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校本教材.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7576744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109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会计校本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基础会计校本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基础会计校本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基础会计校本教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基础会计校本教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会计校本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校本教材.doc(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认识会计本单元知识点简介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会计对象,阐述了会计核算四项基本前提的含义、作用及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一般要求。本单元学习的难点是在理解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明确会计主体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的相关规定,并能掌握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实质及其具体运用。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会计的概念、职能和对象。会计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二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

2、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方面。三是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一般要求,以及会计核算基础的运用。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主要有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的增减,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以及其他需要核算的事项。会计核算的基础一般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在我国,企业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模块一 概述(产生和发展、概念、职能、对象)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的。在生产活动中,为了获得一定的劳动成果,必然要耗

3、费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人们一方面关心劳动成果的多少,另一方面也注重劳动耗费的高低。因此,人们在不断革新生产技术的同时,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记录、计算,并加以比较和分析,从而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生产。会计就是这样产生于人们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的客观需要中,并随着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而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会计的概念可以表述为:会计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的概念包括以下四层含义:第一,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属于管理的范畴。第二,会计主体为某一特定的单位。它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一个独立核算的部门。第三,会计是

4、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除货币计量以外,还可运用实物计量(千克、吨、米、台、件等)和劳动计量(工作日、工时等)。但只有借助于统一的货币计量,才能取得经营管理上所必需的连续、系统而综合的会计资料。因此,在会计上,对于各种经济事务即使已按实物量或劳动量进行计算和记录,但最终仍需要按货币量度综合加以核算。第四,会计的主要作用是反映和监督单位的经济活动。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又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分。财务会计主要侧重于向企业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信息;管理会计主要侧重于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财务会计侧重于过去信息,为外

5、部有关各方提供所需数据;管理会计侧重于未来信息,为内部管理部门提供所需数据。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1进行会计核算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也称反映职能。它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确认是运用特定会计方法、以文字和金额同时描述某一交易或事项,使其金额反映在特定主体财务报表的合计数中的会计程序。确认分为初始确认和后续确认。计量是确定会计确认中用以描述某一交易或事项的金额的会计程序。记录是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采用

6、一定的记账方法,在账簿中进行登记的会计程序。报告是指在确认、计量和记录的基础上,对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行政、事业单位是对其经费收入、经费支出、经费结余及其财务状况),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向有关方面报告。现代会计的核算职能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会计主要是利用货币计量,综合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第二,会计核算不仅是记录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要面向未来,为各单位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第三,会计核算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应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所谓完整性,是指对属于会计对象的全部经济活动内容都应予以记录。所谓连续性,是指对各种经济业务应按照其

7、发生的时间顺序依次进行登记。所谓系统性,是指对会计提供的数据资料应当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系统地加工、整理、汇总,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其所需的各类会计信息。2实施会计监督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会计监督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核算职能所提供的各种价值指标进行的货币监督。第二,会计监督不仅体现在过去已发生的经济业务上,还体现在业务发生过程之中和尚未发生之前,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事前监督,是指有关会计部门在参与制定各种决策以及相关的各项计划时,依据有关的政策法规和经济规律,对各项经济活动的可行性、合理性、合法性

8、和有效性进行的审查,是对未来经济活动的指导。事中监督,是指在日常会计工作中,对已发生的问题提出建议,促使有关部门和人员采取改进措施,是对经济活动的日常监督和管理。事后监督,是指以事先制定的目标,利用会计核算提供的资料,对已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的考核和评价。会计的两项基本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除了上述两个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和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三、会计的对象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

9、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的过程。资金投入,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筹集资金的过程,是资金运动的起点。资金的投入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企业负债。投入企业的资金一部分构成流动资产,另一部分构成非流动资产。资金运用,是指资金的循环和周转过程。以工业企业为例,企业的生产活动经过供应、生产、销售三个过程,资金也依次由货币资金转化为固定资金、储备资金,再转化为生产资金、产品资金,最后又转

10、化为货币资金,这个过程称为资金的循环;随着生产经营过程的不断进行,资金周而复始不断地循环叫做资金的周转。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缴各项税费、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使得部分资金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模块二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又称为会计假设,是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明确的前提条件。明确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主要是为了当会计实务中出现一些不确定因素时,能进行正常的会计业务处理,而对会计领域里存在的某些尚未确知并无法正面论证和证实的事项所作的符合客观情理的推断和假设。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一) 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

11、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只有明确会计主体,才能界定不同会计主体会计核算的范围,把握会计处理的立场。而通过界定会计核算的范围,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才能准确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才能提供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但应当注意: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也就是说,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个单位或企业中的一个特定的部分;可以是一个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独立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12、企业集团由若干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组成,各个企业既是独立的会计主体也是法律主体,但为了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还应编制该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企业集团是会计主体,但通常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即在可预见的未来,该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会计核算上所使用的一系列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原则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的前提的基础上。明确这个基本前提,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的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原

13、则和方法。(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以一年作为一个会计期间成为会计年度。我国的会计年度从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短于一年的会计期间统称为会计中期。会计期间的划分对会计核算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有了会计期间,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又需要在会计的处理方法上运用预收、预付、应收、应付等一些特殊的会计方法。会计期间的划分,还有利于企业及时结算账目

14、、编制财务报告以及提供反映企业经营情况的财务信息。 (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也应当折算为人民币。上述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

15、会计。模块三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一般要求一、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一)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视同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等。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直接关系到单位资金的增减变动,为了保证单位货币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必须及时、如实地办理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及结存。(二) 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企业的财物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

16、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以及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由于财务本身就是一种资产,而且大多数都是单位特别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所必需的重要生产设备、生产资料或者生活资料,一般价值也比较大,在单位的资产总额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因此,各企业必须加强对财务收发、增减和使用环节的核算,维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债权是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款项等。债务则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企业需要以资产或劳务等偿付的现时义务,一般包括各项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以及应交款项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涉及单位的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