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廉租房设计说明.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7629830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廉租房设计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县廉租房设计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县廉租房设计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县廉租房设计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县廉租房设计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廉租房设计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廉租房设计说明.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 计 说 明第一章 总论一、基本情况:本项目为辰溪县人民政府为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而整体规划建设的廉租房住宅小区,基地位于辰溪县辰阳镇高坡岭。整个地段(52亩)呈规则四方形,东西向长度大约126米,南北向长度大约274米,场地地势南北低。政府分期分年进行建设,现为第四期工程初步设计:二、设计依据:1、标准条件(1)甲方提供的 辰溪县规划办校准的规划设计要点a.规划建设用地面积,35000m2。b.建筑密度:30.%c.容积率:1.7d.绿地率:39%e.建筑间距:1.0hf.层数:6层住宅(2)甲方提供的红线图及地形图(3)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4)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规程(5)原规划设计单位的

2、规则设计方案2、气象条件(1)气温:年平均气温:17.2极瑞最高气温:40.6极瑞最低气温:-11.3(2)雨量:年平均降雨量:1389.8mm年最大降雨量:1959.4mm月最大降雨量:192.5mm(3)温度: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最小相对湿度:10%(4)风:年平均风速:1.7m/s年最大风速:24m/s年最多风向及频率:NW24%(5)雪:年最大积雪深度:20cm年最大冻土深度:5cm3、国家现行设计规范规程三、设计理念1、强化精品设计合理规划:在降低建设成本的同时,创造具有时代特色,具有超前意识。2、提升科技含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倡导节能、节材的设计力度。3、实现住户均好

3、性合理规划用地,实现用户朝南,家家有景,让小区每户住宅均有良好的视点。4、突出人本思想规划及单位设计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对人的行为模式和心理需求,建立用户的认同性及归属性,创造典型的人文环境。5、注重环境重量优化小区内部空间,为小区景观、绿化的设计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优化建筑内声、光、热环境,精心营造室外景观,合理组织交通网络,完善公建配套设施。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一、总平面布局整个场地为一整块,根据县政府分期分年建设的要求,自北向南滚动进行开发。规划结构考虑分期建设的独立性。整个平面布局为南北向,政府从北向南分四期进行开发建设,总建筑面积为58650m2。二、建筑退让与间距先锋路建筑退让用地红线

4、6米,各住宅建筑间距宽松,满足消防及日照间距要求。三、交通流向组织主要解决人车分流问题,将步行(景观)入口与机动车辆入口分开,步行入口从刘塘路中间进入,而机动车入口设置于锦溪南路,整个小区设置7m的直线形交通线,宅间道路保证车流方便回户。四、道路布置及竖向设计1、竖向设计整个小区地块基地地势变化不大,场地地势南高北低,根据城市控规要求,住宅用地、周边道路的设计标高为北边(先锋路与小区路的交叉口)144,南端标高138,在原有地形的基础上对小区内建筑单体进一步优化设计,以及对小区内景观系统及水、电、动力管网深化设计。2、消防设计建筑前后设4m宽道路,其宽度都保证消防车通行,留有消防扑救面,同时满

5、足消防及安全疏散要求。五、建筑空间与城市景观设计整个小区充分利用现有地形状态,布置排列式住宅。六、规划建筑经济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35000m2总建筑面积:58650 m2 廉租房总面积58650(一期23250 ,二期20400 m2 ,三期10169.4 m2 ,四期4785.6 m2)建筑占地面积:2800m2(四期)容积率:1.7绿地率:39%建筑密度:27.8%第三章 建筑设计辰溪县廉租房住宅小区工程四期项目,由2栋六层住宅楼,共96户,户型面积A型49.8平方,B型49.9平方。总建筑面积4785.6m2。砖混结构,建筑耐火等级为三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三级。一、设计规范1、民用建筑设

