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二语文周练一答案.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7769119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二语文周练一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0高二语文周练一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0高二语文周练一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高二语文周练一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二语文周练一答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高二语文周练一答案1D(“只有选择宽泛的阅读才能满足自己的阅读需求”分析有误,原文最后一段的相关表述为“不同的阅读需求往往决定着他们的阅读方式是宽泛的浏览还是深入的研究”。)2C(“认为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同等重要”错。文章最后一段相关表述为“事实上,数字阅读作为一种新技术,其本质应是辅助性的”。)3A(B.“由此可见数字化阅读有它的缺陷”错,强加因果且于文无据。C.“必定”的说法过于绝对。D.忽略了限制性词语,原文第4段相关表述为“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他们的理解力与判断力”。此外,“影响着他们的理解力与判断力”的是“信息泛滥与信息超载的尴尬现实”,而不是选项所述“患有工具强迫症的阅读者

2、对信息的涉猎和选择”。)4B(“两者构成鲜明的对比”分析有误。从后文来看,其实竞争对手和“我”一样紧张,一样缺乏自信。)5不能删去。理由:卒章显志,点明主旨。表明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没有自信;进一步突出“我”缺乏自信的形象特点;呼应标题,回答标题中提出的问题。可以删去。理由:小说的整个故事情节已经充分揭示小说的主题,无需画蛇添足;主人公缺乏自信的特点从前面的内容中已经有了非常充分的显现,直接点明反而使小说缺乏一种含蓄美;以“我和他总会哈哈大笑”结尾,小说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可以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每点2分,只答“不能删除”或“可以删除”不给分。)(小说结尾一段是卒章显志的一句议论性文字

3、,陈述理由即分析其作用,可以从揭示主旨、突出人物形象、呼应标题等角度切入。)6“闻此噩耗,他们一脸严肃,很是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噩耗”“严肃”在这里故意大词小用,突出“我”对自己长相的不自信;“就是兄弟虽然经不住细看,但那副骨架还是很man的”(或“我有种西装一出,谁与争锋的豪迈”),以一种自嘲的口吻,突出“我”内心强行自我安慰的心理;“我在镜子前把领带打上又取下,如此反复,可谓心力交瘁”,“心力交瘁”的故意夸张,凸显“我”在“要不要打领带”这个问题上内心的纠结。(每点2分,例子与分析各1分。)(题目要求分析小说中人物语言幽默诙谐的特点,分析时一般可以从语意的表达、词语的选用、句式的选用、修

4、辞手法的使用等角度展开。)7C(“存在着现有开发程度较低的不足”错。由材料二“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基本条件”可知,“现有开发程度较低”意味着其发展空间大,有利于开发建设,并非“不足”。)8C(“意味着北京作为首都的重要意义也将逐步削弱”错。由材料三可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指将首都北京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等功能外的其他方面的功能转移出去,雄安新区集中承接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任务,不是要转移北京的首都功能,而是进一步强化和明晰北京作为首都的功能定位。)9促使北京实现“瘦身健体”,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疏解;打造科技新城,培育经济发展新亮点;打造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探索三省市协同、协调、共同

5、发展的新路子。(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答出四点给6分,意思对即可。)(材料三的4个自然段,实际上是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指出了设立雄安新区的重大意义,因此答题的四个要点实际上就是对4个自然段段意的概括。)10A(“经”指儒学经典,“不及经”是指说书的职责不涉及讲说经书,“味道”是“请先说论语”的主语,故“经”与“味道”之间应断开,可排除B、C两项;“帝”是“忽问鬼神之理”的主语,其前应断开,可排除D项。故选A项。)11B(文中的“博士”是古代的学官名。)12C(“借皇子赵竑的事情讽谏皇帝”分析有误,原文“盖讽皇子竑事也”是说借伯有的事情讽谏皇子赵竑的事情。)13(1)百姓一

6、旦活不下去,庞勋、黄巢那样的祸端就会立刻出现,这是先动摇了根本,对于边事无益。( “见”“本”各1分,句意3分。)(2)叶味道的奏书陈言,没有一句不是引导和辅佐,以求切合皇帝自身。( “奏陈”“引翼”各1分,句意3分。)参考译文叶味道,最初名叫贺孙,以字行世,又改字为知道,是温州人。少年笃志喜好古学,师从朱熹。参加礼部考试名列第一。当时伪学遭到禁行,叶味道考策对时,全都依照程颐的思想学说,无所避忌。知举胡纮见到他的策对就将他贬斥,说:“这一定是伪学之徒。”叶味道落第之后,又跟随朱熹到武夷山中游学。学禁解除之后,考中嘉定十三年(1220年)的进士,调任鄂州教授。宋理宗访求朱熹的门徒以及其所写的书

7、籍,部使者就把叶味道的事迹上报,朝廷派他主管三省架阁文字。升为宗学谕,轮流入对时,叶味道说:“皇上务学,这是天下人的福气。(您)一定要坚守志气来固守所学,谨慎于细小之处来验证所学,端正纲常来磨砺所学,取用忠言来充实所学。”到了上奏时,就又述说帝王传世心学的要领和虞、夏、殷、周四代作歌作铭的旨意,最后他又说:“言语宣发内力就会衰减,文辞取胜意蕴就会空虚。”随从臣子有人推荐叶味道(认为他)可以做讲官,于是授任他为太学博士,兼任崇政殿说书。依旧例,说书的职责只是对通鉴进行讲说,而不涉及经书。叶味道请求先讲说论语,皇帝下诏应允了他。皇帝忽然问起鬼神的事理,怀疑伯有的事情牵涉荒诞。叶味道回答说:“阴阳二

