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华山》教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7906515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咏华山》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咏华山》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咏华山》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咏华山》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咏华山》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咏华山》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咏华山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古诗;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认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新词。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鼓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7个生字。2、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卡片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认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新词。3、通过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初步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

2、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出示古诗登华山,同学们喜欢读古诗吗?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古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2、这首诗是一位和我们一样的大的7岁小孩写的,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谁?为什么写这首诗?这首诗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今天学习了咏华山这一课就能读懂这首诗了。3、板书课题:咏华山教学“华”,注意它的声调是第四声,它是一个多音字。4、简介华山。5、理解题意:咏华山就是用诗歌等来抒写、赞美华山。【设计意图】教学应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入手,开课以古诗导入,适当设置悬念,告诉学生这首古诗是由一位7岁的孩子写的,就把学生的兴趣集中到课文上来了。)二、初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1、是谁咏华山?为什么要咏

3、华山?他是怎么样咏华山的?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2、学生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况。(1)谁咏华山?(寇准)师简介寇准生平。为什么要咏华山?(华山高)怎样咏华山?(用古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2)出示生字词,多种方式检查生字读音。(3)理解生词及重点词语的意思。称赞:用言语表达对事物优点的喜爱。情不自禁:没法抑制自己的感情。吟诵: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4)识记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本课的生字呢?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一下,看看谁的方法最好?教学新偏旁:“禾”、“山”,将偏旁与原字做比较,注意偏旁的写

4、法。(5)指导写字。怎样把这些生字写美观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哪些生字容易写错?重点指导:“代”不要多一撇。【设计意图】让孩子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去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特别是生字的识记和书写能力的培养,此环节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意识。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和小寇准登上华山,领略华山的美景吧!1、教师范读老师先和寇准去登华山,待会再邀请大家去领略华山的雄伟壮丽。大家听老师把这篇课文读一读,边听边思考刚才自己哪些地方没有读准。老师读得好不好?你想不想自己去登登华山呀?2、学生自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3、交流反馈。【设计意图】教师范读能帮助孩子正音,

5、使之准确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既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问题意识,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文本的意思。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还对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了问题,大家想不想弄明白这些问题呢?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这篇课文,肯定能解决这些问题,大家有没有信心呀?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进一步领略华山的美景,理解小诗人寇准所写的古诗的意思。五、学生自己设计作业根据这节课所学的情况,自己为自己设计作业。【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设计课后的练习,体现了因材施教,培训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6、中的古诗;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认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新词。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鼓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教学重难点: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咏华山。 齐读课题。 昨天我们借助拼音读了课文,这些生字,还会读吗?2、上节课,我们借助拼音读通了课文,知道古时候有个小孩名字叫 寇准。 有一次,他和先生一起去登华山(板书),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他们觉得华山怎么样啊?华山真高哇!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课文中哪些地方告诉我们华山很高。请小朋友把书翻开,听老师读第二小节,边听边找,哪些句子写了

7、华山的高?2、师范读课文第二段,哪些句子看出华山很高? (交流)3、小朋友,让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欣赏华山的美丽景色,好吗?谁先读读这句话。(出示多媒体):啊,华山真高哇! 生读。华山真高哇,知道有多高吗?老师告诉大家,华山有2200多米高,抬头看看我们的教室只有一层楼高吗?十层楼呢?一百层呢?而华山有六百层楼那么高。 你们说华山高不高?谁再来读一读?指导读。齐读。4、这样高的山,如果让你去爬,你会觉得怎样呢? 你能轻松地爬上去吗?是啊,山是那样高,那样险,山路是那样窄,那样陡,要登上山顶,真不是容易的事啊。这也有一句话告诉我们登山很不容易,能读好它吗?(出示多媒体):他们沿着山路艰难的爬上山

8、顶。自己先读读试试看。这句话中有个词告诉我们华山很难爬上去,是哪个词?生再练读。指读。5、华山很高,很难爬上,但爬上去,就会看到美丽的景色,那是怎样的呢?(出示多媒体):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这么美的景色我想来画一画,师画远近的山。 小朋友你们看,这山,有的在远处,有的更远一点,也有的在近处,有的更近一点,有高也有低,一座连着一座,可真多呀!(远远近近的山)能读好它吗?指名读。齐读。这些山原来也很高,可到这儿为什么变的矮小了呢?从哪儿看出来得的。指导读好整句话。6、小朋友,站在高高的华山顶上,还会看到什么景色呢?(出示多媒体):太阳显得那么近

9、,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这景色也很美,太阳该画在哪儿?出示(太阳显得那么近)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我们看,白云在哪儿?同学们,你们都有腰,摸一摸。那山腰间在哪?师画白云,华山都到白云的上面了,华山可真高呀!这句话,你们一定能读好?谁愿意来?指导读句子。7、书上有一幅很美的插图,你们想欣赏吗?站在山顶上,抬眼望云,只见蓝蓝的天,红红的太阳,低头望去,一切都在自己的脚下,都变得很小了,山腰间一朵朵白云轻轻飘荡。小朋友,你觉得这景色怎样? 那就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吧。读得真棒,你们能不看文字,只看图画,就能把这能把景色说出来呢? (指名背诵,齐背)、小朋友们,假如你现在真的站在山顶上,看到华山如此雄伟壮丽

10、,你会怎么样?看到这么高、这么美的华山,你看你们都忍不住要跳起来、喊起来,这就叫“情不自禁”。齐读。小寇准的心里非常激动,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感情,他情不自禁地吟诵一首诗来:(出示: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现在就请你自己吟诵这首诗。指名读。、你读懂了哪句诗的意思?谁愿意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呢?理解“举头”“回首”其实刚才我们读的第二段里就有这首诗的意思,你能找出来吗?出示古诗和句子,对应读。小朋友们真聪明,联系上面的课文自己就能读懂这首诗。、我想学一学寇准来吟诵这首古诗。师配乐范读古诗。教给学生吟诵时边读边想像。指名生读。我刚才还真看见了一位小寇准,他边吟诵边加了

11、些动作,真像! 我们也试试。三、学习第三段1、寇准用短短几句诗就把华山的高、美写出来了,怪不得先生会连连点头称赞, 谁能学着先生的样子夸夸他? 这首诗好就好在写出了华山的高大与美丽,用诗来赞美,这就叫“咏”,所以我们课文的题目就叫咏华山。读课题。、师:寇准写这首精妙的诗篇时才七岁,他七岁就能一下子做出这么好的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你真了不起! 你真爱学习,我要)、说到这,我忍不住想和大家再一次来吟诵这首诗,好吗?会背的同学可以不看书。(配乐朗诵,点击播放音乐)四、学习生字寇准这么小,就可以写出这么好的诗,大家一定要向他学习,我来看一看,谁最会学习,这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生字。 出示“代、岁”。帮它找个朋友组个词。你是怎样记住它的?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说说注意点,教师范写。描红,临写,师巡视。五、小结小朋友可以把这首诗吟诵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也感受一下华山的美丽与高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