6、计通则(GB50352-2005)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二、住宅1、总平面布局住宅以多层一梯四户为主,层高均为3.0米。住宅户型合理,南北通风,采光良好。2、功能分区与平面大局三期工程由3栋住宅组成,底层均设置了0.6米架空层。户型特点:1)、各户型设计为明房、明厅、明卫、采光、通风良好。2)、各户型流线合理,功能分区明确。3)、各户型均为南北朝向,采光通风良好,视野开阔。3、装修:室外装修:外墙面刷外墙漆,阳台为桔红色,其他为白色。室内装修:室内地面为水泥地面,内墙面为混合砂浆双飞粉。厨房、卫生间为300300防滑地砖,墙面为300450瓷砖到顶。屋顶为机制

7、红瓦。三、建筑造型考虑到小区在怀化城市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造型采用现代化设计手法,又从当地建筑中提炼精化元素采用坡层顶形式。整体上力求简约、大方、有序和地域色彩,形成丰富的轮廓变化,朴素自然而又布局精美的建筑外观与环境相得益彰,通过阳台,窗户等功能构件,使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第四章 结构设计一、设计依据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7、

8、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958、国家其它现行相关规范及规程9、建筑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所提供的作业图10、本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二、设计条件(1)设计荷载取值1、住宅卫生间活荷载取值2.02、住宅阳台活荷取消2.53、住宅活荷载取值2.04、住宅屋面活荷载取值(上人2.0KV/m2不上人0.5KV/m2)5、怀化市基本雪压(50年一遇)S=0.356、怀化市基本风压(50年一遇)WQ=0.30(2)自然条件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怀化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3-2001)标准划分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0.05g,

9、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三、设计要求(1)建筑物等级本工程1-3栋为多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三级,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2)抗震设计: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11-2001,本工程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属于丙类建筑。2、工程场地基本烈度为6级,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标准划分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第五章 给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1、建设方提供的有关给水、排水资料。2、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扩初图。3、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程(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

10、016-2006)(2006年版)(3)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GJJ29-98)(4)建筑给水硬聚氯乙烯管道设计与施工验收规程(CECS41-92)二、设计范围本建筑物的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消火栓系统。三、给水部分消防用水量:按三类建筑考虑给水系统:给水分二个系统:即生活给水系统、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布置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消火栓为SS100-1.6。四、排水部分设计排水量:排水150L/d排水系统:排水采用雨水污水合流排水系统。雨水由屋面有给织排水通向落水管,再排向城市排水主管,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小区排入主管。第六章 电气设计一、建筑物概况

11、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3、民用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J133-90)(2004年版)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二、设计依据及设计范围1、低压380/220V配电系统设计2、电气照明系统3、防雷接地系统三、设计范围1、主电源由小区变压器线路引至此住宅楼。2、电源配线采用明装电缆埋地敷设,埋深不小于0.8米3、总电气负荷288.0KW4、采用低压计量方式5、低压配电方式进入建筑物的普通电源线采用阻燃电缆敷设,照度取职:客厅75LX,卧室:50L

12、X.导线进入室内后全部穿管,沿墙沿地面或顶板暗敷, 均采用BV-500V塑料绝缘铜芯线穿阻燃型硬塑管。四、防雷接地系统建筑物按三类防雷标准设防,在屋顶设置避雷带,柱内钢筋作为引下线,在基槽内用基础钢筋作地体,防雷接地、工作接地及其它设备接地等不同用途的接地体连接成为一个统一的共同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S系统三相五线制。五、电话系统城市电话电缆线引至电话交接箱,再由电话交接箱引至各层电话分线箱,其电话电缆采用HPVV型电缆,由各层电话分线箱至电话出线口采用HPV型电话线穿管沿墙沿地面暗敷。六、有线电视系统由小区引来有线电视前端装置,有线电视采用低耗能的射频同轴电缆,干线采用SYV75-9,支线采用SYV75-5型电缆。七、宽带网络系统宽带网络系统采用铠装电缆引至总交接箱,再引至各层分线箱。八、电器节能部分1、室内灯具均采用节能灯具,楼梯间采用节能自熄开关。 2、灯具控制均采用一灯一控或分区控制,设计计量保证三相负荷平衡,使用高功率因数的镇流器,以减少线路损失。 3、考虑到配电线路过长时产生的压降,适当将长距离线路截面放大以减少在线路上的损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