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困惑与超越.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713189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困惑与超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困惑与超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困惑与超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困惑与超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困惑与超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困惑与超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困惑与超越.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困惑与超越 内容提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根本与源泉。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学生又是怎样学习的呢?本文从一则调查引发的思考出发,就现在的学生为什么不提问?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会提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同时对创新教育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素质,如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走自主创新学习之路,如何面向全体,尊重学生的个体等方面作了较为有益的研究。 关 键 词:问题意识 创新思维 创新精神 主体意识 自主参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培养人才的需要,现代数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创新性思维的起点是问题,终点是问题的解决,问题是一切发明、发现的基础。培

2、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已经越来越引起我国数学界的高度重视,国家新制定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在创新意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研究性课题中,都把“学会提出问题”作为一个重要教学目标。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的现状又是如何的呢?u 困惑:一则调查引发的思考我们的创新精神哪里去了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最新研究发现,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调查结果显示:在上课听讲遇到问题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初中生占13.8%,高中生仅占2.9%!显然,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也越来越被动。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没把握就不

3、举手”者最多:初中生占48.8%,高中生占42.8%。可是在“知道也不举手”者中,初中生占14.5%,高中生竟达33.8%。杨振宁先生也曾这样描述中国的学生:“如果老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中国学生的答案往往都差不多,而在国外,10个或许能讲出20种答案。”同样,一份来自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调查报告表明:课堂提问时,学生“从不”打断老师的讲课,提出自己的问题或困惑者高达93%,学生“从不”针对教师讲课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者达91%,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相互质疑的机会很少。从学习的活动方式来看,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方法限于“预习,听课,复习,作业”之中,缺少“查阅资料,参观访问,调查,独立思考,实验

4、与制作”等富有创意的主动性学习方法。由此看来,我们的学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懒于思考,不敢质疑权威,缺乏问题意识。众所周知,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重要成分之一。在一定意义上,创新教育就是一种学会思考的教育,而学会思考的核心则在于能否提出独到的问题。但在我们的课堂中普遍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现在的学生为什么不提问题?为什么年级越高越不敢或不愿提问题?一、直面学生:现在的学生为什么不提问? 在教学实践中有这样两个现象: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学得越来越高,但学生提问的却越来越少;年龄越小,学生对自己解决问题能力评价越高,越自信,年龄越大则自我评价越低,越不自信。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传统教育教学

5、模式之下,好问的天性一步步被抹杀了?袁振国在其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有过一段论述:“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的没有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出来了,那算是非常成功的了。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侧重于课堂上教师解决学生头脑中的问题,而西方教学,不侧重于课堂上的知识的灌输,更注重怎样思考问题及面对问题如何寻找答案,在教学中始终让孩子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我国为什么小时爱动爱问的学生,越大越不提问呢

6、?一些教育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今孩子不愿动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则教育缺乏学生动脑的“时空”。二则课堂教学中重视“答”的训练,而忽视“问”的培养和指导。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师自身在很大程度上缺乏问题意识,缺乏民主意识,缺乏交流意识。二、反思教学: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会提问?“问题意识”是引发创新意识的必要诱因。“问题意识”泛指活动主体具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欲望与习惯,表现为积极思考,追根问底的积极态度,数学思维的辨证运动正是借助“问题”才得以深入展开与发展的,没有问题意识或问题意识不强,是难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在学习中没有“问题”的刺激与策动,就不会引起认识主体的认知冲突,也就没有思维的起动

7、和持续发展,创新意识就成为空话。从这个意义上讲,问题意识是形成创新意识的必要条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更有意义。这更加突出了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创新意识形成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并不存于直接给学生传播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让学生的头脑中存在大量的问题,然后才能谈得上学知识,学知识才是有意义的。如果没有问题,学生就不可能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教学也就不可能取得任何真正的成效。教育的最终结果应当是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新问题。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会提问,笔者认

8、为,教学生 “会问”至少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能问”。 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营造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信息源”,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在教学中,教师应放开传统教学的束缚,与其“给”学生十个问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如在集合一节元素的概念的学习时,为了更加加深学生对概念的学习理解。我特选了下面这个题目:已知A=y| y=x2-4x+3,xRB=y|y=-x2-2x+2, xR求AB。学生1:解方程组 消去y得,2x2-2x+1=0,因为此方程无实根。故AB=。学生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两个抛

