽车行驶的里程来衡量。二、试验目的要求1、了解汽车燃油经济性能实验的要求;2、掌握汽车燃油经济性能的道路实验方法; 3、学习实验记录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4、根据实验记录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评价实验车燃油经济性能的优劣。三、仪器设备流量计或汽车拖拉机综合测试仪,综合气象观测仪,车速传感器,油耗仪及实验车等。四、试验标准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GB/T 12534-1990商用车辆燃油经济性试验方法 GBTl254

2、52-2001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GBT125451-2001五、准备工作1、实验条件(1)车辆条件 试验车辆在试验前应进行磨合,至少应行驶3000km。应根据制造厂规定调整发动机和车辆操纵件。特别应调整怠速装置(调整转速和排气中CO含量)、起动装置和排气净化系统。为避免因偶然进气而影响混合气的形成,应检查试验车辆进气系统的密封性。试验车辆的性能应符合制造厂规定,应能正常行驶,并顺利地冷、热起动。实验前,应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对实验车进行技术保养。新车在实验前应进行 磨合行驶(一般磨合里程不少于2500km)。实验时,实验车各总成的热状态应符合技术条件的规定,并保持稳定,如技术条件无规定时,应

3、符合下列条件;发动机出水温度8090 发动机机油温度5095实验道路最好选择专用试验跑道。如没有专用场地,可选择平直、干燥的硬路面(沥青或水泥路面)进行。跑道长度23km,宽度不小于8m,纵向坡度在0.1%以内。实验前,试验车辆应放在环境温度为2030的环境下,至少保持6h,直至发动机机油温度和冷却液温度达到该环境温度的2为止。车辆应在常温下运行之后的30h之内进行试验。试验车辆必须清洁,车窗和通风口应关闭;只能使用车辆行驶必需的设备。如果有手控进气预热装置,应处于制造厂根据进行试验时的环境温度规定的位置。如果试验车辆的冷却风扇为温控型,应使其保证正常的工作状态。乘客舱的应关闭空调系统,但其压

4、缩机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2)道路条件试验路面应该平整、干燥、清洁、纵向坡度不大于0.1%,路长2-3km,宽不小于8m,测试路段长度200米。(3)气候条件 试验应避免在雨雾天进行,气压在99.3kPa120kPa;气温在040;风速小于3ms;相对湿度小于95。2、准备工作(1)登记实验车的生产厂名、牌号、型号、发动机号、底盘号和出厂日期等; (2)检查车辆外部紧固件的紧固程度,各总成润滑油及润滑状态和密封状况;(3)检查油、电路,并按技术条件进行调整,使其达到最佳工作状态;(4)检查发动机风扇皮带张力,发动机气缸压力、机油压力及发动机怠速转速;(5)检查照明灯、信号灯等能否正常工作;(6

5、) 仪器安装汽油机:流量计安装在汽油泵和化油器之间。柴油机:流量计安装在滤清器和输油泵之间。(7) 12V电瓶一个,以及与实验车相匹配的管路接头和软管。(8)实验前,测试实验车各总成的热状态,并将结果填入实验报告中的表2。(9)实验路段设置实验路段应为纵坡不大于0.3%的混凝土或沥青路面道路,路面干燥、平坦、清洁,长度为3000m。六、试验暂停条件如果测试过程中出现故障,试验不能正常工作,可按停止。七、试验内容1、直接档加速燃料消耗量实验2、等速行驶燃料消耗量实验3、六工况燃料消耗量实验八、实验方法及步骤:1、直接档加速燃料消耗量实验(1)测试路段:500m。(2)实验方法:汽车挂直接档(没有

6、直接档可挂最高档),以301km/h的初速度稳定通过50m的预备段,在测试路段的起点开始,油门全开,加速通过测试路段。测量并记录通过测试路段的加速时间、燃料消耗量和实验车在测试段终点时的速度。(3)测定值的确定:实验往返两次,测得同方向加速时间的相对误差不大于5%,取四次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测量和计算结果记入实验报告中的表3。2、等速行驶燃料消耗量实验(1)测试路段:500m。(2)实验方法:汽车用常用档位,等速行驶,通过500m的测试路段,测量通过该路段的时间和燃油消耗量。实验车速从20km/h(最小稳定车速高于20km/h时,为30km/h)开始,以10km/h的整数倍均匀选取

