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7585937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人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古人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古人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古人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古人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人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人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古人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篇一:二十四节气对现代人仍有积极意义 二十四节气对现代人仍有积极意义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特有的,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在 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 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最著名的清明、立春、 立夏、冬至都融入了节日的氛围。而夏至、暑伏也与日常生 活紧密相连,以致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 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 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 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 积累和智慧的结

2、晶。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 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 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 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中国正统二十 四节气以河南为本。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物候现 象、气候变化三种。反映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 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反映物候现象的是惊 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 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 大寒。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为适应农业生产的发明。古人依照春 生夏长、秋收冬藏的

3、节令性质安排日常生活。随着科技的发 展,现代人生存能力有所增强,自然时间的变化对人的影响 也相对减少。那么,二十四节气是否对现代人已无意义?萧 放认为,古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比现代人要好。自 然节律仍是现代人应当遵循的时间框架,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首先,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民的文化创造,是古人在长 期自然生活中的经验总结,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 遗产认知与继承的文化价值。中国的文化就因为地理气侯的 原因发展成独特的农耕文化。今天一说起农耕文化好像很落 后,但是考虑到五千年可是真先进。其次,二十四节气已经 成为一种民族的文化时间,它是我们把握作物生长时间、观 测动物活动规律、认识人的生命

4、节律的一种文化技术,例如 中医的季节用药习惯与治疗方式、日常饮食生活的季节调节与身体保健等。立春尝春、迎春、清明品茶踏青、立秋吃瓜 秋游、大寒咏雪赏梅也是一种传统的时间生活情趣。再次,人类无论有多大的主动性与创造力,最终逃脱不 了自然世界的时空限制。只有顺应自然,依循自然时序,人 类才能生活得更加愉快幸福。在萧放看来,现代人应自觉传 承二十四节气这一文明财富,尊重自然时间,尊重生命节律, 享受色彩斑斓的自然时间生活。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 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 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 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

5、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 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清明首先是自然节日,是祖先按物候命名的一个节日。 有祖先的智慧,有祖先要告诉我们的许许多多的要讲的话。 这个时刻,基本上已经全面地回春,各种植物都开始发芽生 长,大地一片绿色,生机勃勃。因为它是春天里的一个情景, 在春天,在杨柳下,在这种情境当中,人的情感,天什么样, 地什么样,那些春天的情景给人的影响,无限春光当中人应 该做什么,人首先应该做什么,人要去创造什么,你活在天 地间,你有限的人生当中你怎么去生活。我们说一年之计在 于春就是说的清明这个季节。它是是农事节气,是农民开始 播种的时候。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

6、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正是说的这个道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 命蚕妾,治蚕室?”?。对于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我们来说, 清明时处早春三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气候宜人而到处 生机勃勃,是春游和郊外娱乐的好时光,所以清明前后自然 成为人们乐于到户外、郊野嬉游的的好时光。那后来就说它 怎么演变成一个节日呢,因为它清明之前有个寒食,冬至后 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吃冷食,故又称“冷 节”、“禁烟节”。寒食、清明本来是两个节日,但民间大都 把两个节日合而为一。这是因为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 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所以演变到今天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7、篇二: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及起源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及起源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是 24 节气歌,说的是农历的 24 个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 谷雨。夏满芒夏暑相连,即: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 大暑。秋处露秋寒霜降,即: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即: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大寒。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 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

8、繁茂。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 长。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 结束。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下雪。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先把 24 节气的名称按次序列下,分为四组,每组又分 为前后

9、两半: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 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样一摆出,立刻能看出前半四个立字后,紧跟着后半 开始,又见“春夏秋冬”四个大字领头。这什么意思呢?不 言而喻,这是说春夏秋冬四季从四个立立起来,立起来就是 开始嘛。后半的“春夏秋冬”配上两个“分”字,两个“至” 字。分是什么意思?最简单的“分”,就是“一分为二”了, 可见这就表明,在这里把一季“一分为两半”了。那另外两 个“至”字呢?容易误解为“到头了”的意思,但要弄清楚 是什么到头了?不要当作是一季到头了,而是太阳向北或向南走到头了,要回

10、头走了。确切追究这个“至”字的本义的 话,“至”是极的意思。比如我们说“至少”,就是说不能再 少了,少到极点了。夏至就是说太阳向北走到、极点了,要 回头了,但夏季并没有完,而是刚刚到中点。冬至也是类似, 太阳刚刚到极南点,开始转向北了,冬季过了一半了。通常把这八个节气称为四季八节。实际是四始八中。它 们是界定四季的。可是四季又是什么意思呢?夏季不是热天 吗?,冬季不是冷天吗?为什么快到了夏季的末尾才大暑, 快到了冬季的末尾才大寒?这夏季和冬季不是歪了吗?这 个问题提得确实有道理。难道古人给四季定歪了吗?深入思 考,才能理解其中的奥秘。原来冷和热虽然是依赖太阳的照 射,但人们感觉到的冷和热却是原