9、物线的图象,知它们没有交点,所以AB=。正在学生为自己的解法沾沾自喜时,教师追问这种解法正确吗?为什么?学生3:利用y=x2-4x+3=(x-2)2-1-1,y=-x2-2x+2=-(x+1)2+33因此AB=y|-1y3,谁对谁错呢?这时教师不应当直接给出结论,而应该给学生辩解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交流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比较(1)A=(x , y)|y=x2-4x+3,xR,B=(x ,y) |y=-x2-2x+2, xR求AB. (2) A=(x , y)|y=x2-4x+3,xR,B=y |y=-x2-2x+2, xR求AB。通过学生的辨析,发现这几题

10、的区别,进而加深了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教学生“会问”。 中学数学中,提出问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所提的问题是变化多端的,要真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我们必须从平时的教学抓起。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需要采取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注重师生之间的心理换位。不要给学生一个感觉,教师讲得永远是对的,教师的方法定是最优,最好的。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提出好问题,妙问题。通过教学生会问,使学生真正懂得学习的真谛不在于获得已有的结论,而在于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经常诱导和启发学生改造,重组和重新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并且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提问,不断地否定和超越自己。例如在学习椭圆的第

11、一节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主动探究椭圆的概念,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块纸板,一段细绳和图钉,按照课本要求画椭圆,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为了引导学生提问题,于是向学生提出:刚才的画图说明了什么?学生观察自己的画图过程提出了椭圆的定义:到两个定点的距离和为定长的点的轨迹叫椭圆。针对学生的这个问题,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做以下实验 在绳长不变的条件下,改变两个图钉之间的距离,画出的椭圆有何变化? 当两个图钉重合在一起时,画出的图形是什么?当两个图钉距离等于绳长时画出的图形是什么?当两个图钉固定时,能时绳长小于两图钉间距吗? 通过以上实验,使学生认识到要能画出椭圆,必须满足的条件,接着引导学生根据画

12、法归纳总结出椭圆定义。通过以上各小题的设计,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概念的严密性,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提出不是高深莫测的,可以说是一种自然的流露。教学生善问。 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也就是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能进行创造性提问,切忌随心所欲的提问。:如:函数一节新课时,提出“初中时我们学的函数定义是怎样的?”“怎样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同样也要避免学生仅对问题作“对与错”或“是与否”的表面回答。在提问设计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愤与悱,提高参与质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或更多方面考虑问题,通过重新审视原有答案与有关信息的关系,挖掘问题背后所隐含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13、促成新旧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如在学习了抛物线一节通径的概念后,引导学生思考:抛物线中,通径是不是最短的焦点弦?如何说明?你能在椭圆,双曲线中提出设计几个类似的问题吗?你能证明你的发现吗?u 超越:“洗心”方能“革面”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一、调整教育的培养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以创新教育观来审视这个问题,这种说法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负面作用,事实上,教学并不单纯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素质,教学生学习知识的真正目的在于创新。而创新只有通过富有创新性的活动才能逐步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

14、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内隐的创新素质。年轻人好奇心强,求知欲浓,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增进教学民主,加强师生交往,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和压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披露灵性,展现个性。衡量一节课的好坏不在于本节课知识点解决的多少,而在于是否注重学生的参与,是否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应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一条基本原则,是课改能否成功的重要标志。鼓励学生质疑,探索,赞赏学生有创见的知识,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15、感与态度这三个目标的有机整合。”为此我们提出数学课堂中更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放胆提问交流,明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活跃学生思维,使其乐于发表意见,大胆创新。(2)提供自主,宽敞的学习时空,使学生有机会交流。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享有广阔的思维空间,能不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二、教师眼中不能“没有儿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学是一种学生主体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教学并非以传授知识为最终目的。教学应理解为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我们教师在

16、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参与为出发点,以完善学生主体的人格为归宿,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思维常常是由疑问而产生,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诱发剂,它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到活跃状态,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主动探索。无论学生的探索成功与否,他们都可以从中得到锻炼。如新教材第二册上p115将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抛物线。学生在用定义作抛物线时发现若F点在直线l上时,它的轨迹是过F且垂直与l的一条直线。如果缺乏主动参与和敢于质疑的精神就不会发现定义的不完备之处。又新教材第二册(上)第99页有这样一道“卫星轨迹方程”的问题,课本在解答中,直接认定了“卫星的近地点,远地点为其轨道椭圆长轴的两个端点。即直接运用了若F为椭圆C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