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课设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7902953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设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设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课设(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实验五 CPU组成与机器指令执行实验一、实验目的1.将微程序控制器同执行部件(整个数据通路)联机,组成一台模型计算机;2.用微程序控制器控制模型机数据通路;3.通过CPU运行九条机器指令(排除有关中断的指令)组成的简单程序,掌握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牢固建立计算机的整机概念。 二、实验电路本次实验用到前面四个实验中的所有电路,包括运算器、存储器、通用寄存器堆、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微程序控制器等,将几个模块组合成为一台简单计算机。因此,在基本实验中,这是最复杂的一个实验,也是最能得到收获的一个实验。在前面的实验中,实验者本身作为“控制器”,完

2、成数据通路的控制。而在本次实验中,数据通路的控制将由微程序控制器来完成。CPU从内存取出一条机器指令到执行指令结束的一个机器指令周期,是由微指令组成的序列来完成的,即一条机器指令对应一个微程序。三、实验设备1.TEC-4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1台2.双踪示波器1台3.直流万用表1只4.逻辑测试笔1支四、实验任务1.对机器指令系统组成的简单程序进行译码。将下表的程序按指令格式手工汇编成十六进制机器代码,此项任务应在预习时完成。地址指令机器代码00HLDA R0,R201HLDA R1,R302HADD R0,R103HJC +504HAND R2,R305HSUB R3,R206HSTA R3,

3、R207HMUL R0,R108HSTP09HJMP R12.按照框图5.1,参考前面实验的电路图完成连线,控制器是控制部件,数据通路(包括上面各模块)是执行部件,时序发生器是时序部件。连线包括控制台、时序部分、数据通路和微程序控制器之间的连接。其中,为把操作数传送给通用寄存器组RF,数据通路上的RS1、RS0、RD1、RD0应分别与IR3至IR0连接,WR1、WR0也应接到IR1、IR0上。图5.1 模型计算机连线示意图3.将上述任务1中的程序机器代码用控制台操作存入内存中,并根据程序的需要,用数码开关SW7-SW0设置通用寄存器R2、R3及内存相关单元的数据。注意:由于设置通用寄存器时会破

4、坏内存单元的数据,因此应先设置寄存器的数据,再设置内存数据。4.用单拍(DP)方式执行一遍程序,列表记录通用寄存器堆RF中四个寄存器的数据,以及由STA指令存入RAM中的数据(程序结束后从RAM的相应单元中读出),与理论分析值作对比。单拍方式执行时注意观察微地址指示灯、IR/DBUS指示灯、AR2/AR1指示灯和判断字段指示灯的值,以跟踪程序中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详细过程(可观察到每一条微指令)。5.以单指(DZ)方式重新执行程序一遍,注意观察IR/DBUS指示灯、AR2/AR1指示灯的值(可观察到每一条机器指令)。列表记录RF中四个寄存器的数据,以及由STA指令存入RAM中的数据,与理论分析值

5、作对比。注意:单指方式执行程序时,四个通用寄存器和RAM中的原始数据与第一遍执行程序的结果有关。6.以连续方式(DB、DP、DZ都设为0)再次执行程序。这种情况相当于计算机正常运行程序。由于程序中有停机指令STP,程序执行到该指令时自动停机。列表记录RF中四个寄存器的数据,以及由STA指令存入RAM中的数据,与理论分析值作对比。同理,程序执行前的原始数据与第二遍执行结果有关。五、实验要求1.务必做好实验预习,做到头脑清醒,思路清晰,以便进行实验时忙而不乱,心中有数。2.根据实验任务所提要求,实验进行前先列好必要的表格、数据和理论分析值,以便与实验结果相比较。3.本次实验中接线工作量稍多,务必仔

6、细,以免信号线接错而控制出错,影响实验进度。4.写出实验报告,内容是:(1)实验目的;(2)实验任务1-6的数据表格;(3)值得讨论的其他问题。 / 实验六 中断原理实验一、实验目的1.从硬件、软件结合的角度,模拟单级中断和中断返回的过程;2.通过简单的中断系统,掌握中断控制器、中断向量、中断屏蔽等概念;3.了解微程序控制器与中断控制器协调工作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电路仍然使用前面的CPU组成与机器指令执行实验的电路图,但本次实验加入中断系统。这是一个简单的中断系统模型,只支持单级中断、单个中断请求,有中断屏蔽功能,旨在说明最基本的原理。中断屏蔽控制逻辑分别集成在2片GAL22V10(TIME