8、气的聚散,即使天地也不能改变。有的人死了然而魂魄仍然不散,这是常态。有的人不得善终而魂魄郁结不散,这是变态。所以圣人设立宗庙,来区分亲疏远近,正是用来教化百姓亲近,参与、调节人与天地的关系。现在伯有获罪而死,他的阴魂不散,成为妖成为厉鬼,让国人上下因为他不安宁,在这时如果为他立子泄来侍奉他的后人,那么或许鬼神有知,不会不安宁的了。”大概是讽谏皇子赵竑的事情。三京用兵,朝廷的大臣、边境的将帅都进言说这是机会。叶味道呈上议状,认为:“开边拓疆,应援倍加艰难,摊派日益繁重,转运粮饷日益急迫,百姓一旦活不下去,庞勋、黄巢那样的祸端就会立刻出现,这是先动摇了根本,对于边事无益。”他在经筵上奏事时,没有一

9、天不重申这些看法,洛师不久传来战败的消息。于是人们认为叶味道能见微虑远。叶味道的奏书陈言,没有一句不是引导和辅佐,以求切合皇帝自身;旁征博引循环往复,推求达到治道。叶味道升迁为秘书著作佐郎而去世。讣告一出,皇帝为之震惊和痛悼,拿出国库的钱帛帮忙办理丧事,升官一级且任用他的后人,这是旧例所没有的。他著的书有四书说大学讲义祭法宗庙庙享郊社外传经筵口奏故事讲义。14D(“惆怅惋惜”有误。尾联表达出桂王已死,故国不再的意思,寄托诗人走投无路的心情。)15“更无”“况有”两词用得十分精妙。(2分)紧承首联,进一步指出不仅“海角崖山”等偏远荒凉之地不再归“中华”所有,连投江许国、泛海避难也不可得。即便是想

10、效法屈原投江以证明清白,可连自杀都找不到一块属于自己祖国的地方,更别说泛舟海上去做个避世的隐士了。这是何等的不幸与可悲,其悲尤超古人。(2分)层层深入,深化了诗人对国家灭亡的伤痛之情。(2分)(本题为炼字题,应紧抓诗中最富表现力的词语,并从描写、抒情等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诗意赏析这是一首感时伤世的抒情诗。首联,“海角”,本指伸入海中的狭长陆地,后常指偏僻、荒远之处。“崖山”,亦名崖门山,在广东新会县南大海中,此地即南宋末陆秀夫背负帝赵昺沉海之处。“一线斜”,形容海角、崖山细长如线。这两句是哀叹永历政权的覆灭。永历政权的主要根据地是在西南地区,地理上距离中原地区比较远,但是就这么一个荒凉、偏远

11、的地方从此也不再属于“中华”了。颔联,楚辞渔父中记载,屈原不愿以洁白之身“蒙世俗之尘埃”,而“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此两句意谓今日忠臣志士即便是想效法屈原投江以证明清白,可是连自杀都找不到一处属于自己祖国的地方,其悲尤超过古人。后句则痛恨清军已控制了原属朱明王朝的海域。颈联,这两句尤为沉痛悲切,可以说是其悲在心,而其哀则在骨。意即明朝归于灭亡,而清代之一统天下。“吹残日月”意即灭掉明朝,因“日”和“月”,两字合在一起即是“明”字。“胡笳”,一种少数民族的乐器,象征清军的军事力量。清朝一统天下的格局已经形成,任何人都无力回天了,面对这样残酷的事实,诗人的心情是何等的沉痛与悲哀。尾联,是诗人

12、在悼思、追念桂王之死。“桂花”即指桂王朱由榔,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原为桂王;“嫦娥”为诗人自喻。如今桂王已逝,故国不再,江山易主,只剩老臣悲愤交加,恨血凝碧。诗中所抒发的故国之思,黍离之情,铜驼之感,无不跃然纸上,令人动容。16(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每空1分)20看到发现很多漏洞安全隐患告诉责成改正整改要不然的话否则(每处1分)(语言得体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二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等,主要表现为

13、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使用是否得当等。)17B(关联词要用“不是而是”来否定前者,肯定后者;“保护礼仪”搭配不当,可改为“维护礼仪”;“力争”应修饰“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综上所述,B项修改最恰当。)18A(“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总结上文,“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是“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的共同定语。因此,补写最恰当的是A项。)19C(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中国文化更恰当。孜孜矻矻:形容勤勉不懈怠的样子。通宵达旦: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根据前后文可知,此处填“孜孜矻矻”更恰当。三跪九叩:跪下三次,每次叩三个头,指行最隆重的礼节。三教九流: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或社会上各种行业。也用来泛称江湖上各种各样的人。根据“儒冠儒服”可知,此处填“三跪九叩”更恰当。风起云涌:形容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根据语境可知,“风起云涌”更恰当。)21(1)说服的效果先随说服的次数的增加而上升,到了一定程度之后,随着说服次数的增加而下降。(2分)(2)作为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更优秀,这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在孩子面前反反复复地说,把“教育”变为“唠叨”后,效果反而会不好。(反复说教及其效果2分,语气委婉1分,语句通顺1分)22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