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人民队的建立 .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7979845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课人民队的建立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11课人民队的建立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11课人民队的建立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1课人民队的建立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人民队的建立 .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课程标准: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共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教学目标:一、 识记与理解 记住南昌起义的时间和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知道八七会议的内容,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理解中国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革命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从国情出出发、运用实事求是的理论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不畏艰难、坚持斗争的革命精神和面对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南昌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教学难点:革命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原因

2、教学法方法:谈话法、讲述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 1、以节日为话题,8月1日是什么节?为什么把这一天做为建军节? 2、以军旗为话题,解释“八一”的含义二、新课 (一)、学生初读课文,编制本课大事年表。共同回顾(二)、南昌起义 1、指导学生看油画及领导人的插图,认识感知2、教师结合插图概述经过。3、抽学生找到并朗读南昌起义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第一枪、开始、开端)4、教师小结引入下一个框题。 (三)、井冈山会师 1、八七会议 ,让学生说出内容。 2、秋收起义 3、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1928年上半年 中国第一个根据地 4、引导学生看地图,看路线,找到“南昌”、“长沙”、“文家市”、

3、“井冈山”等地,引出由城市走向农村,并议论:为什么毛泽东主张由进攻大城市转到农村。 (1)比较南昌、秋收起义 认识到敌人统治的中心在城市,农村薄弱 (2)回忆过去的经验教训(洋务、戊戌、辛亥、北伐战争),认识到民众的力量。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农民占绝大多数,他们是革命的主力军。革命要成功就必须到农村就必须发动群众。 5、井冈山会师 引导学生看地图,后由学生讲述经过,说出这次会师的时间、组成情况、领导人及意义6、井冈山的斗争生活。 结合故事 八角楼的灯光、朱德的扁担以及当时流行的民歌,让学生感受老一辈革命家乐观向上的精神。(四)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红军的壮大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看有关表格和地图,总

4、结特点:理解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认识到“星星之火,已成燎原”。 三 课堂小结:1、 创建第一支人民军队-时间是- 2、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3、形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 4、找到了一条革命的道路四、完成作业(巩固练习) 1、 每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这是为了纪念()A 秋收起义 B 南昌起义 C 井冈山会师 D 红军长征胜利 2、 井冈山会师后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支队伍的领导人是( )A 毛泽东 周恩来 B 周恩来 朱德 C 朱德 陈毅 D 毛泽东 朱德 3、 你认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的重大意义是( )A 确立了中国革命的奋斗目标 B 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C 形成了中国革命的统一战线 D 扭转了中国革命的危险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