7、R1和TIMER2)中。其ABEL语言表达式如下:INTR1 := INTR;INTR1.CLK = CLK1;IE := CLR & INTS # CLR & IE & !INTC;IE.CLK = MF;INTQ = IE & INTR1;其中CLK1是TIMER1产生的时钟信号,它主要是作为W1-W4的时钟脉冲,这里作为INTR1的时钟信号,INTE的时钟信号是晶振产生的MF。INTS微指令位是INTS机器指令执行过程中从控制存储器读出的,INTC微指令位是INTC机器指令执行过程中从控制存储器读出的。INTE是中断允许标志,控制台有一个指示灯IE显示其状态,它为1时,允许中断,为0时,

8、禁止中断。当INTS=1时,在下一个MF的上升沿IE变1,当INTC=1时,在下一个MF的上升沿IE变0。CLR信号实际是控制台产生的复位信号CLR#。当CLR=0时,在下一个CLK1的上升沿IE变0。当CLR=1且INTS=0且INTC=0时,IE保持不变。INTR是外部中断源,接控制台按钮INTR。按一次INTR按钮,产生一个中断请求正脉冲INTR。INTR1是INTR经时钟CLK1同步后产生的,目的是保持INTR1与实验台的时序信号同步。INTR脉冲信号的上升沿代表有外部中断请求到达中断控制器。INTQ是中断屏蔽控制逻辑传递给CPU的中断信号,接到微程序控制器上。当收到INTR脉冲信号时

9、,若中断允许位INTE=0,则中断被屏蔽,INTQ仍然为0;若INTE=1,则INTQ=1。为保存中断的断点地址,以便中断返回,设置了一个中断地址寄存器IAR。第4页图3中的IAR(U19)就是这个中断地址寄存器,它是一片74HC374,有LDIAR和IAR_BUS#两个信号输入端,均连接至微程序控制器。LDIAR信号的上升沿到达时,来自程序计数器PC的地址会置入IAR中。IAR_BUS#为0时,保存在IAR中的断点地址会输出到数据总线DBUS上。由于本实验系统只有一个断点寄存器而无堆栈,因此仅支持一级中断而不支持多级中断。中断向量即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在本实验仪中由8位数码开关SW7-S

10、W0提供。三、中断的检测、执行和返回过程微程序控制器每执行一条机器指令之后,执行下一条机器指令之前,先转到微地址0F处(见图4.4微程序流程图),在条件位P1=1时判断是否有中断请求INTQ。如果没有INTQ,则继续正常的机器指令执行。若检测到中断请求INTQ,首先发出关中断信号INTC、保存断点信号LDIAR,并且发出停机信号TJ,等待手动设置中断向量。设置好SW7SW0后,按QD按钮启动,机器将中断向量读入程序计数器PC中,从而转到中断服务子程序去执行。执行一条机器指令IRET,从中断服务子程序返回时,发出IAR_BUS#信号,从中断地址寄存器IAR向数据总线DBUS输出断点地址,再从DB

11、US依次写入到R4、PC中,恢复执行被中断的程序。发生中断时,关中断由硬件负责,而中断现场(寄存器堆中的寄存器,进位标志C)的保存和恢复由中断服务程序来处理。四、实验设备1.TEC-4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1台2.双踪示波器1台3.直流万用表1只4.逻辑测试笔1支五、实验任务1.了解中断系统中每个信号的意义和变化条件,并将下面的主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手工汇编成十六进制机器代码,此项任务应在预习时完成。主程序:地址指令机器代码20HINTS21HLDA R0,R222HADD R0,R023HADD R0,R024HADD R0,R025HADD R0,R026HADD R0,R027HADD R

12、0,R028HADD R0,R029HJMP R1中断服务程序:地址指令机器代码0A0HAND R0,R00A1HIRET2.参考CPU组成与机器指令执行实验,再加上中断系统,完成本次实验的线路连接。接通电源之前应仔细检查接线,确认无误。3.将上述任务1的程序代码存入内存中,并根据需要设置通用寄存器组和内存相关单元的数据。其中,寄存器R1的值应置为21H,以便程序循环执行。4.从地址20H执行程序,在程序运行中,按一次控制台的INTR。进入中断后,用单拍(DP)方式执行,直到返回主程序为止。列表记录中断系统中有关信号的变化情况,特别要纪录好断点地址和R0的值。5.重复执行4两次。(一共执行3次)6.将RAM中20H单元的内容由指令INTS改为INTC,重作4,记录发生的现象。六、实验要求1.务必做好实验预习,事先列好必要的表格、数据和理论分析值,以便与实验结果相比较。2.本次实验中接线工作量稍多,务必仔细,以免信号线接错。3.写出实验报告,内容是:(1)实验目的;(2)实验任务1-5的数据表格;(3)4、5中三次记录到的断点地址、R0相同吗?为什么?(4)6的实验过程中,发生过中断吗?为什么?(5)你认为值得总结的其他问题(例如,在一条指令的过程中,指令的执行能被中断吗?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