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数学 .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955587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中的数学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活中的数学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生活中的数学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生活中的数学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生活中的数学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中的数学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的数学 .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中的数学合阳城关二小 张梦洁摘要:“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习变得有趣、生动、易懂,并会把数学运用于实践,使数学变得更有活力。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要回归到生活。 关键词:生活 数学正文:“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这是我们的理念。“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那么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枯燥、抽象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要解决这

2、个问题,我的体会是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既放缓了知识的坡度,又激活了学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低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各种现象仍然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他们渴望了解这些新事物、新现象,喜欢探索、挖掘,喜欢刨根究底。因此,在教学中,我就紧紧抓住他们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首先是利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学习数学 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这样一段动画:在

3、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天空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便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刻抛了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们有的说:“可能会下雨”,有的说:“可能会打雷、电闪”,有的说:“可能会刮风”,还有的认为:“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有变化”,有的认为:“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更有的认为:“还可能会下雪”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们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因为春天的天气渐渐暖和了,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

4、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知。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的不确定性。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理解“可能性”这个概念,判断事物能否发生的可能性,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其次是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学数学 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便收了小明的30

5、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我问学生:“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为了让学生能正确理解这个问题,我首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中,有的学生将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3个10角就是3元,所以30个1角和3元是相等的;第二,根据学生的分析,我再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就得出了结论:“1元与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个1角”,“1元10角”。 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就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

6、经会的,只是因为没有找到规律,就会判断错误,象小明那样觉得“有点吃亏。”所以我们可运用生活中的经验,通过创设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这样,就会不断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学数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第三、依托儿童的生活事例,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 如我在教统计最喜爱吃的水果一课时,在组织学生对生活实际调查与统计的过程中,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几种颜色的积木代替不同的水果,而每一块积木只代表一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在搭积木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统计的思想。要求学生把积木放在同一桌面上,这样才能看出谁搭得高。同时在统计中还要用横线表示相同的起点;这样,谁搭的积木最高,表示喜欢那种水果的人数最多。正是在这

7、样的活动中,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了。总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活动,把生活中的数学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生活,进而,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又如,在上“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我用课件演示x x同学拾金不昧的情景,播出一则“失物招领启事”: 失 物 招 领X x同学在校园升旗台附近拾到人民币A元,请失主前来少先队大队部认领。 校少先队大队部2008年10月学生惊奇于数学课上老师怎么讲起了失物招领的事呢?我和学生们通过分析、讨论A元所表示的意义。 师:A元可以是1元钱吗? 生

8、1:A元可以是1元钱,表示拾到1元钱。 师:A元可以是5元钱吗? 生2:可以!表示拾到5元钱。 师:A元还可以是多少钱呢?生3:还可以是85元,表示拾到85元钱。 师:A元还可以是多少钱呢?生4:还可以是0.5元,表示拾到5角钱。 师:那么A元可以是0元吗?生5:绝对不可以,如果是0元,那么这个失物招领启事就和大家开了一个大玩笑! 师: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拾到多少元?而用A元表示呢? 由于学生容易认识具体、确定的对象,而用字母表示的数是不确定的、可变的。因此开始学习,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本题中的“失物招领启事”是学生所熟悉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学生便能不由自主地参与到解题过程中去。在讨论

9、交流中,集思广益,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理解了新知,并对所学的知识更理解,掌握地更牢固;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了相互帮助、合作的意识,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也锻炼了学生对社会的洞察力。 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 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而生活问题又可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特别是小学数学,它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着其特殊的应用价值,能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

10、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如此不断实践积累,逐渐形成能力,提高素质,为他们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尽可能使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贴近生活,用于生活。 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我注意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等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特别是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高的测量,感觉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学习了长方

11、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及组合图形计算后,我尝试着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老师家有一间两室一厅的住房,你能帮帮他算一算这两室一厅的住的面积有多大?要计算面积有多大我们先要测量哪些长度的面积?在给出一定的数据后让学生们计算;接下来我还让学生们回家测算一下自己家的实际居住面积。在这样一个实际测算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兴趣,又培养了实际测量、计算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知识贴近生活,用于生活。 第二、在课堂设计上增强策略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在现代社会里无论做什么工作或者解决什么问题,都要讲究策略,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解决问题

12、的效率。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策略研究。如教“可能性”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实践练习题:要过六一儿童节了,小明为班里的同学准备了一个摸奖游戏,其中有9个白球、2个黄球、5个绿球,并设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三项奖。奖品有铅笔、铅笔盒和一个足球。现在,小明要请同学们帮他设计一个摸球有奖游戏规则,同学们能帮帮他吗?学生在看到题目后,经过讨论,都能确定摸到绿球为一等奖,摸到黄球为二等奖,摸到白球为三等奖。但在奖品的分配上出现了分歧。这时,作为指导者的老师便告诉学生,在奖品的分配上要考虑奖品的价钱。学生再次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确定了摸球有奖游戏规则。在这样的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创造意识和

13、策略意识有所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第三、在课后,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妙用学习了“年、月、日”后,我让学生设计一张本年度的年历表。学习了求长方形的面积后,我学生思考,要给一个长6米,宽4米的房间铺地毯,现有宽1米,宽2米,宽4米的三个规格的地毯,你选择哪一种?需要多长?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优越性,也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在学生探究出解题方法后,利用所学的知识走进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妙用。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实例。我的想法和做法是: “生活经验 (解决) 数学问题 (获得) 数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旨在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习变得有趣、生动、易懂,并会把数学运用于实践,使数学变得更有活力。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要回归到生活。 参考文件: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教师资源管理合阳县教育局教研成果展评一等奖 生 活 中 的 数 学城关二小 张 梦 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