7、车速,直到最高车速的90%,至少测定5个实验车速。同一车往返两次,测量结果经重复性检验认可后,记入实验报告中的表4重复性检验方法见附录二。(3)绘制等速燃料消耗量特性曲线以实验车速为横坐标,燃料消耗量为纵坐标,绘制等速燃料消耗量散点图。根据散点图,绘制等速行驶燃料消耗量特性曲线。3、六工况燃料消耗量实验(1)测试路段:1075m。 (2)实验方法:试验循环:总质量在3500-14000kg的载货汽车,应按图3和表1规定的实验循环进行。 图3 六工况示意图表1六工况实验参数工况运转状态(km/h)行程(m)累计行程(m)时间(s)加速度(m/s2)变速器档位12550507.2-最高档22540

8、15020016.70.25最高档340250450225-最高档4405017562514.00.20最高档550250875180-最高档65025200107519.3-0.36最高档注:a.实验车在第六工况的终速度的偏差为3km/h。 b.对于最高档的最小稳定车速大于25km/h的车,使用档位允许从最高档降低一档进行,当车辆进行等速行驶路段和减速段时再换入最高档进行实验。实验值偏差汽车在进行六工况实验时,加速、匀速和用车辆的制动器减速时,每个实验工况除单独规定外,允许车速偏差2km/h。在工况改变过程中允许车速的偏差大于规定值,但在任何条件下超过车速偏差的时间不大于1s,即时间偏差为1

9、s。(3)实验方法说明六工况实验应严格按实验循环和表1中的规定进行。换档应迅速、平稳。减速工况应完全放松加速踏板,离合器仍保持接合,当车速降至10km/h时,分离离合器。必要时,允许使用车辆的制动器。(4)六工况燃料消耗量的确定每循环实验后,应记录通过循环实验的燃料消耗量和通过的时间。当按实验循环完成一次实验后,车辆应迅速调头,重复实验。实验往返各进行两次,取四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六工况燃料消耗量实验的测定值。经重复性检验后,将实验数据和处理结果记入实验报告中的表5。九、试验人员与任务分工人员:试验指导教师和学生分工:学生按试验要求分成三组,分别做:直接档加速燃料消耗量实验,等速行驶燃料消

10、耗量实验,六工况燃料消耗量实验。十、试验地点与时间地点: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时间:2013年11月13日星期三十一、注意事项1、学生应严格遵守实验规则,服从指导教师的指导,实验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教材及有关教材的内容,熟悉本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及操作规程。2、学生应按实验要求分组,明确分工,注意互相配合,并坚守岗位。在实验中,要集中精力,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根据规定认真记录实验数据。 3、实验中应注意安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要爱护实验仪器及设备,不得随意驾驶实验车和乱动其它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和设备。实验中出现异常情况,应冷静对待并及时报告指导教师。4、流量传感器在安装前必须标定正确;5、流量传

11、感器应垂直放置;6、各连接处不得有漏油和渗油现象;7、实验完毕后,认真、准确的填写实验报告。要求文字清晰、文理通顺、图表清洁整齐,格式统一。十二、实验结果整理与分析分析实验车的燃料消耗量与车速的关系,并依据燃料消耗量对等速油耗曲线的要求,分析实验车的油耗合理性。汽车燃料经济性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实验地点: 实验车型号: 制造厂名: 底 盘 号: 发动机号: 变速器型号: 出厂日期: 装载质量: kg 乘车人数:_ 总 质 量: kg 轮胎气压:前轮(左/右) kg 后轮(左/右) kg 使用燃料: 里程表读数: km 路面状况: 天气: 气温: 气压: kPa 相对湿度: % 风向: 风速:

12、 m/s 测试仪器和设备: 实验指导: 驾 驶 员: _ 1、燃料消耗量实验表2 汽车各总成热状况(C)发动机出水温度发动机机油温度变速器润滑油温度驱动桥润滑油温度表3 加速燃料消耗量实验记录变速器档位: 序号行驶方向初速度(km/h)通过50米预备段的时间(s)通过测量段得加速时间(s)末 速度(km/h)燃料消耗量(ml)备注12345678表4 等速燃料消耗量实验记录变速器档位: 序号行驶方向速度表指示数(km/h)实际车速(km/h)通过测量段时间(s)燃料消耗量实验值(ml)燃料消耗量(L/100km)备注12345678表5 六工况燃料消耗量实验记录序号行驶方向通过试验路段的时间(s)燃料消耗量实验值(ml)燃料消耗量(L/100km)备注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