11、因很复杂的,太阳不是唯 一的决定因素。比如一个大房子两头有两个门,冬天从左端 门端进一盆火,慢慢向右门移动,最后从右端门端出去。您 说是不是当这盆火移到中央的时候房子里的温度最高?肯 定您说不是,是火移到偏右门时温度最高。原因是火向空气 散热是需要时间的,火移到中间时,热还没有来得及散开。 太阳照射与此类似,影响气温的因素还要复杂得多。所以,季节的概 念,最初发生时是很朴素的,根据人钔的直接感受。当人们 要定四季的准确概念,并想把四季概念纳入历法的时候,人 们认识到不能仅仅根据气温来定四季。同一时间,各地气温不相同,不同年的同一历时,气温也不总相同。因此必须找 到最稳定的普遍适用的定四季的标准

12、。我们聪明的祖先,找 到了这个标准,那就是太阳的南北位置。这个标准是天文标 准。太阳的南北位置虽不能唯一决定一个地方的气温,但它 能大体上有规率的影响一年中的温度变化。因此按太阳的南 北位置来定四季是有实际价值的。当然这样定的四季必须与 按气温来定的直感四季有区别了。通常把直感的四季称气象 四季。气象四季不能作历法四季。而刚才说的天文四季才能 作历法四季。气象四季通常比天文四季有些滞后,中国的黄 河流域大概滞后三个期。24 节气中上述八个所定的四季,正 是天文四季,也是历法四季。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大暑和大寒 不在夏季和冬季的中间了。四季八节是 24 节气的骨架,也是历法的骨架。其它十 六个节气则

13、是骨架上的枝条或肉。枝条或肉的用处是天文四 季通向气象四季的桥梁。我们看立春和春分之间三等分插入了“雨水”和“惊蛰”。 这两个名字描写了春季上半季的气象或生物的特征。要开始 下雨了,藏在地下过冬的小生命听见太阳的召唤要开始苏醒 了。春分和立夏之间插入的是“清明”和“谷雨”。从“清 明时节雨纷纷”我们可以知道清明节气时的气候情况。从谷 雨的字面可以知道这是庄稼需要雨水促长的季节。立夏与夏 至之间插入“小满”和“芒种”。小满是小麦灌浆的时候,芒种是小麦收割和秋种的大忙季节。夏至与立秋之间插入 “小暑”和“大暑”,这是最热的一个月了。立秋和秋分之 间插入“处暑”和“白露”,这是暑威强弩之末,和早晚开

14、 始见露珠的初秋季节了。秋分与立冬之间插入“寒露”和“霜 降”,其意已见字自明了。立冬与冬至之间插入“小雪”和 “大雪”;冬至与立春之间插入“小寒”和“大寒”,其气象 意义就更清楚,不必解释了。总之一句话,八节之间插入的 十六个节气,是用来描述中国黄河流域的气象和物候的。世 界任何其它地区都可根据各地的气象和物候特征模仿为这 十六个节气取适 当的名称,就像世界时和区时的关系一样。所以说:24 节气 实际是全世界适用的。24 节气的天文意义明白之后,就知道历法以 24 节气为 准绳是多么重要。但是 24 节气是按太阳在天空走过的大圆 的 24 个等分角度来定义的,不是按一年 24 个等分时间来定

15、 义的,所以时间间隔并不相等,按近似的天数说,有的近似 15 天,有的近似 16 天。所以一年的月怎样分才能让既简明, 又足够准确的表现 24 节气,使它们排列得有最简单的规律, 让人容易记忆掌握,这是设计历法的重要任务。(原文作者:观海听涛) 篇三:中国古代文化现象之二十四节气 中国古代文化现象之二十四节气节气简介二十四节气以自然季节现象和农业活动相结合为内容。把一年内太阳在 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结合起来, 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其名称依次 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

16、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 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 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 意思。后人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由于古代我国的主要 政治活动中心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 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节气历史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办法而定夏至、 冬至、春分、秋分。以后节气被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战国 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有了立春、春分、 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名称。秦汉 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在淮南子天文训中明确 有了现在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 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音比应钟。加十五日指丑是大寒,音 比无射。加十五日指报德之维,则越阴在地,故曰距日冬至 四十六日而立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